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本-埃美爾要塞戰役map
Remove ads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发生于1940年5月10日至11日,是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战役,与荷兰战役比利时战役黄色方案同属德军入侵低地国家法国的军事行动之一部分。德军派出空降猎兵攻占卫戌比利时阿尔贝运河上重要桥梁的埃本-埃美尔要塞,意图经由这些桥梁绕过比利时边境防线直入比国。在攻击该要塞的德军空降猎兵制住要塞内守军及其大炮的同时,其它部队趁机攻占运河上的3座桥梁。空降部队奉命在瘫痪要塞炮火后,还要在比利时反击时保护这些桥梁,直到德国第18军团前来会师。

事实速览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役, 日期 ...

德军在此役获得决定性胜利。搭乘滑翔机英语Military glider的德军空降部队直接降落要塞顶部,用炸药和火焰喷射器瘫痪要塞外守军,然后攻进要塞,杀死了一些守军后控制要塞低层其余部分。其余的德军突击队同时攻进运河附近3座桥梁,摧毁数座碉堡和防御阵地,击败并俘虏了桥上的比利时守军,从而控制住豫了要塞和桥梁。空降部队在行动中伤亡惨重,但仍成功坚守桥梁至德军地面部队抵达会师,再度发动攻击迫降其余守军。德军其后得经运河上这3座桥梁绕过比利时军防御阵地直扑比利时内陆,支援入侵该国的主力部队。

Remove ads

背景

1940年5月10日,德国开始执行黄色作战,入侵低地三小国及法国北部。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德军可以借由攻击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来绕过马其诺防线直入比利时南部和法国北部,切断英国远征军与法国大部队及其后方的联系,迫降法国政府。[5]为了攻入法北,德军必须先击败各低地国的军队,并绕过在比利时和荷兰的若干防御阵地。其中些阵地的守军规模不大,只用以迟滞德军,不算是防御敌军攻势的正式防线。[5]然而,的确是有加固这些据点的防御工事并大量增加守军的长程计划。荷兰的防线自南岸延伸到比利时边界须德海附近的韦尔特;这条防线有着大量的防御工事,再加上泥泞地和山谷等天然障碍,易于阻滞攻势。[6]比利时的防线中,有一条是延伸至艾伯特运河,连接上迪尔河的主防线。该条防卫安特卫普及首都布鲁塞尔的防线由一系列守卫尚称严密的前沿阵地掩护,唯艾伯特运河近荷兰边界的地区除外。此地因邻近马斯特里赫特市而被称为'马斯特里赫特盲肠地带'。比利时军队无法在靠近边界的该地建立前沿阵地,因此部署1个步兵师负责守卫运河上的3座桥梁,每座桥1个旅。[7]各桥由装备机关枪的碉堡固守,再由埃本-埃马耳要塞提供炮火支援,射程范围将3座桥梁都覆盖在内。[8] 德国最高统帅部在了解比利时的防御计划后,明白比利时部队将沿阿尔贝运河沿线阻滞攻势后撤退,与英国和法国部队会师于戴尔河上的主要防御阵地,于是作出打乱此一部署再攻占并固守3桥的计划,顺道拿下比利时和荷兰境内其它若干桥梁,以己方部队摧毁敌军防御阵地后,向荷兰挺进。[9]

Remove ads

序幕

比利时军的准备

部署在运河上3座桥梁的守军是比利时第7步兵师,与正面进行战斗的埃本·埃马尔要塞部队成犄角之势。[Notes 1] 每座大桥均有位于运河西岸的4个大型混凝土碉堡,其中3个配置机关枪,第4个配备反坦克炮。扒个掩体的位置接近通往桥梁的道路,其中1个机枪碉堡在桥梁一侧,另2个在桥梁两侧近处。[8] 每座桥梁在西岸都部署了一个连,在东岸则有个可迅速撤出的小观察哨。所有3座桥梁均可借由反坦克掩体内之火炮击毁其结合部而打断。[8] 长200码(180米)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建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于1935年,通过爆破花岗岩取得所需的空间,由5英尺(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和屋顶构成,有4个可伸缩的炮塔和64个支撑点。[7][12]

