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防最高委员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防最高委员会,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政军统一指挥之机构”,是抗战时期的最高国防机关,战时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其最早可追溯至民国22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所设立的国防委员会[1]

历史

1933年2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30次临时会议通过“于右任等提请在中央政治会议下设立国防委员会附具条例请核议”,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国防委员会主席,推定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叶楚伧为国防委员会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政治会议三会的常务委员,外交委员会委员长,五院院长,行政院部会首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参议院院长,共46人。

1935年12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国防专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随之裁撤。

1936年7月14日中国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设立国防会议,每年开会一次,遇必要时得召集临时会议。

1937年3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37次会议决议通过重设国防委员会的决议。国防委员会新设正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兆铭、副主席蒋中正兼任之。

1937年8月1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51次会议通过设立国防最高会议,原先的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均请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撤销。[2]

1939年1月28日,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国防最高会议改组为国防最高委员会,代行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职权,推举蒋中正为委员长。2月1日正式公布国防最高委员会设置。2月7日国防最高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运作。1947年4月24日,由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恢复,国防最高委员会停止工作。

Remove ads

历代领袖

  1. 蒋中正:1933年2月10日-1935年12月7日
  1. 蒋中正:1936年7月14日-1937年8月11日

国防委员会主席

  1. 汪兆铭:1937年3月3日-1937年8月11日
  1. 蒋中正:1937年8月11日-1939年1月28日

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

  1. 蒋中正:1939年1月28日-1947年4月24日

组成人员

1939年2月4日《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施行,规定“国防最高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本党总裁任之”。国防最高委员会不设副委员长。[3]

国防最高委员会设置委员,委员长从委员中指定11人为常务委员,常务委员会每周开会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由委员长定期召集。同时,为了有效执行决议案,委员会亦设置执行委员[4]

Remove ads

机构设置

1939年2月4日,蒋介石约见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张群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组,指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与军委会办公厅之工作任务,切实研究分工合作之办法,并须合厅办公,不致有重复之弊。”[5]1939年2月6日,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张群向蒋介石呈《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组织规程》,秘书厅设置“三处两室一委员会一办公室”,编制167人:[6]

  • 第一处:主管国防最高委员会文电、档案及机关庶务。处长胡家凤
  • 第二处:主管对各党政军机关要职人事调查考核、工作业绩考核等。处长吴国桢
  • 第三处:主管交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议审查的决议草案的核定,掌理会议议程、对接各专门委员会等工作。处长狄膺
  • 设计委员会:主管战后复员设计、规划设立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张群
  • 机要室:主任卢铸
  • 参事室:单独办公。不设主任。参事有:邓汉祥邱椿王化成浦薛凤吴景超郑振文青年党)等

1939年3月31日成立国民精神总动员会,隶属于国防最高委员会(合署办公),主持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7]

1939年9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156次会议通过《中央设计局组织大纲》。中央设计局直属国防最高委员会。中央设计局局长蒋介石兼。[8]

1940年9月,中国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决定对国防最高委员会内设机构大改组。中央设计局、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划归国防最高委员会。[9]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