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围棋九品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围棋九品制是古代中国围棋棋手的一种棋力评定,最早纪录见于三国曹魏邯郸淳的《艺经·棋品》。

解说

1.入神:(上上)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

2.坐照:(上中)入神饶半先,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至虚善应。

3.具体:(上下)入神饶一先,临局之际,造形则悟,具入神之体而微者也。

4.通幽:(中上)受高者两先,临局之际,见形阻能善应变,或战或否,意在通幽。

5.用智:(中中)受饶三子,未能通幽,战则用智以致其功。

6.小巧:(中下)受饶四子,不务远图,好施小巧。

7.斗力:(下上)受饶五子,动则必战,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斗力。

8.若愚:(下中)

9.守拙:(下下)[1]

历史上入品者

  • 琅邪王抗刘宋人),第一品。
  • 吴郡褚思庄(刘宋人),第二品。
  • 会稽夏赤松(刘宋人),第二品。[2]
  • 泰山南城羊玄保(刘宋人 371-464),第三品。[3]
  • 萧道成(齐高帝 427年-482年),第二品。[4]
  • 萧鸾(齐明帝 452年-498年),第三品。[5]
  • 济阳考城江𢽾(南朝宋齐间人 452-495年),第五品。[6]
  • 彭城武原到溉南朝梁人 477-548),第六品。[7]
  • 吴郡褚胤(刘宋人),七岁已达高品。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