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新化寻常小学校御真影奉安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新化尋常小學校御真影奉安殿map
Remove ads

23°02′12″N 120°18′40″E

事实速览 原新化寻常小学校御真影奉安殿, 位置 ...

原新化寻常小学校御真影奉安殿位于台湾台南市新化区,于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4月8日公告为历史建筑[2]。该建筑为台湾仅存的三座奉安殿之一[注 2][2],原本位在新化国中校园(北院)内,但因为配合新化演艺厅兴建工程,拆除了原新化寻常小学校的校舍而迁移到今址[1]

沿革

新化寻常小学校原称“大目降寻常小学校”,设于1913年4月,1941年3月改制后成为新化国民学校[1]。而奉安殿的来历在昭和九年版的《新化郡概况》中提到是为了纪念教育敕语“焕发”四十周年而决定兴建,后于1931年7月动工,同年10月竣工,耗资898圆[3]。此外奉安殿里所供奉的“御真影日语御真影”(天皇与皇后之照片)则是在1931年7月18日提出“御下赐”的申请,1932年1月29日时颁发,同日并举行“奉戴式”[3]

二次大战后,新化国民学校与新化初级女子职业学校的校地为“台南县立新化初级中学”所接收,其中新化国民学校部分称为北院。小学校的校舍在早期曾作为音乐教室使用,后来因增建校舍而闲置,之后又借给新化老人福利协进会使用直到2003年。期间校舍建筑因为被老树蔓生而有“树屋”之称,后来因为是危楼而配合新化演艺厅工程中进行拆除。[1]

Thumb
原校舍讲堂里的小舞台,与奉安殿一起指定为历史建筑[1]

至于奉安殿在战后虽未遭到破坏,但上头却写上了口号标语[注 3](现已清除)。而在1980年代,由杨宝发担任县长期间因为兴建新化镇文化中心而将奉安殿向后移动,文化中心拆除以兴建演艺厅后,又再次将奉安殿移动至今址。此外原本奉安殿被大锁锁著,于2006年1月25日在台南县文化局长叶泽山指挥下由锁匠打开,但里头并未存放原本奉安殿里该收藏的《教育敕语》与“天皇御真影”,而是一些旧文件、一个背后刻着“日昭和12年12月12日”的旧时钟与保险柜。[1]

Remove ads

建筑

奉安殿为钢筋水泥建筑,外观与校内神社相似,为宫殿造型,但与校内神社不同的是奉安殿全为钢筋水泥建筑,而校内神社的主体为木造结构。[1]

相关条目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