要塞配备了6门射程达10公里的12吋主炮,其中2门可以回旋360度。还有16门75毫米的副炮,12门60毫米的高速反坦克炮,25挺双连装机枪,和若干高射炮。要塞一面对着运河,另3面临接陆地,设有地雷区、深沟、20英尺(6.1米)米高的围墙,还有带机关枪的混凝土碉堡掩护,在炮台上方还布设了15台探照灯及60毫米反坦克炮加以掩护。[13]要塞下方建有大量隧道,连接个别堡垒的炮塔指挥中心和弹药库。要塞自有医院,和若干驻军宿舍以供居住,同时有发电站为火炮供应电力,提供内外照明。驻军还有无线电通讯网络的和空气净化系统可用。[14]比利时的计划并不要求要塞驻军和增援之守军面对进攻部队持久作战,始终认为只要受袭时有足够的预警时间,运河东岸的支队便足以撤退并炸毁桥梁,由驻军打一场阻击战。守军最后将撤向迪尔河与其他盟军部队会师。[8][9]

Thumb
埃本-埃美尔要塞地图

德军的准备

参加空降突击埃本-埃美尔要塞和3座桥梁以掩护德军更大规模的空降行动的部队,包括第7航空师第22空降师[9]第7航空师下辖3个空降团和1个步兵团,任务是攻占溪河和运河上的一系列桥梁,即荷兰以鹿特丹周围地区及在威尔哈文的机场为中心的防御体系。[9]第22空降师下辖2个步兵团及1个加强伞降营,任务是攻占在海牙附近的法肯堡、奥肯堡和伊彭堡一带机场。这些机场一被该伞兵营拿下,该师其余单位即可降落,直扑荷兰首都以俘虏整个荷兰政府,外加皇室家族和高级将领。[9]该部也将阻断所有的公路和铁路线以阻止荷兰调动军队增援该地区。德意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之目的,是由两个空降师建立一条走廊,令沿该线推进的第18军团能够不受桥梁破坏之阻碍进军荷兰。[9]提议部署该2个空降师的克特·司徒登将军指出,该2个空降师将打开在鹿特丹南部的战线,阻止以荷兰西北部为根据地的荷兰预备部队进行调度,和任何打算增援荷兰守军的法军,并迫使盟军飞机留在原有机场,有助于第18军团的迅速推进。[15]400架Ju 52运输机将用以进行伞降,并运送2个空降师中之非空降单位。[6]

负责攻占要塞及3座桥梁的部队由第7航空师和第22空降师下辖单位混编,依指挥官沃尔特·科克上尉之名命名为斯特姆·科克大队(科克突击队)。[16] 该部队在1939年11月集结,主要是由第1伞兵团的伞兵从和第7航空师的工程兵,以及小部分空军飞行员组成。[17]虽然部队主要由伞兵组成,但最后该部队决定第一次空降应使用滑翔机进行。阿道夫·希特勒,根据其个人兴趣安排突击队。在其私人机师汉娜·莱彻告知滑翔机在飞行中几乎寂静无声后,他下令用滑翔机实施空降。有人认为,由于比利时的防空系统使用是声音定位阵列,又没有雷达,这将有可能将滑翔机牵引到靠近荷兰边界释出,取得突然袭击的效果。因为比利时守军探测不到它们。[17]50架DFS 230滑翔运输机被提供给突击队使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加强训练。还详细研究过炮台、桥梁和当地地形,更造出与该地区的一样的区域以供空降部队进行演练。[17]伞兵和滑翔机飞行员之间的联合军事演习在1940年早春进行,其后提出若干有关战术和装备使用的改进,如滑翔机的鼻胎添加带刺铁丝网以减少着陆滑跑的速度,以及训练空降兵使用火焰喷射器和专门炸药。后者当时是军事秘密,仅用于在德国的防御工事,不用在捷克斯洛伐克类似埃本-埃美尔要塞的防御工事上。[18]德军同时也使用了许多其它的方法保持秘密。演习完成后即分拆滑翔机和装备,用运家具的货车载走,部队的下属单位经常改名并换防,拆掉单位徽章和标志,空降兵不允许离营或请假。[18]

Thumb
德军DFS 230军用滑翔运输机

斯特姆·科克将他的部队分成4个小分队:

  • 花岗岩集团,由鲁道夫·维齐希中尉指挥,85人分乘11架滑翔机,任务是攻占埃本-埃美尔要塞;
  • 钢铁集团,由古斯塔夫·奥特曼中尉指挥,90名士兵分乘9架滑翔机,攻占费尔德韦泽尔特桥;
  • 混凝土集团,由格哈沙赫特少尉指挥,96人分乘11架滑翔机,占领弗龙霍芬桥;
  • 烙铁集团,由马丁·沙克特少尉指挥,90名人分乘10架滑翔机,攻占戛纳桥。[16]

