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科考古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科考古遗址,是对于分布在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台南园区各个考古遗址的统称,至今共发现68处遗址[1],其中有部分遗址已经被公告为文化资产[2]。南科考古遗址依据出土文物之特征,可分为六个文化与十一个分期[3]:70,所涵盖的时间纵深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时期,将近4千多年[3]:304。由于史前文化层大多深埋在地面50公分之下,受近代开发扰乱的几率偏低,且曾文溪泛滥所形成的冲积层堆叠清楚,使得文物保存情况良好且利于考古学家判定[3]:304、305。此外基于考古成果,西拉雅族新港社的位置大致被认为是在南科台南园区一带的南侧[3]:309。
为了保存考古文物,2002年于台南园区内设有南科考古文物陈列室[4],2014年6月11日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分馆开始动工[5],2018年底试营运,2019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
-
南关里遗址出土的狗遗骸,是目前发现台湾最早的家犬(摄于南科考古文物陈列室)
-
三抱竹遗址的猪遗骸(摄于南科考古文物陈列室)
-
南科考古遗址出土的陶器(摄于新港社地方文物馆)
-
右先方遗址的稻米(摄于南科考古文物陈列室)
-
南关里遗址的石器(摄于新港社地方文物馆)
-
木栅遗址的瓷匙(摄于新港社地方文物馆)
Remove ads
发掘经过
台南科学工业园区(今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台南园区)于1995年择定于现址开发之前,附近发现的遗址仅有看西遗址[3]:14,而在决定开发之后,由于此区域可能藏有大量的考古文物,中华民国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处委托进行专案调查,而在1995年12月到1996年6月期间发现12处遗物出土地点,显示南科园区境内的确存在遗址[3]:14、22。而为了保存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道爷遗址,遂决定将所在范围设为“文化遗址保存区”,部分范围列为生态保存区,但由于有部分区域属于供应南科园区电力的三竹变电所用地,考量整体电力规划难以变更设计,遂进行抢救挖掘[3]:23。
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筹备处委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臧振华组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南科考古队”执行“道爷遗址未划入保存区部分抢救考古计划”,实际执行时间为1996年10月到次年8月,期间受到夏季豪雨影响,仅完成受到南科西路(今西拉雅大道)影响部分的发掘工作[3]:23、24、25。而在计划执行的同时,于进行南科南、北路中央箱涵开挖工程途中发现史前文化遗物与人类骨骸,经相关单位研讨后决定暂停工程,而这处遗址即为后来的五间厝遗址[3]:25、26。
1998年1月,南科考古队开始对五间厝遗址进行试掘,并于同年5月展开抢救工作[3]:26、27,由于10月9日发现底下有更古老的黑陶文化层堆积,抢救工作因而延长到1999年2月,计发掘面积有1,400平方米[3]:29。针对道爷遗址,在1998年7月重新发掘,期间发现了近代汉人古墓,而后南科筹备处为原地保存此座古墓,多次与台电协商变更变电所配置,此外台南县政府于2001年3月30日经过审议将此座古墓列为县定古迹[3]:31。又除了这两处遗址,随着园区的开发,又有许多的遗址被发现,如1998年5月园区行政服务区取土工程中发现了北三舍遗址[3]:32,1998年12月一期基地西北侧滞洪池D工程发现了三抱竹遗址[3]:33。
对于这两处新发现的遗址,南科考古队先是在1999年9月到2001年3月进行对三抱竹遗址的抢救,而在1999年12月到次年4月则对北三舍遗址可能受到高铁工程影响的部分进行抢救[3]:34、35。在此同时,又发现了五间厝北遗址、南关里遗址、道爷南遗址,其中由于南关里遗址所在地属于奇美LCM厂的开发案,且工程已进行多时,无法变更配置,只能要求奇美电子暂停施工,进行抢救工作;而为配合厂商建厂时程,此次抢救工作于晚上继续进行考古发掘[3]:41、42。在此之后,南科考古队又继续发掘及抢救右先方遗址(2001-2002[3]:45)、五间厝北与石头埔遗址(2002[3]:52)、南关里东遗址(2002-2003[3]:56)、五间厝南与大道公遗址(2003[3]:60)等遗址。同时为配合二期基地的开发时程的提前,考古队进行钻探工程,又发现了木栅遗址、牛尿港遗址等多处遗址[3]:66。而南科园区内的遗址在南科考古队及相关单位、厂商协调下,大多以变更工程配置或施工方式的方法保存大部分[3]:66。
Remove ads
文化分期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