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口罩国家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口罩國家隊
Remove ads

口罩国家队是对于台湾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参与口罩生产线架设、口罩生产的多家机床厂商、口罩制造商、法人组织、中华民国经济部官员及中华民国国军的合称。2020年1月31日,中华民国行政院宣布将扩增口罩生产线,以供应疫情期间对口罩的大量需求,台湾区机床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自告奋勇协助此项政策,在经济部的协调下,公会派出旗下成员组成团队,累积投入3241人次协助制造,在40天之内组建完成92台口罩产线,交付数十家口罩生产商生产医疗用口罩,而法人组织和中华民国国军也派人力支援,齐力促使台湾的口罩产能从原本1月时的日产188万片,在5月达到日产2000万片,年底达3000万。不但足以供应民众所需,还得以开展口罩外交

Thumb
台湾康匠制造公司的员工正在检查口罩品质,摄于2020年2月5日。
Thumb
因应疫情,口罩工场提升产能到24小时作业,由每日60万片提升至100万片,摄于2020年2月5日。

行政院扩增口罩生产线的政策在初期面临一些舆论指责,随着机床公会积极建造生产线、以及口罩产能提升后,相关指责便逐渐消失,团队也受到各方赞誉,受到包括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在内的多次表扬。然而,随着口罩品质良莠不齐、厂商混充口罩、员工过劳等弊端丛生,口罩国家队的部分厂商也饱受社会批评,并受到政府裁罚。

Remove ads

机床国家队

筹组

Thumb
位于台北市民生社区屈臣氏民环门市外排队买口罩的民众,摄于2月2日。

2020年1月起,随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逐渐严重,台湾也出现确诊个案,行政院副院长陈其迈根据前去中国大陆武汉探听的人员回报后,判断情势严峻,认为占全世界口罩产量六成的中国大陆一旦管制口罩出口,台湾自产的口罩将不敷使用[1],而在台湾的医疗机构与民众大量采买口罩用于防治飞沫传染后,确实也一度导致口罩短缺[2]。为确保稳定供给口罩,行政院在1月24日宣布禁止出口口罩[3],在26日请经济部长沈荣津采购制备口罩的机器[4],沈荣津在1月31日向行政院提出报告,行政院长苏贞昌在下午与陈其迈、秘书长李孟谚交换意见后拍板定案,宣布投入超过新台币1.8亿(或通称2亿)建造60台口罩生产线,扩大口罩产能[5][6],同时宣布征用口罩[7],并于2月6日施行口罩实名制[8]

在宣布征用口罩当下,台湾口罩总产能是每天运转11小时可生产188万片、运转24小时可生产400万片[9][10],经济部在2月1日宣布,预计最快在2月底建造60条口罩生产线,产线以每日生产10万片口罩计算,日产能可增加600万片,合计达到每日1000万片[11][12]。每条生产线必须生产500万片口罩,最初生产的120万片要无偿提供给政府,之后380万片由政府以每片新台币2.5元收购,达到500万片后,生产机器便归厂商所有,但之后厂商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新机台出口至境外,若要转移设置地点或转至第三人,都需书面通知经济部,以便有相关需求时可即时征用[13]。这相当于政府预付款项,向厂商以新台币1.8亿购置7200万片口罩。[14]

然而,台湾最大的两间口罩机制造厂,长宏机械与权和机械的员工人数分别是15人与8人,若要凭自身能力生产60台设备,可谓困难重重[1]。2月4日,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精机中心)总经理赖永祥依照沈荣津指示,让精机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金工中心)派员协助长宏机械与权和机械,在2月5日了解实际状况后,决定向产业界求援。台湾区机床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机床公会,TMBA)理事长暨哈伯精密董事长许文宪、以及机床公会名誉理事长暨东台精机董事长严瑞雄在得知行政院的政策后,不约而同主动联系沈荣津,表示可以协助政府建置口罩生产线[15],之后他们联系赖永祥,以及机床公会常务理事暨泷泽科总经理戴云锦。2月6日,四人向长宏机械与权和机械询问实际需求和状况。2月7日,许文宪、严瑞雄、长宏机械及权和机械的老板再至经济部与沈荣津开会,讨论如何调度员工支援组装[15],会议中确立了由长宏机械及权和机械分别增产40条与20条生产线的方向[16][17],并透过通讯软件号召机床公会同业组队协力建置[18],预计要在2月底或3月初达成目标[19]