最关键的突击力量,特别是花岗岩集团,出动得正是时候。有人认为,突击队的无声战法,加上德国政府不宣而战,攻击部队可达奇袭效果。然而,德军的估计为,由于保卫要塞和桥梁的比利时部队人数优势巨大,再加上派往该地区的增援部队,将对人数较少装备较轻的空降部队形成优势,战斗最多持续60分钟。[14]德军因此计划在60分钟内尽可能多清除防空阵地和个别的圆屋顶炮台,更要不惜一切代价消除掉所有射程可达3座桥梁的远程火炮。[19] 这些火炮可望于10分钟内完成销毁,空降部队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冒敌方火力离开载运的滑翔机,潜伏到大炮附近、把炸药固定到炮管上并引爆[14]

计划最后确定,该突击将在5月10日早上5时30分,即黄色方案攻击发起时间,以9至11架滑翔机降落在阿尔贝运河西岸三道桥前。[20]分配攻击3座大桥的几个小组分将压制比利时守军,拆除所有桥梁引爆装置,然后固守大桥,迎战预期中的反击。3架Ju 52运输机将在40分钟后飞越各阵地上空并空投24名空降部队士兵,外加机枪和大量弹药作为增援。[20]同时,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部队将分乘11架滑翔机空降至要塞顶,消灭任何试图击退他们的守军,利用炸药削弱并瘫痪要塞上的大炮,阻止其余守军的反击。[20]当攻占桥梁适并消除长程火炮炮台等最初目标完成后,空降部队将固守阵地至德军地面部队抵达为止。[20]

Remove ads

战斗过程

基于安全原因,科克冲锋队是被分散驻扎到莱茵河附近数处,接到命令后才开始出动攻击埃本-埃美尔要塞和3座桥梁。初步命令在5月9日收到,通知分散的部队移动到预定的集结地。第2个命令其后不久到达,通知突击队黄色方案于5月10日早上5时25分开始。[1]早上4时30分,42架滑翔机载着突击队的493名空降部队士兵由科隆附近的2个机场起飞,由运输机拉着向南面的目标飞去。这些飞机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飞行员不得不依靠火光信号飞向比利时。无线电静默也令突击队的高级指挥官无法得知的是,1架滑翔机由于拖绳断裂不得不在德国境内降落。[1]另一架滑翔机的飞行员因过早放下拖绳,无法接近目标降落。[21]2架滑翔机所载的士兵均属于预计进攻埃本-埃美尔要塞的花岗岩集团,因此该集团的兵力此时已不足以进攻要塞。它也接到在其中一架滑翔机上迫降的维齐希中尉第二道命令。[1] 其余滑翔机在目标海拔7,000英尺(2,100米)高被放开二十米长的拖绳空降,这高度被认为足以让滑翔机飞临3座桥梁和要塞顶部,并保持着陡峭的俯冲角以进一步确保正确降落。[1]当Ju 52运输机放下滑翔机并转身回航时,被比利时的高射炮阵地发现并开火,等于提醒守军该地出现滑翔机,打算降落到指定目标。[21]

Remove ads

各大桥的争夺战

分配给钢铁集团的全部9架滑翔机于早上5时20分都降落在费尔德韦泽尔特桥旁,事先缠绕在滑翔机轮胎的铁丝网令使滑翔机迅速地成功停下。[12]属于奥特曼少尉的滑翔机降落到离桥梁一段距离处,而第2架则直接降落在前面的比利时碉堡,空降部队在这里开始用小型武器进行射击。[12] 在第2架滑翔机上指挥部队的士官向碉堡投掷手榴弹,他的手下兵员将炸药摆放到碉堡门口并引爆,掩体被攻击后不再成为障碍。同时,奥特曼集结部队,带领他们从与桥梁平行的沟渠行进,直到为首2人达到运河河岸,爬上桥梁,拆除比利时守军放在那里的炸药。[12]空降部队阻止桥梁被破坏,但剩余的比利时守军仍在反击,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阵地,直至被增援的伞兵逼入附近的村庄。但是,在大桥外500米有2门炮无法被轻型火炮摧毁,迫使奥特曼要求数架Ju 87俯冲轰炸机提供空中支援,弄掉这些大炮。[22]钢铁集团原定于下午2时30分换防,但比利时军的阻击却迫使换防部队直至晚上9时30分才到达。在战斗期间,部队共有8人死亡,30人受伤。[22]

