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健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健垣(1946年12月30日),美国卫斯理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首任系主任。中国古琴学会前副会长 [1][2],国际古琴学会前副会长[3],上海古琴基金会理事[4]孙毓芹称为“霞外居士”,饶宗颐亲题“霞外居”[4]相赠 。斲琴家,正闻琴坊创建人/厂长。

长期在香港电台主持及推广“南音”的广播节目及公开表演南音说唱,有“南音筝圣”之称 [5]

生平

1946年香港出生,后随母回乡于广东省南海县务农,1953年七岁时随母回港生活[6]。已婚,二女。

曾习太极拳、柔道、合气道、空手道等内外家功夫[7]

1969年 与发妻赖咏洁结婚,在台求学时二人合编《琴府》[6][8][9],九十年代初患胃癌早逝[10]。1972年生长女学文[10][11]

1998年再续弦,现任妻子为向雪春,次女学仪[11]

学历

1960年代于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念中文系,于1969年获文学士学位。[6]

回港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商代甲骨文及古声韵学硕士班,并于1975年获得语言文字硕士学位。其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音乐系欲创办中乐科系,苦无人才,唐氏因编著《琴府》一书,被音乐系系主任破格邀请教授中国音乐课(中国戏曲欣赏,七弦古琴课程,并在大学首办斲琴班)。[6]

1979年获奖学金往美国卫斯理大学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1983年获得学位。[6]留美期间曾在美国密芝根大学亚洲研究所任访问教授,主授甲骨文、中乐,亦曾在密芝根大学教学。

1984年回港,任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系主任(1984-1992)。[12]

音乐经历

中学时自学古筝、二胡等乐器。自六十年代开始弹筝、唱粤曲及南音。其粤曲师承徐柳仙、陈皮、李庸、王粤生等人。[13][14]

古琴在香港启蒙于饶宗颐,并获饶公借予明朝古琴,方便其在台北练琴[15]。在台北读书时,随梅庵派琴家吴宗汉王忆慈伉俪习琴,后又从孙毓芹学琴及斲琴[8]。毕业后曾求教于香港琴家蔡德允、北京琴家吴景略[6]

南音师承杜焕。1970年代正式拜杜焕为师,学习地水南音“口唱、左手拍板、右手弹筝”表演方式,成为杜氏在港唯一入室弟子[16][17][18]

1973-1975年间在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时,除教琴外,也曾开办斲琴班,廿年间寻得唐、宋、明及清古琴,修琴并斲琴[19]

出版著作

  • 书籍
    • 《琴府》(古琴书籍汇编),1971,台北,台北联贯出版社
    • 《商代乐器考》,1983,纽约
    • 《唐氏粤曲唱本》,1981,香港书局
    • 《中国音乐 二册》,1980、1981,香港 四海出版社
    • 《唐氏霞外居古琴珍萃》,2006,香港
  • 录音
    • 《香港音乐忆故人》,1973,百代唱片欧洲版
    • 《唐琴秋籁》录音带,1986,香港
    • 《唐健垣讲解古琴曲示范》2CD,2004,香港
    • 《霞外琴韵》CD,2006,香港
  • 录影
    • 《唐健垣古琴独奏》VCD,2002,香港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