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谦源商号宅第瓮墙

位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中和里的甕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謙源商號宅第甕牆map
Remove ads

23°34′00″N 120°18′13″E

事实速览 北港瓮墙, 位置 ...

原谦源商号宅第瓮墙,又称北港瓮墙,是位于台湾云林县北港镇中和里的瓮墙,谦源商号的残留建筑,道光年间建,今列历史建筑

历史

墙体由来

道光年间,商人颜东义因为开设油行、糖廊、碾米厂而致富,在北港蕃签市、暗街仔两街交界兴建宅邸[1]。他所经营的谦源商号,把原先作为压船舱的酒瓮用来装饰宅邸墙面[2][3]。据李政隆古迹研究室工作人员林永村表示,从墙基至墙顶是大壁砖,最上面一排则以瓮子排列,兴筑法为“斗子砌”[4]

蕃签市在当时是北港八大街之一,是以北港义民庙为起点,蜿蜒到暗街仔交会处,在清治时期为热闹的商业街[5]1904年斗六地震后,原先的颜宅毁去,仅剩此瓮墙[1]。战后时期,云林税捐稽征处买下宅地的产权[6],1964年建北港税捐稽征处宿舍(今北港工艺坊)[7]。日后,此瓮墙因在台湾罕见,每年的妈祖进香期间会吸引许多香客前来[4]。该地今址为共和街2号[4][8],属中和里[4]

民间修复

1999年嘉义地震造成瓮墙毁坏后,北港社团联谊会长许胜义发起修复行动[8]。10月29日,云林税捐处主秘何一凡、主任林瑞堂邀集北港社团理事长许胜义、合和会长吴俊彦及古迹技师许哲彦等多人协商,决定以民间认养方式修复[9]。修复工程,由北港社团联谊会王昭人作执行人[10],由笨港合和会找来在北港修庙的许哲彦重修[11],计划以新台币16万元修复[10]

Thumb
瓮墙重修碑记

2000年1月15日,当初地震抢救的税捐处员工刘俊佑,将6个瓮归还,由北港社团联谊会会长徐忠彻代表接受[8]。7月5日,由合和会长吴俊彦、扶轮社长吴春塘等人举行修复竣工与揭牌仪式[11]

列入文保

北港形象商圈配合2005年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市区街景绿美化,在此地设置了北港瓮墙入口意象[2]。2013年12月20日,北港税务旧宿舍改作为北港工艺坊[12]

2016年8月22日,北港地方文史工作者吴登兴、北港工艺坊负责人蔡享润、云林科技大学文资系学生邱彦翔向县府申请,登录北港瓮墙为县定古迹[6]。9月30日,文资委员赖志彰及赖宗吉实勘后,认为墙已经过多次修复,但并不影响其价值[13]

2017年6月1日,县府文化处公告北港瓮墙登录历史建筑、北港镇安宫登录县定古迹[14]。9月21日,北港工艺坊邀请谦源商号的后人、当初负责修复瓮墙的许哲彦、地方耆老纪雅博、黄水水等人,举办了“众志成墙”感恩茶会[3]

参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