Thumb
一幅拍摄于1940年的德军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之照片

混凝土集团11架滑翔机中的10架在早上5时15分降落在弗龙霍芬桥,第11架在滑翔往桥梁途中被防空炮火击中,被迫过早地降落在荷兰的领土内。[22] 这些滑翔机在降落时遭重型高射炮猛烈射击,其中1架滑翔机被击中,在半空中失能,在紧急迫降时有3名空降部队被严重炸伤,但滑翔机内的其余士兵则毫发无损。其余的滑翔机降落时没有受损。[22] 其中1架降落在要塞附近的滑翔机装载了引爆桥梁的引爆器装置,里面的空降部队撤出后攻击阵地。他们击毙了里面的守军,撕除了连接炸药及引爆器装置的电线,确保桥梁不被摧毁。[22]其余的比利时守军激烈反抗,并在早上6时15分实施数次反击,企图夺回桥梁并击退只有有由降落伞空降的几支机枪的空降部队。[23]比利时不懈的攻击意味着混凝土集团没有撤回,还在晚上9时40分由一个步兵营换防,该集团在战斗中共阵亡7人,伤24人。[23]

烙铁集团的部10架滑翔机载着空降部队降落它们预定目标戛纳桥之旁,其中1架滑翔机因牵引的运输机飞行员导航错误而降错地方。[23]其它9架被牵引的滑翔机避开大量的防空炮火,在早上5时35分被放下。但在滑翔机降落到目标贠前,比利时守军已按下引爆装置,桥梁在几次爆炸后摧毁。与其他2座桥梁的守军不同的是,在戛纳桥之比利时守军已事先收到警告,因为德国进攻戛纳桥的机械化部队矛头已比预定时间早20分钟到达以增援烙铁集团,它的出现破坏了任何突然袭击的机会,给守军足够的时间摧毁桥梁。[23]当滑翔机开始降落时,其中1架被对方防空炮火击中,撞向地面,乘客大多死亡,但其余8架着陆成功,空降部队进攻比利时的阵地消灭守军。空降部队到早上5时50分已攻占该地,和戛纳桥附近村庄,但随后遭比利时部队的强烈反击而退却,在得到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空中支援后才又击退守军。[23][24] 夜间还有更多起反击,令空降部队直到5月11日早上仍未能松口气。烙铁集团的伤亡重于其他3个攻占桥梁的突击小组,共22人死亡,26人受伤。[23] 该集团一名空降部队士兵被比利时人俘虏,后来在敦刻尔克的英军战俘营中被德军释放。[24]

Remove ads

埃本-埃美尔要塞战斗

Thumb
1940年5月23日,一条通往埃本-埃美尔要塞的大桥被比利时军炸毁

剩余的九架滑翔机运送花岗石小队的空降猎兵,成功降落在埃本-埃美尔要塞屋顶,使用阻力伞缓降落减低降落速度后迅速停下。[25] 空降猎兵们迅速地走出了滑翔机,并开始对要塞顶部可射击三座已被攻占桥梁的火炮设置炸药。[25]在要塞的南区,十八号目标,一个炮兵观测塔与三门75毫米炮被小规模爆破损伤后复毁于大型爆破。此次爆破造成炮兵观测塔屋顶与部分要塞顶部塌陷。[26] 十二号目标,一个配置两门以上火炮的旋转炮塔也被空降兵猎摧毁。这股兵力之后转移到二十六号目标:另外一个有三门75毫米炮的炮塔。虽然已用炸药引爆,且有空降猎兵前往摧毁它们,但尚未确认战果时,一门火炮被迅速拉出反击进攻部队,猎兵们只好进行第二次攻击以消灭它。[26]另一个有两门75毫米火炮并作为比利时部队营舍的炮塔也被空降猎兵肃清。然而,试图摧毁二十四号目标的行动不算很成功,该目标:一个装有大口径双连装火炮的旋转炮塔,对于一架滑翔机的空降猎兵而言实在过于巨大,难以攻占,必须用上另两架滑翔机的兵力,使用成型装药贴上炮塔引爆,只震了一下炮塔,未能摧毁,空降猎兵只得爬上炮塔炸毁炮管。[26]