Remove ads

作业过程

Thumb
摄于长宏机械公司,左起许文宪、沈荣津、蔡英文。

机床公会旗下各公司派出合计近250名的主管、工程师等技术人员[20][21],累积投入3241人次轮班支援[22],由公司或公会负责提供工具、交通、食宿,无偿贡献[23][15]。团队分成三部分支援:第一部分是派机械、电控工程师等人力支援口罩制造机制造商生产口罩制造机;第二部分是当口罩制造机的建置过程中出现零件短缺时,机床厂商会优先支援;第三部分是在口罩制造机交件后,协助排除故障并维护产线顺利运转[19]。这支团队由赖永祥和戴云锦担任增产机床的总指挥及副指挥[18],正式名称为“TMBA防疫口罩产能推进小组”[24],又被称为“机床国家队”。[15]

长宏机械的厂区空间原本只能同时组装两台机具,在宣布扩增产能后,长宏在新北市五股区山区租下300坪空间开设临时厂房,让机床公会的人力得以进驻[25],但当地没有水、电,手机信号也不佳,经济部随即下令台湾电力公司和中华电信设立基础设施[26]。由于长宏机械的规模不大,因此没有标准作业程序、机器图与材料清单,专业技术都握在负责人手中,且负责人起初在技术上有所保留[27],戴云锦向他保证不会借机窃取专业技术,并表示未来将优先提供合适订单,才让长宏愿意交付关键零组件,让双方合作顺利推行。之后戴云锦率领十位同事,按照已经从长宏退休的老师傅指挥[28],整理生产流程并建立组装作业的标准流程,耗费七天时间,厘清口罩机从备料到出货的各项细节,将整套流程拆解成十多个生产步骤、44个工作站,并将各区工作内容、所需人力、工具及原料尽数列出,建立起生产制度,让十位同事学习,再由这十人担任组装指挥官传授技术。[15][28]

为了激励士气,团队让众人自行认领44项分工,再分配无人认领的工作,此方法可让指挥官不必花时间了解各人员的专长,也让擅长相关工作者可适材适用,而且由于各老板顾及自尊心与企业名声,都不敢少认工作,也不会中途退出,以免让自家企业形象扫地,这使工作无需分配,皆有人执掌[29]。由于成员出身各异,在技术、作业流程方面都需磨合,甚至各家公司对同款零件的称呼也不同,经过协商后,团队决定以照片和编号的形式表达资讯,并建立标准作业流程处理零件欠缺、任务执掌等问题[30],在工作逐渐步入轨道的同时,也改善成员在交通、食宿、团体保险等各种问题及工厂环境。沈荣津会不时造访工厂给予压力或勉励[28],一些公司和员工的家属也不时带补给品前去慰问[31]。对于各工厂赶工导致用电量暴增,台湾电力公司表示会实施减免措施,不会对用电超量的厂商加倍收费。[32]

交付首批机器

机床国家队在2月10日成军进驻长宏和权和[28],12日,经济部公布《口罩生产厂商利用本部附条件赠与机台生产口罩遴选结果》,将首批新增60条产线分配给15家厂商[33]。团队在15日建置出首批9台机器并陆续调教[34],16日交出第一台机器,之后几乎每天交付新机[28]。18日时,经济部将首条产线的建置过程拍成影片,发布后获得社会好评[12]。团队原订在3月9日全数交机,但在轮班赶工下,于3月5日提前达标[35][36]。由于新机并未磨耗,每台产能可达每日12.5万至15万片,最高可达17万,高于初期以旧机估算的每日10万片。[37]

交付第二批机器

2月27日,行政院长苏贞昌在行政院会中指示要再动用新台币9000万元的预算,增购32套口罩生产线,其中包括两套模组较为复杂的绑带口罩机产线,以及两台儿童用口罩机。长宏负责15套、权和负责17套,估计可将总产量提升至每日1300万片[38][39][40]。这批机器在3月20日交付。而自3月19日起,设备和人员也逐渐撤出工厂,陆续回归原先岗位工作[29]。3月上旬时,机床公会估算公会为此次动员的成本约莫新台币500万元,当时苏贞昌表示要拨款给公会,遭公会婉谢[1]。7月16日,机床国家队举办感恩会,慰劳各协助者的付出。[41]

