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因用字生僻难认而更名的中国大陆地名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1955年3月到1964年8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专区和县因用字“生僻难认”而更名[1]。改名的方法多为使用普通话同音或近音字作为正规地理名称以替代原有名称,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更改和认可,很多历史悠久、意义确切的地名用字被更改[2],甚至一些属于常用字的地名如江西省新喻县的“喻”、虔南县的“虔”也被认为生僻难认改称新余县、全南县。以下列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简化字总表》所附录之地名变更情况。其中未标注音者表示更名后读音不变。
变更明细
Remove ads
其他情况
此外还有两种更改地名用字的情况:
- 由于汉字简化,例如辽宁省“瀋陽”改为“沈阳”(“瀋”简化归并为“沈”、“陽”简化为“阳”),广东“鬱南”改为“郁南”(“鬱”简化归并为“郁”)、“廣州”改为“广州”(“廣”简化归并为“广”),山东省“陽穀”改为“阳谷”(“穀”简化归并为“谷”、“陽”简化为“阳”),江西省“餘江”变成“余江”、“豐城”变成“丰城”等等;
- 由于异体字整理,例如河南省“濬县”改为“浚县”、云南省“澂江”改为“澄江”、河南“封邱”、“商邱”、“沈邱”的“邱”都被改为“丘”等等。以下列出异体字整理中被更改的中国县名[37]: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