Thumb
“马斯特里赫特2号”,是埃本-埃美尔要塞内其中一座炮台

在要塞北区也在发生类似的行动,空降猎兵们尽快地摧毁或破坏工事中的火炮。十三号目标是个配备许多机枪的炮位,其射界覆盖要塞的西面。为了摧毁炮塔,空降兵使用火焰喷射器逼退比利时士兵,再引爆成型装药破坏要塞工事。[26]另一个炮塔,配有数挺机关枪的十九号目标,也被摧毁。然后在进入十五和十六号目标后,发现是这两个是假设施。不可预期的混乱发生在二十三号目标,是一个装备了两门75毫米炮的伸缩炮塔,[27]依事前设想,在工事中的这项武器无法阻挡空降突击。在开炮后才发现此假设错误,此区域的空降猎兵们必须掩蔽。于是召唤空中支援以对付这阵急袭火力,一队斯图轰卡炸机轰炸炮塔;虽然炸弹并没有破坏炮塔,但爆炸迫使比利时军队在后续的战斗中缩回此炮塔中。[26]任何被空降猎兵找到的对外出入口均被炸毁,用以封锁堡内驻军,减少逆袭机会。[25]空降猎兵们已经达成了任务的目标:摧毁或破坏可以射击已被其他空降猎兵占领的桥梁的火炮,但仍有大量的炮塔与阵地需要被摧毁,包括许多的防空武器和机枪。[27]

Thumb
1940年5月23日,从埃本-埃美尔要塞机枪的位置望出去的阿尔贝运河

由于这些次要目标也已被攻克,一架滑翔机降落在要塞的顶部,维齐希中尉从中走出。当滑翔机降落在德境时,他用无线电通知了另一架在与候补滑翔机一起停放在机场的拖曳机。空降部队破坏挡路的围墙和篱笆后登上新的滑翔机,冒着防空炮火飞行至要塞上空。[27][19]当抵达主要目标却发现炮台已遭破坏后,空降猎兵的任务转为坚守堡垒对抗比利时军几乎立即开始的逆袭。然而,比利时步兵单位的逆袭并没有得到没有炮火支援,也未经协调,使空降部队得以机枪火力击退他们。[28][19]空降猎兵亦成为附近几个较小的炮台和比利时的野战炮攻击目标,但攻方也因彼此缺乏协调而未达到任何战果,反而是经常协助空降部队击退比利时步兵单位的逆袭。[29]并派遣巡逻队确保还留在堡内的要塞驻军无法回夺堡垒。[28]要塞驻军发动的任何反击,都受阻于必须通过单一座螺旋梯,而且所有可以对外观察或射击的枪眼也已被占领或遭破坏。[30]依照原计划,花岗石小队在占领保垒数小时内可由第51工兵营的换防,但实际上直至5月11日早上7时才换防。由于比利时军的顽强抵抗,以及在穆斯河上的数座桥梁被比利军爆破,使工兵营需架设新的桥梁,大大拖延了行动。[4]换防空将猎兵后,该工兵营协同不久后抵达的一个步兵团对保垒主要入口展开攻击。驻军于中午12时30分投降,攻方共有60人死亡,40人受伤;俘虏了超过1,000名比利时士兵。花岗石小队共有6人死亡,19人受伤。[4]

Remove ads

结果

Thumb
德军空降部队中的科克冲锋队

科克突击队对3座桥梁和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空降突击取得全面成功;埃本-埃马尔要塞拥有的火炮已失去作用,3座桥梁中的2座在被摧毁前已被科克突击队攻占。[28][23]桥梁被攻占,以及要塞的火炮失去作用令德国第18军团的步兵和装甲部队能越过比利时的其他防线,进入比利时的心脏地带。[31]在战后出书时,克特·司徒登对该行动,特别是花岗岩集团的努力,写到:“这个行动是公认的大胆,并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研究了上次大战的历史,和各条战线上的战斗。但我在各次辉煌行动中还没有找到-无论是战友还是敌人-任何足与科克突击队媲美的行动。”[32]当中有不少军官和士官因参与行动而获颁骑士铁十字勋章,包括鲁道夫·维齐希中将,他在科克突击队未到达时领导对埃本-埃马尔要塞发动进攻。[33]科克突击队于黄色行动结束后扩编,成为新成立的第1空降突击团的第1营,第1空降突击团本身,包括德军空降部队受训的4个营作为滑翔机空降的突击力量。科克上尉因参与该行动而升为少校,承担指挥第1营的职务。[34]

Remove ads

附录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