衍生影响

Thumb
2020年8月10日,蔡英文总统接见“美国卫生部长阿萨尔访问团”

机床国家队的成立,让共同合作的员工建立情感[42][15],许文宪也表示此次经验让从原本彼此在商场上厮杀的企业团结一心,对往后企业竞合应有助益[22]。沈荣津表示将承续此次经验,与卫福部建立培养防疫物资产能的策略,充实防疫物资制造业的能量,在平时供应医院使用,而在疫情来临时发挥战力[43]。在普森精密任职的资深员工陈宇旭表示,此次机缘打破企业藩篱,使过去没有机会合作的公司能共同奋斗,促进不同世代的交流与传承[44]。在口罩国家队打响名号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新西兰等二十余国皆提出需求,请台湾厂商协助建制口罩生产线,口罩机厂商在手订单超过百台[9][45],并朝整厂输出的方向发展。[26][46]

2020年8月9日,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萨尔访台,传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台湾在全球卫生领导地位的支持[47],中华民国副总统赖清德致赠访团成员由净新科技生产的彩色口罩[48]。阿萨尔在8月12日参访了长宏机械口罩厂,赞誉该工厂制造口罩的能力卓越,并关心外销至美国的机器的情况[49]。8月30日,捷克参议院议长韦德齐率代表团访问台湾,对台湾在疫情期间的协助表示感谢,口罩国家队的厂商也致赠捷克代表团2万片防疫口罩,以及300片科技口罩展现友谊。[50][51]

2020年6月19日,沈荣津因在财经及防疫方面有所贡献,升任为行政院副院长,机床国家队致赠特别款式的口罩供他留念[52][53]。7月,在2020年的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中,地理科考题提及了口罩国家队[54]。11月3日,机床公会获颁“全国性社会暨职业团体特优奖”,以表彰该公会在疫情期间筹组机床国家队、落实社会公益。[55]

Remove ads

纪录片

2020年5月7日、8日,口罩国家队纪录片《创罩奇机》在台北、台中首映,该片由上银科技总经理蔡惠卿担任导演,纪录自疫情初期至口罩产线建置完成期间的过程,并访谈口罩国家队的成员,片尾也列出所有参与成员的姓名[28][56][57]。蔡惠卿表示,拍摄纪录片的目的是传达“2020年春天,有一群人,因为爱与使命,创罩奇机”,也透过记录这项任务,做好传承与管理教案。[58]

口罩生产

激励政策

为鼓励各口罩厂增加产能,工业局从1月31日起便询问各口罩厂可增加多少产能,并在2月3日的会议中决定了依据各家厂商的生产能量决定其增产标准值,除了以每片新台币2.5元收购,超出标准值的口罩也会再加0.5元激励奖金,之后也降低标准值、提高激励奖金以促进业者生产,加发假日加班奖金以增进假日产量。自三月中开始施行的假日激励奖金计算方案中,厂商的产值只要达到标准值的7成,每片给0.7元、8成给0.8元、9成给0.9元,最高加码至1元,并且改以30日的平均值计算,不区分平日或假日。这促使各口罩厂在3月下旬时,产能都趋于稳定。[10]

国防部支援

经济部在宣布口罩增产后,表示各口罩生产商若有人力不足的问题,将请国防部派军队支援[11],国防部在2月2日派人会勘[59],之后下令在不影响战训本务的前提下,全力支援直到口罩短缺缓解为止。后备指挥部以自愿报名方式,召集各地区志愿投入的后备干部及士兵报名后编组,进驻各工厂轮班支援[60][61]。对此,国民党立委吴斯怀提出有无图利厂商的质疑[62]。4月,北部口罩供应链的厂商回赠军方6000片迷彩医用口罩以示感谢[63]。5月31日,军队撤出产线,结束支援作业[64]。军方在119天内总计投入7万503人次的人力,其中5万9400次左右的人力是现役官兵[65]。为表彰官兵贡献,国防部以75万6千元新台币招标制作纪念章[66],并在6月29日举行典礼,由蔡英文颁发“国防部防疫英雄纪念奖章”、“总统感谢状”、“军种奖章”或“国防部奖状”以示表彰。[67]

