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圆屋剧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圓屋劇場map
Remove ads

圆屋剧场(英语:The Roundhouse)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查尔克农场英语Chalk Farm表演艺术场馆,建筑本身为二级登录建筑,前身是扇形车库。该建筑于1846至1847年间由伦敦和西北铁路英语London & North Western Railway建造,原本是一座圆形建筑,内部设有铁路转车盘。然而,作为车库的用途仅维持了约十年。随后被改作仓库使用,并在二战前夕逐渐被废弃。[2][3]

事实速览 圆屋剧场, 位置 ...

1954年,圆屋剧场首次被列为登录建筑。并自1964年由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英语Arnold Wesker创立的“42中心剧团”转型为表演艺术场馆重新开放。这座大型圆形建筑曾举办过各种知名活动。[4]

Remove ads

沿革

设立

Thumb
圆屋剧场内部的大型圆形发动机房的插画,约1850年代。[5]

圆屋剧场最初是为伦敦与伯明翰铁路公司英语London & Birmingham Railway建造的转车盘机车车库(或称圆形车库)。该建筑也被称为“大圆形机车库”(Great Circular Engine House)或“行李机车库”(Luggage Engine House),由 Branson & Gwyther 负责建造,建筑设计则出自建筑师罗伯特·B·多克雷(Robert B. Dockray)和罗伯特·史蒂芬生之手。工程于1846年动工,并于1847年正式启用。

然而不到十年,随着机车技术的升级,圆屋剧场已无法容纳新型机车,因而被改作其他用途。其中最长的一段使用时期从1871年开始,作为琴酒酿酒商W&A吉尔贝(W & A Gilbey Ltd.)的保税仓库长达50年。

剧场时期

Thumb
1984年的圆屋剧场。

圆屋剧场于1964年被转交给“42中心”(Centre 42),并计划改建为一座永久性的文化中心,内设剧场电影院画廊、工作坊,并提供会议室图书馆、青少年俱乐部以及餐厅舞厅等空间供地方组织使用。此项改建预计耗资30万至60万英镑(以2023年的价值换算约为686万至1,370万英镑),并获得多位知名演员、剧作家、作家与音乐家的支持。[6]1966年,大伦敦委员会取得圆屋剧场的永久产权,并将其转型为艺术场馆。同年10月15日,剧场举行开幕演出“通宵狂欢派对”(All Night Rave),成为英国地下报《国际时代英语International Times》的创刊活动现场,并邀请摇滚乐团软机器乐队英语Soft Machine平克·弗洛伊德参与演出。[7]1966年跨年夜,剧场举办了首场大型音乐会“Psychadelicamania”,由谁人乐队领衔演出。

在随后的十年间,圆屋剧场成为英国地下音乐英语UK_underground活动的重要场地,主办过如“Middle Earth英语Middle_Earth_(club)”与“Implosion”等知名活动,许多活动由杰夫·德克斯特英语Jeff Dexter策划与推广。这段期间,众多著名乐团与音乐人曾在此演出,包括The_Gass英语The_Gass滚石乐团杰夫·贝克雏鸟乐队肖特·莫尼英语Zoot MoneyDantalian's Chariot英语Dantalian's Chariot大卫·鲍伊吉米·亨德里克斯齐柏林飞船The Incredible String Band英语The Incredible String Band佛利伍麦克Third World War英语Third_World_War_(band)门户合唱团杰佛森飞船雷蒙斯冲击合唱团The Jam艾维斯·卡斯提洛艾尔基·布鲁克斯英语Elkie Brooks奥蒂斯·雷丁,以及重金属乐团摩托头[8]

圆屋剧场也曾是戏剧演出的重要场地,经历过两个戏剧辉煌时期。1969年,音乐剧Catch My Soul英语Catch_My_Soul_(musical)》在此上演,当时在行政总监乔治·霍斯金斯(George Hoskins)的领导下,剧场成为实验剧场的重镇,曾上演Living Theatre剧团的《1776》以及彼得·布鲁克执导的多部作品。1970年7月,大胆挑战尺度的音乐剧《Oh! Calcutta!》在此首演,并于伦敦持续演出近四千场。此外,1967年,布鲁斯·莱西英语Bruce LaceyThe Alberts英语The Alberts合作的无政府主义喜剧《Evening of British Rubbish》也曾在此上演。[8]

