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天文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天文学的一些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或更早的时期。从史前到现代,天文学印度次大陆有着悠久的历史[1][2]。天文学后来发展成为吠陀的一门学科,或与韦陀研究相关的"辅助学科"之一[3],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或更久[4]。已知最古老的文本是"Vedanga Jyotisha英语Vedanga Jyotisha",可追溯至公元前1400-1200年(现存形式可能为公元前700-600年)[5]

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印度天文学受到希腊天文学的影响[6][7][8],以及通过共同时代的早期几个世纪,例如亚瓦纳贾塔卡英语Yavanajataka[6]罗马卡·悉达多英语Romaka Siddhanta,从2世纪开始将希腊天文学的文稿翻译成梵文[9]

印度天文学在5-6世纪蓬勃发展,Aryabhata作品,阿里阿巴蒂亚英语Ariabhatiya(《阿里亚哈塔历书》)代表了当时天文学知识的顶峰。《阿里亚哈塔历书》由四个部分组成,涵盖的主题包括时间单位、确定行星位置的方法、昼夜原因以及其它一些宇宙学概念[10]。后来,印度天文学对穆斯林天文学中国天文学和欧洲天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1],还有其它地区。其他古典时期的天文学家,包括Brahmagupta瓦拉哈米希拉(Varahamihira)和拉拉,进一步阐述了阿耶波多的工作。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直到16或17世纪,印度本土的传统天文学一直很活跃,尤其是在喀拉拉邦天文和数学学院英语Kerala school of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内。

Remove ads

历史

一些最早的天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或更早的时期[1][2]。一些宇宙学概念出现在吠陀经中,天体运动和年的过程也是如此[3]。《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梨俱吠陀》1-64-11和48参考太阳历,将时间描述为一个有12个部分(月)和360个辐条(天)的轮子,其余部分为5个[12]。与其它传统一样,在科学的早期历史中,天文学和宗教英语Astronomy and religion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天文观测是宗教仪式要能够正确演示英语Orthopraxy空间和时间所必需的。 因此,专门用于祭坛建设的文本,《修巴经英语Shulba Sutras》,讨论了高等数学和基础天文学[13]。《Vedanga Jyotisha英语Vedanga Jyotisha》是另一份已知的最早印度天文学文本[14],它包括关于太阳、月球、二十七宿阴阳历的详细资讯[15][16]。《Vedanga Jyotisha》描述了为了仪式的目的跟踪太阳和月球运动的规则。根据《Vedanga Jyotisha》的说法,在一个时代yuga)或纪元era),有5个太阳年、67个恒星月周期、1830天、1835恒星日和62个朔望月[17]

希腊天文学思想在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印度战役英语Indian campaign of Alexander the Great之后开始进入印度[6][7][8][9]。到西元初期,印度-希腊语对传统天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Yavanajataka英语Yavanajataka[6]Romaka Siddhanta英语Romaka Siddhanta[9]等文本。后来的天文学家提到在这一时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悉檀(siddhanta),包括其中一个文本被称为“Surya Siddhanta英语Surya Siddhanta”。这些不是固定的文字,而只是口头的知识传统,其内容并不真的存在。今天被称为“Surya Siddhanta”的文本可追溯到古普塔时期,并被阿耶波多承接。

印度天文学的古典时代始于古普塔时代晚期,即5至6世纪。

伐罗诃密希罗(505 CE)的《天文学五经论》之一的“Pañcasiddh257ntik英语Pancha Siddhantika”,类似于使用晷影器从阴影的任何三个位置确定子午线方向的方法[13]。在阿耶波多时代,行星的运动被认为是椭圆形而非圆形[18]。其他主题包括不同时间单位的定义,行星运动的离心率模型、行星运动的周转圆模型,以及从地球对各颗行星位置的经度校正[18]

Thumb
1871-1872年的印度历中的一页。
Remove ads

日历

进阶读物

  • Project of History of India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Monograph series, Volume 3. Mathematics, Astronomy and Biology in Indian Tradition edited by D. P. Chattopadhyaya and Ravinder Kumar
  • Brennand, William, Hindu Astronomy, Chas.Straker & Sons, London, 1896
  • Maunder, E. Walter, The Indian Eclipse 1898, Hazell Watson and Viney Ltd., London, 1899
  • Kak, Subhash. Birth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Indian astronomy. Kluwer, 2000.
  • Kak, S. (2000). The astronomical code of the R̥gved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 Kak, Subhash C. "The astronomy of the age of geometric altars."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6 (1995): 385.
  • Kak, Subhash C. "Knowledge of planets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BC."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37 (1996): 709.
  • Kak, S. C. (1 January 1993). Astronomy of the vedic altars. Vistas in Astronomy: Part 1, 36, 117–140.
  • Kak, Subhash C. "Archaeoastronomy and literature." Current Science 73.7 (1997): 624–627.

注解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