产能增长

Thumb
蔡英文访视台湾康匠制造公司,摄于2020年2月5日。

在宣布征用口罩时,台湾的口罩整体产量为日产188万片,在新的生产线陆续投入生产工作后,已在3月中旬达到平日日产1000万片,假日日产920万片[68],使台湾的口罩产量跃升世界第二高,仅次于中国大陆[15]。之后产能不断提升,3月底达日产1300万片[69],4月上旬达到每日1500万片[70],4月底成长至日产1700万片,并下令征用22条民间口罩产线[71],5月27日,台湾口罩日产量达到2000万片,库存也超过2亿片[72][73],11月时达3000万[74]。除了在数量上有所提升,口罩厂也研发透明口罩,以利听障者读唇语。[75]

在产能充足后,蔡英文政府开始执行口罩外交政策,包括每周提供美国10万片口罩,用以交换美方的30万件防护衣原料[76],以及捐赠1000万片口罩给疫情严重的国家[77][78]。包括凯莱·麦肯奈妮杰瑞德·库许纳劳勃·C·奥布莱恩等白宫成员都被拍到戴着印有“Made in Taiwan”的口罩。[79]

Remove ads

解除禁令

对于在疫情结束后如何处理溢出的口罩产量,经济部次长林全能表示,首先会与卫福部订立口罩等防护装备的战备存量,并鼓励全台各机构优先采购台湾制造的口罩,再研拟外销策略、将口罩卖到世界各地[10]。5月26日,经济部召开“口罩征用产能调节协调会议”,协调各厂商的征用额度,为外销做准备[80],自6月1日起,政府将口罩从全面征用改为定额征用,总额度为每日800万片,依据各家厂商在征收期间的产能分配[81]。并解除口罩销售禁令,业者在缴满征用额度后可自由内销及外销,并且会随机抽查口罩以维持品质[82]。由于回归自由市场,口罩价格也因为反映成本而调涨[83]

相关案件

口罩品质

在民众购入口罩后,不时有民众反映口罩出现钢条脱落、耳挂贴反、耳挂过短、出现脏污等瑕疵,也有药局反映口罩品质每况愈下[84][85][86][87],根据经济部统计,按照药局、卫生所通报的结果计算,自2月到9月中旬期间,政府征收的26亿片口罩当中,不良率约为0.3%。经济部表示仍会继续沟通、抽查,以维护品质[88]。自4月下旬起,中央开放民众更换瑕疵口罩,光是在4月27日至4月28日期间,宜兰县就收到15万片民众退回的口罩,但其中也夹带使用过的口罩,并非全是瑕疵品[89][90]。对于市面上长期反应的品质问题,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在8月初开始召集会议清查伪劣口罩,并将口罩送验检查。[91]

仿冒与诈欺

有许多非口罩国家队的业者打着口罩国家队的名号贩售仿冒口罩、施行诈欺或散播谣言,自口罩国家队成立起,相关案件就层出不穷,长欣[92]、华新[93]、恒大[94]、台湾优纸[95][96]等口罩国家队公司都遭到仿冒,受害者众多,有部分公司对此采取法律行动。[97][98][99][100]

监守自盗

自口罩国家队成立以来,已有多家口罩生厂商发生员工监守自盗,窃取口罩贩售图利的案件,有些是业者发现后自行将其移送法办[101],有些则是检警查获后将其起诉[102][103]。在国军派员支援生产期间,有一名中校和上士涉嫌在支援口罩生产时盗窃6000片口罩私售抵债,被依《贪污治罪条例》办理。[104]

员工过劳

随着口罩工厂的工作量遽增,部分工厂的员工出现超时工作的情况,台湾民众党立委赖香伶曾提醒,厂商若要求员工加班制作口罩,应加发工资并遵守《劳基法》规定[105]。经新北市劳工局调查,发现甚至有员工单周工时超过100小时,劳工局对此开罚2件超时案[106],并在9月7日呼吁中央,应检讨放宽工时上限,以维护劳工身心健康[107][108],劳动部职安署表示,预计在2020年年底访视各家防疫物资工厂并进行劳检。[109]