1983年,大伦敦委员会将圆屋剧场移交给卡姆登区议会英语Camden_London_Borough_Council,计划将其打造成一个以黑人艺术为主的文化中心,并规划音乐、戏剧及社区活动。然而,因资金不足,场馆最终被迫关闭。[9]1991年跨年夜,派对组织“Spiral Tribe英语Spiral Tribe”在此举办为期一周的派对,期间因发电机故障,现场不得不临时接驳附近英国铁路的电源以维持活动运作。[10]

翻修

1996年,圆屋剧场成为英国乐团狂躁街道传教者单曲〈A Design for Life〉宣传影片的拍摄场景,当时场馆尚未进行整修。此后,还有多支音乐录影带在此拍摄,这座建筑在1996年之前大多闲置,直到慈善家托奎尔·诺曼英语Torquil Norman领导的诺曼信托基金(Norman Trust)以600万英镑将其购买。1998年,他成立了圆屋信托基金(Roundhouse Trust),并领导其改建工作,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包括鲍勃·格尔多夫萨格斯英语Suggs以及电影导演特里·吉列姆[11][12]

为了提高公众对改建计划的认识并筹集资金,该场地在改建前开放了两年,期间由前巴特西艺术中心英语Battersea_Arts_Centre主任保罗·布莱克曼英语Paul Blackman担任馆长。当时推出的演出包括皇家国家剧院的《多可爱的战争》、舞蹈家迈克尔·克拉克的复出演出、打击乐团体破铜烂铁乐队的表演、肯·坎贝尔英语Ken_Campbell长达24小时的剧作《The Warp》,以及阿根廷剧团De La Guarda的《Villa Villa》。其中,《Villa Villa》连演一年,成为该场地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节目,直到建筑关闭进行改建。[8]

经过建筑事务所约翰·麦克阿斯兰(John McAslan & Partners)与工程公司比罗·哈波尔德英语Buro Happold的合作设计,翻新的圆屋剧场于2006年6月1日重新开放,并以剧团Fuerza bruta英语Fuerza bruta的演出作为揭幕。自1996年以来,整个改建工程耗资达2,700万英镑。[13][14]2006年12月20日,乔治·迈克尔在圆屋剧场为NHS(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系统)的护士举办了一场免费音乐会,以感谢他们曾经照顾他于1997年因癌症去世的母亲莱斯莉。[15]

除了作为艺术场馆外,圆屋剧场亦为注册慈善机构,并透过圆屋信托基金为11至25岁的年轻人提供创意课程。自2006年至2012年间,该信托基金已为超过13,000名11至25岁的年轻人提供现场音乐、马戏、戏剧及新媒体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在圆屋剧场工作室举行,均设于主表演空间的下方。

2015年9月,苹果音乐节期间,苹果公司宣布将为音乐节场地进行环保改造:“对照明、管道和暖通空调系统”进行重大升级。[16]

Remove ads

建筑设计

圆屋剧场今被列为英国二级保护建筑,并于2010年被正式宣布为国家遗产,英国运输信托基金(Transport Trust)特别颁发遗产纪念牌,由肯特的迈克尔王子亲自授予。

这座建筑被视为19世纪中期铁路建筑的代表作。原建筑直径达48米(157英尺),以黄色砖墙建成,圆形结构与尖顶屋顶成为其独特标志。圆锥形的石板屋顶中央设有一个如今已装上百叶的排烟口,屋顶则由24根铸铁多立克柱支撑(这些柱子围绕着原先停放蒸汽机车的位置排列),并配有弯曲的肋架结构。内部保留了原有地板、转车台的部分结构,以及早期铁轨的遗迹。[17]

2006年的翻修工程获得了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的保护建议与资金支持,并获得了国家彩票遗产基金英国艺术委员会英语Arts_Council_England的补助。翻修工程在屋顶增设了七层隔音层,修复了玻璃天窗,并新增了一座钢与玻璃结构的新翼,沿着主建筑北侧弧形延展,内部设有售票处、酒吧与咖啡厅、艺术画廊大厅以及办公室等设施。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