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光第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光第(1861年6月18日—1898年9月28日),原名光谦,字德星,号裴村、又号古愚、吉六,四川富顺南赵化镇西街风景间处人,祖籍福建武平,客家人,清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学习[1],任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保国会。因参与维新变法,被慈禧太后处斩[2]。与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著作
有《介白堂诗文集》存世。多爱国伤感时事。
墓葬
刘光第慷慨就义后。由同乡四川进士李征庸收其尸,运回富顺县[3],埋葬于富顺县山中,后转葬于富顺县烈士陵园(位于富顺西湖旁五虎山上),有塑像。刘光第墓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注释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