私自产销

有多家口罩国家队厂商被查出私设生产线生产口罩,或在管制期间私售口罩牟利。

台湾精碳在4月时遭查获私下违法制造活性碳口罩贩售牟利,检调估计至少违法出售110万片,检调在查扣口罩后将负责人送办。[110][111][112]

2020年9月下旬,净新科技被查出私设生产线制备口罩,净新科技表示该产线为测试用,没有产品流入市面,但检察官对此有所保留,仍将负责人许振历、许胜尧父子涉嫌违反《药事法》,讯后交保候传[113],后来检调又查获净新在两处私设22条产线,高雄市卫生局便依违反《药事法》对其开罚新台币200万。[114]

9月22日,卫福部食药署和卫生局稽查台湾康匠,发现台湾康匠旗下两间工厂私造第二等级医用手术口罩,涉嫌违反《药事法》,移请新北市调查处侦办后,在10月15日前往搜索并约谈负责人和厂长,谕令两人交保候传。[115][116]

钒泰公司是传感保护罩制造商,自2020年8月5日获得生产口罩需要的第一级医疗器材制造许可证,9月24日起被征用口罩,但不久后即被查获委托未领有医用口罩制造许可的丞威公司制造口罩并于药局贩售,检警调在9月底搜索两间公司,并查扣1万7千口罩、机台及相关证物[117][118],总经理李国钰在10月1日向社会致歉[119],并在10月25日举办万圣节口罩义卖活动,将所得全数捐出,期盼挽回社会形象。[120][121]

健康天使公司从2020年9月底开始在另一间未列管的工厂违法制造医疗用口罩,除了提供政府征用,还以鸿海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贩卖,该厂口罩产量估计达1033万片,其中有421万片缴给政府。因违反《药事法》,彰化县政府在11月11日前往工厂和仓库搜查,查扣口罩、口罩机和双钢印模具,公司负责人讯后交保。[122][123]

混充口罩事件

加利科技有限公司、 豪品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不属于口罩国家队成员的勤达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被查出进口中国大陆生产的口罩,伪标成台湾或马来西亚制造的口罩,并将其流入市场贩售图利。在加利科技的行为被揭露后,引起民众愤怒与恐慌,并引发各方人士挞伐,总统蔡英文也痛斥其“不可原谅”[124][125][126]。行政院除表示会依法处置加利科技[127][128],行政院长苏贞昌也在9月10日下令财政部、经济部、卫福部和法务部记取教训[129]

经济部认定加利科技的说词并不属实[130][131],并对其他厂商进行抽查[132],还规定自2020年9月16日起,业者无论进口医用或非医用口罩,只要超过250片,都须先向国贸局申请输入许可,虽不会朔及既往,但经济部会加强查验[133],10月22日起,进口非医用口罩时必须标示清晰可辨的正确原产地资讯[134]。根据关务署的统计,假冒台湾制造的口罩的数量在10月已明显下滑,显示管制措施发挥作用。[135]

卫福部长陈时中斥责加利科技“根本没资格再当国家口罩队”[136],并表示在疫情初期连原料都难以张罗,因此从未想过要做防伪制度[137]。在卫福部开放民众退换加利科技生产之口罩后[138],自9月4日至9月7日期间就退换超过187万片[139]。新北市卫生局也稽查各药局,将加利科技口罩下架[140]。法务部长蔡清祥则下令全面清查口罩国家队,若有违法情事绝不宽贷。[141][142]

为防止再有混掺、伪标情况发生,许文宪在9月10日接获指令后,便指定由盈锡精密公司副总巫有捷担任小组召集人[143],号召具备车床、五轴加工机、热处理、研磨后制等专业的厂商分配工作[144],将政府购置的300台口罩机加装钢印滚轮,以钢印滚轮在口罩加上新的防伪字样“MD”(Medical Device,医用)和“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原预计在9月17日全面推行[145][146][147],但考量到厂商应变时间,延后至24日,同日起全面征用双钢印口罩,先前的库存则可继续贩售至12月24日,未售完者在2021年3月23日前回收[148][149],10月15日起,双钢印口罩恢复为定额征用[150]。在防伪滚轮增设完成后,蔡英文颁发“口罩防伪滚轮队英雄奖”以示感谢,并表示口罩国家队的贡献不会因为少数事件而被抹煞。[151]

