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际专利分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际专利分类(英语: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缩写IPC),是用于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的国际标准。IPC根据1971年《国际专利分类史特拉斯堡协定》)建立,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中使用。问世至今,国际专利分类对于专利文献的组织、管理、检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历史

国际专利分类发端于欧洲。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英国荷兰等国的专利专家组成分类法工作组,共同编制国际通用的专利分类法。基于这个小组的工作,1954年欧洲委员会签署《发明专利国际分类欧洲公约》英语European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atents for Invention。1968年9月1日,国际分类标准的首版分别用英文法文同时出版[1]。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前身,保护知识产权联合国际局(BIRPI)开始为将此标准真正地国际化展开磋商。他们的工作最终形成了1971年《国际专利分类史特拉斯堡协定》。

国际专利分类的最初的七个版本以约五年一次的频率更新。到了2006年,第八个版本发布,这版本的分类系统被分为核心与进阶两个等级,核心部分以三年一次的频率更新,而进阶等级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分类,更新也更频繁(约每三个月一次)[2]。这样的设计允许各国的专利部门在更容易实施也更普遍笼统的核心分类,或是更加详细也为维护带来更多复杂性的进阶分类之间选择。[3]IPC 8是最后一个以数字作为版本号的版本。自IPC 8开始,国际专利分类采用发布的年月作为版本号。

这一划分模式在2011年的IPC 2011.01版本中废止[1]

目前,国际专利分类处于持续修订的状态,每年度的新版本于该年的一月一日生效。[4]

Remove ads

历史版本[5]

更多信息 版本, 生效时间 ...

自第8版开始,国际专利分类以发布年月作为版本号。详细的版本列表可以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网站查询。

第8版(2015版·中文版)基本内容

更多信息 编号, 部 ...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