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草炮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草炮台,位于台湾台南市安南区,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二级古迹[1]。该建筑为清道光年间的台湾兵备道姚莹所建的十七座炮台之一[2],其现存部分现在变成了台南市镇海国小的围墙[3]。
沿革
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强化台湾的海防,当时的台湾兵备道姚莹于1840年修筑了俗称四草炮台的镇海城[2],同时也修筑了位于安平的安平小炮台,分别拱卫安平大港之外港“四草湖”的北岸与南岸[4]。
因为创建当时的防务相当急迫,所以最初是用装沙的竹篓及麻袋等做成的临时性防御工事[4],设有30丈(约96米)长的护墙、十座炮墩[3]和炮座1500斤二门、1000斤三门、800斤二门,此外在炮墩外挖有暗藏二万支尖竹签的壕沟,壕沟外又埋了800个钉桶、800块钉板与两万枚铁蒺藜[5]:261。后来翌年(1841年)改筑在墙腰开有八字形(两端口大,中央较小)炮洞的石墙,为较为永久的形式[3]。
然而之后随着驻军调离、四草湖外港被废,该炮台遂因年久失修而坍毁[2]。二次大战结束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后,1951年[6]镇海国小在残存的墙垣西边建立校舍,四草炮台所剩部分便成了学校外墙。1969年,因台风来袭导致南段墙垣倒塌[3],后来在1977年修复[2]。近年曾再整修,而呈现今天的样子[3]。
Remove ads
建筑特色
该炮台城垣是以鹅卵石、三合土与长条石板所建[2],墙上的八字形炮洞外宽中窄,以便更改射角[3]。而现在城垣上长了不少老树,与炮台城垣形成特殊的景致[3]。
其他
在炮台的对面是四草大众庙,而在大众庙后有存放台湾荷兰统治时期于此与陈泽所率领之郑军作战身亡的荷兰军队遗骨的“海灵佳城”冢,乃史学家黄典权集中其遗骨所立[5]:21。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