口罩国家队成员

更多信息 第一梯次制造商, 机台配置 ...
法人
口罩制造机生产商
  • 长宏机械
  • 权和机械
机床国家队[18][15]
  • 台湾泷泽科技
  • 东台精机
  • 东捷科技
  • 哈伯精密
  • 霭崴科技
  • 上银科技
  • 大银微系统
  • 台湾引兴
  • 永进机械
  • 程泰机械
  • 亚崴机电
  • 普森精密
  • 协易机械
  • 三锋机器
  • 东培工业
  • 盈锡精密
  • 高明精机
  • 庆鸿机电
  • 友嘉实业
  • 台湾丽伟
  • 德大机械
  • 键和机械
  • 新颖机械
  • 凯柏精密
  • 高锋工业
  • 嵩富机械
  • 吉辅企业
  • 崴立机电
  • 大立机器
  • 源润丰铸造
  • 泓钜精机
部分医疗口罩及材料制造商
  • 威欣利实业有限公司:5月底时遭查出疑似使用政府提供的原料,制造口罩后暗中囤积,包括董事长及五名员工都被检调带回侦讯。[153][154]
  •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属开曼群岛商):鸿腾在土城厂区新建十条口罩产线,预计每条可产十万片口罩[155]。3月18日,鸿腾取得医疗器材许可证字号,鸿腾生产的口罩又被以其母公司鸿海的创办人郭台铭命名,被昵称为“郭董牌口罩”。[156][157]
  • 台湾康匠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康匠莺歌厂有15条产线,在产线扩增后,于桃园厂再增10条产线,合计25产线,每日合计可产180万片,是台湾单一工厂最大产能[158],6月初则达到日产220万片[159]。由于康匠原先每月供应台积电与联电约120万片无尘室口罩,政府征用后使得厂商无口罩可用,康匠便向蔡英文建议保留少数产线生产无尘室口罩,让高科技产业能维持运作[160][161]
  • 善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为预录式光碟片生产商,也生产光碟片的不织布包装袋,此包装袋的制程与口罩类似,善存便主动投入生产口罩。[162]
  • 易廷企业有限公司:易廷原先日产10万片口罩,政府宣布征用后初期增至15万片,之后增加至18万片,第一次扩增后日产40万片[163],第二次扩增后预计可达60万片。[164]
  • 奕纶有限公司:在国防部动员协助后,口罩日产量达28万片,在国军退出生产线后为15万片。[165]
  • 中国卫生材料生产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中卫于1947年成立,是台湾历史最久的口罩制造厂,在疫情发生前,中卫的口罩产量是台湾前三大。2019年12月,营运长张德成在德国柏林参加时装周时已料到趋势,随即大量采购原料并召集主管,表示春节期间可能要加班[166]。疫情发生后,中卫睽违十多年,在过年期间加班赶工,每天开工20小时,废除制造较耗时的高单价口罩,将三十款产品砍至六款,并将平时预备的三成产线全部投入[2][160]。6月初的日产量是70万片至75万片。[167]
  • 华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田中厂:华新在原先闲置的工厂三楼、四楼加开六条生产线[168],并随着产线增加而大举征才,预估在生产线全部到位后,单日可生产85万片[169][170]。2月18日,一名员工操作机台时不慎夹断中指,经济部政务次长王美花闻讯后访视工厂并关心员工[171],该员于4月13日复工,继续投入口罩产线[172]
  • 昭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嘉义厂:昭惠以生产护具和医疗耗材为主,口罩不是主力产品,原先每日生产4万片口罩,加开两条生产线后,日产约20万片,使口罩也成为主力产品[173][174]
  • 康那香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口寮厂:康那香原先口罩日产量为21万片,增加五条产线后预计可提升至71万片,制程改善后可日产150万片。[175]
  • 恒大股份有限公司白河制造厂:恒大为不织布制造公司,原有6条产线,在加开产线后可日产132万片。[176]
  • 南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六是亚洲第二大、世界前二十大的不织布制造商,供应口罩中所需的不织布。[177]
  • 净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23条生产线,4月底时每日供应160万片口罩[178],6月中旬日产量为230万片。[179]
  •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熔喷不织布的主要厂商。[180]
  • 聚隆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纺织业公司,从2020年7月起生产口罩,其在9月下旬的口罩日产量为20万片。[181]
遭勒令停工厂商
  • 加利科技有限公司八里厂

