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包霖
Remove ads

包霖(英语:Daniel Alfred Poling,1884年11月30日—1968年2月7日),美国牧师,曾任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英语ChildFund(台湾分会现名为家扶基金会董事、《基督教先锋报英语Christian Herald》负责人,并自1950年代起协助台湾光音育幼院台中育婴院(Daniel A. Poling Memorial Babies' Home)、大雅盲童育幼院(台中惠明盲校)与乐生疗养院职业治疗室的成立。[1][2]

事实速览 包霖, 出生 ...

早年生活与家庭

1884年,包霖出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母亲分别为Charles Cupp Poling与Savilla Kring Poling。[3]父亲Charles Cupp Poling本身就是牧师,在1883年协助基督教协基会英语Church of the United Brethren in Christ成立,包霖的两个哥哥Paul N.Poling跟Charles S.Poling后来也成为牧师。

包霖毕业于他父亲创立的达勒斯学院(Dalles College)。[4]1906年,他与Susan Jane Vandersall结婚,他们的其中一位孩子克拉克.V.包霖英语Clark V.Poling毕业于耶鲁神学院,是二战期间命丧于多切斯特号事件英语SS Dorchester的四位牧师之一。[3]

担任牧师期间

包霖于1906年在俄亥俄州的基督教协基会教堂担任牧师,并随后投入在美国的禁酒运动[5]一次大战期间,他组成牧师团队,成为美国远征军法国随行神职人员[4] 从1922年到1939年,他在曼哈顿大理石学院教堂担任牧师[4],并拥有每周的广播节目。在这期间,他认识了诺曼.文森特.皮尔英语Norman Vincent Peale,这位友人称包霖为“最杰出的耶稣追随者之一”。[6]

1927年,包霖担任新教杂志《基督教先锋报英语Christian Herald》的编辑[4]1939年,他辞去牧师职务,正式成为《基督教先锋报》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该报继续支持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美国兵役登记与核子武器的发展。[4]1950年代,他同时担任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Christian Children's Fund)董事。[7]1966年,他自《基督教先锋报》退休,同年转任基督教徒奋进青年协会英语Young People's Society of Christian Endeavour的负责人,并服务到1968年过世为止。[4]

Remove ads

政治倾向

包霖有多次竞选经验,但未曾在选举中获得胜利。1912年,他代表禁酒党参选俄亥俄州州长落选。[8]1951年他搬到费城,代表共和党竞选费城市长,遭民主党小约瑟夫·克拉克英语Joseph S. Clark Jr.击败。次月,第33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拔擢包霖担任政府税务丑闻的调查员。[8]1960年,他基于对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天主教信仰不信任,表态支持尼克森担任总统。[9]

与台湾关联

1950年,时任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董事的包霖,赞助家扶基金会首任董事长高甘霖宣教士、芥菜种会创办人孙理莲宣教士在台中市光音里福音巷5号成立基督教台中光音爱儿园(现台中光音育幼院),收养父母双亡孤儿,并聘吕春长牧师为第一任院长,为全台第一所家庭式育幼院[10][11]并陆续在1953年与1956年设立台中育婴所及台北盲童育幼院,其中台北盲童育幼院于1961年迁至台中大雅,为台中惠明盲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前身。[7]

1953年,包霖在孙理莲宣教士的请托下,将基督教先锋报收到的一笔指定救助汉生病患者的捐款,赞助给位于新北回龙的乐生疗养院,让孙理莲在院内设立职业治疗室(Occupational Therapy Room),使病患一方面透过木工纾解心情,一方面贩卖工艺品获取额外收入。[12]

此外包霖与宋美龄也有私谊,在来台视察育幼院运作期间,宋美龄以私人飞机接送,并请他在凯歌堂以牧师身份讲道。[12]

Remove ads

相关人物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