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人唐话(语言)和唐山(地域)概念对应。原指唐朝九州地区的百姓,主要指称汉族,后常被用来指称汉族及华人[1]。北方草原民族又称之“桃花石”。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汉语 ...

明朝之后,得知国外有称中国为唐人的异称,于是出现海外移民称唐人的现象[2]清代广东人闽南人福州人客家人在移居海外时,常会称自己为“唐人”,或称来自“唐山”,因此这些移民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受到中国民族主义中华民族思想的影响,“华人”的称呼被广泛使用,使得“唐人”一词有式微的倾向。

Remove ads

汉代与唐代

据基因研究指出,现代北方汉族人的父系遗传结构至迟在3000年前已奠定[3]

日本学者冈田英弘川本芳昭森安孝夫等人认为,由于与北方胡人文化混合,因此唐朝时的汉人,与汉朝时的汉人在文化定义上已有不同,形成了新的文化特性,因此可称唐代汉族为唐族[4]

历史

唐朝之前,“秦人”与“汉人”等词被用于称呼汉族及其后裔。

到了唐代,由于举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有所提升,中国汉人与外国通商日益频繁,再加上其国力的强盛,使得大唐帝国的一切在海外均被以“唐”字加称,如“唐人”、“唐语”、“唐字”、“唐山”等等,并延续至今。当时的文人沈亚之在“进士策问”中,就以“唐人”来称呼中国人[5][6]。《新唐书[7]元代岛夷志略[8]、《明史[9]等书皆有使用过“唐人”作为当时汉人之称呼。

日本直到安土桃山时代,仍以“唐土”或“唐国”来称呼明朝清代康熙年间,王士禛任职礼部之时,荷兰暹罗大城王国)等国家仍然称呼中国人为“唐人”[10]

海外侨民代称

唐代以来,闽粤港口贸易兴起,与西洋交通最频密,而自称大唐人。[11]另一种说法是“唐人”为清朝闽粤人对清朝海禁令不满,流亡后自称唐人。唐人普遍指代海外华人,又衍生“唐人街”一词 (China Town直译“中国城”)。“华人”一词在海外普遍不如“唐人”常用。

日本在19世纪中期之后称中国人为“唐人”。由于历史原因,印尼官方一直称呼华人作“Orang Cina”,直翻为“支那人”,此一称呼被印度尼西亚华人普遍认为是一种歧视的象征。为了修补及改善与当地华人的关系,印尼政府于2014年颁布法令,改称华人作“Orang Tionghoa”,“Tionghoa”发音取自于福建话中华”。[12]

参见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