评价

机床国家队自评

经济部指出,机床团队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扩增产线,并非奇迹,而是台湾人团结努力的成绩[182]。沈荣津表示,按过往经验,产线的建设时间需要四个月至半年时间,但此次事态紧急且严重,厂商在接到政府交付任务后便立即到德国抢购零组件,再加上各家厂商放下竞争、通力合作、无偿支援,才能将首批产线建置时间压缩至三周,可谓“倾国家力量组国家队”[183][184]。许文宪表示,当公众开始称呼这批团队是“国家队”后,团队的士气相当高昂,也吸引更多公司加入,而自己也对身为其中一员感到光荣[27],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在此行业已经值得[15]。经济部工业局副局长杨志清也表示,许多团队成员都自觉肩负防疫任务,因此自愿加班赶工、报效国家[185]。团队总指挥赖永祥表示这是自己从业三十多年,首次见到各家厂商屏除竞争、通力合作[186]

正面评价

对于口罩国家队通力合作建置产线,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代表国家感谢参与的业者[187],表示此次事件得以看出“台湾真正的国力”[188],她在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就职典礼上也以连任成功总统的身份,向包括口罩国家队在内的防疫团队致敬[189]。副总统陈建仁表示,由于各家厂商愿意放下自身事业协力贡献,使增产目标得以达成[190],在5月20日新上任的副总统赖清德也向团队答谢,表示台湾能度过难关,是因为有陈时中和口罩国家队这些英雄出来承担[21][191]。前总统马英九则祝福口罩国家队的成员能在国际市场上开创佳绩。[192]

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对团队表示赞赏[193],民进党立委管碧玲认为国家队厂商对社稷民生有功,建议颁发勋章[194]。时事评论员谢金河对国家对大加赞赏[195],认为台湾人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光荣感与幸福感[196]。科学家李家同表示赞赏以外,也呼吁政府要多加重视纺织和机械等基础工业[197]。台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吴振名支持这项政策,并建议在口罩产能充足后,应改用机器分装口罩,降低人工包装的污染风险[198]。高明精机总经理张仕育的妻子、模特儿殷琦表示自己虽不懂机械,但各家厂商不分彼此、不问获利、只为台湾人民的精神让自己十分感动[199],她也发布了多张摄于高明精机厂内的照片,向国家队表示感谢[200]。台湾引兴[201]、东台精机[200]、东培工业[202][203]等厂商都收到了来自各地民众寄赠的不具名感谢卡。

负面批评

在行政院宣布斥资新台币2亿建设口罩厂后,初期面临不少舆论指责。台北市长柯文哲认为政府不应盲目扩厂[204]。前台北县长周锡玮认为,政府只需从其它国家进口口罩即可,没有必要建厂[205]。艺人吴宗宪认为一旦需求下降后,民间口罩厂就会倒闭[206]。全国公务人员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来希讽刺口罩生产机具是政府的新型印钞机,并辱骂政府以此谋取暴利[207]。媒体人陈朝平也认为政府可能想以此牟利,并表示此事不需由政府出资。[208]

机床国家队的成员中,包括德大机械在内的部分业者是“农地工厂”,也就是违章建筑在农业用地上的工厂。在疫情影响下,许多制造业厂商都达到营收衰退五成的“艰困企业”纾困标准,而经济部的纾困补助也会给予这些违法的农地工厂。环保团体质疑这些厂商是借由参加口罩国家队,换取执政者对自己网开一面,并谴责经济部涉及利益交换。沈荣津则回应,在产业纾困阶段应抱持同理心施行特别做法。[209][210]

衍生用语

除了由机床厂商和口罩制造商组成的口罩国家队外,其它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中有所贡献的团队也被冠上“国家队”之名,例如负责提供口罩实名制预购系统服务的远传电信、开发电子防疫服务平台的中华电信被称为“隐藏版口罩国家队”[211][212],生产防护衣、隔离衣的业者被称为“防护衣国家队”[213]、开发筛检试剂、药物及疫苗的团队被称为“防疫国家队”[214]、经济部与呼吸器业者筹组的“呼吸器国家队”[215]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