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童军与女童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度童军与女童军(英语:The Bharat Scouts and Guides, BSG、印地语:भारत स्काउट्स एवं गाइड्स)是印度的国家童军与女童军组织。印度童军与女童军的总部受到印度政府的认可[1]。
印度的童军运动起源于1909年,当时为英国童军总会的海外分部之一,1938年成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成员。印度的女童军运动则起源于1911年,1928年成为世界女童军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当时印度女童军运动涵盖了现今的孟加拉与巴基斯坦。2011年止,印度童军与女童军共有2,886,460名童军成员[2];2005年为止,女童军成员则为1,286,161名[3][4]。
Remove ads
历史

印度的童军运动起源于1909年的英属印度,由班加罗尔的卡腾主教男书院成立。而印度本土的童军运动则起源于1913年,由维维安·玻色法官、班智达马丹·摩汉·马拉弥雅、班智达H·N·昆斯鲁、吉里贾·尚卡尔·巴杰帕伊、安妮·贝费特与乔治·阿伦戴尔等人发起。在此之前,印度的童军组织只开放给英国与外国的童军成员加入。1916年,幼童军开始成立,随后罗浮童军也于1918年成立。
1916年,加尔各答的高级副总监与警官J·S·威尔森引入了《童军警探》,作为加尔各答警察训练学校的教科书。当时威尔森自愿提供加尔各答地区童军总监阿尔弗雷德·皮克福德服务,1917年就成为旧使命教堂童军团(Old Mission Church Troop)的助理童军服务员。当时他们正挣扎着思考是否让印度的男孩准许加入英国童军总会,但受到当时的英属印度政府反对,因政府认为“童军活动可能会让人们训练成革命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威尔森就担任了幼童军与童军服务员;当1919年5月,皮克福德晋升为印度童军总监时,威尔森继任了加尔各答地区童军总监。
为了绕开政府“禁止印度人加入英国童军总会”的禁令,“孟加拉童军”(Boy Scouts of Bengal,非现今的孟加拉童军)成立,采用相同的理念与方法。许多独立的童军组织开始前仆后继地于印度成立,如1916年成立的“印度人童军总会”(Indian Boy Scouts Association,根据地为金奈,由安妮·贝费特与乔治·阿伦戴尔领军)、“迈索尔童军”(Boy Scouts of Mysore)、“巴罗达童军”(Boy Scouts of Baroda)、海得拉巴的“尼扎姆童军”(Nizam's Scouts)、“喜哇·萨米提童军总会”(Seva Samiti Scout Association,成立于1917年,由马丹·摩汉·马拉弥雅与H·N·昆斯鲁领军)等其他类似组织。1920年8月,各童军团于加尔各答召开会议,而当时威尔森主持了童军大会操,结果印度总督发函邀请世界童军总领袖罗伯特·贝登堡造访印度。1921年1月下旬,贝登堡与奥莉芙·贝登堡抵达孟买,展开了次大陆的短期旅行,并在前往仰光前造访加尔各答。阿尔弗雷德·皮克福德全程陪同贝登堡,并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在贝登堡造访之下,除喜哇·萨米提童军总会外的其他童军组织联合起来,合并成“印度童军总会”(The Boy Scouts Association in India)。1922年,皮克福德回到英格兰,被任命为英国童军总会于伦敦总部的海外总监,但他的梦想“印度本地男孩能加入童军计划”则得到了实现。
1938年,数名童军成员因民族主义的浪潮,而离开了印度童军总会。他们联合喜哇·萨米提童军总会与新创立的“印度国家童军总会”(India National Scout Association),共同成立了第一个印度童军与女童军合流的组织“印度斯坦童军总会”(Hindustan Scout Association)[5]。同年,印度童军总会成为了世界童军运动组织的成员。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