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会堂公共图书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会堂公共图书馆(英语:City Hall Public Library)是位于香港岛中西区中环香港大会堂的香港公共图书馆,位于大会堂高座(2-6楼及8-11楼),楼面面积3,277平方米,于1962年3月5日落成启用[1]。刚落成时称大会堂中央图书馆(英语:City Hall Central Library),为了配合香港中央图书馆于2001年5月17日启用,于2000年更名为大会堂公共图书馆。1976年增设音响图书馆,于2003年至2004年大会堂公共图书馆重新装修及扩建参考图书馆。位于9楼的电脑资讯中心,则迁至6楼[2]。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是香港首间公共图书馆[3]:15。香港中央图书馆于2001年5月17日成立前,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是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总部。
Remove ads
历史
在香港大会堂落成之前,香港民间及专上院校已自行设立不同的图书馆和阅读室,例如英国文化协会和小童群益会皆有设立阅读室,不过香港没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图书馆。1962年3月2日,大会堂启用,获港督柏立基参观,他在来到还没启用的大会堂图书馆时,于现场登记了编号为“一”的图书证[3]:100。大会堂图书馆于5日启用,为香港首间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3]:11-13、100。它的成立吸引了大量读者[3]:15。当时它位于大会堂的4至5楼,藏有约25,000本书籍[3]:100,并获得罗旭龢的部分收藏[3]:100。学海书楼亦于次年捐赠。1967年,它的馆藏增至16万[4]。1976年,大会堂图书馆内新设了音响图书馆[3]:100-101。1979年,获联合国指定为该组织出版物的香港储存地点[4]。1980年代初,它藏有约30万份资料[4]。
1993年,它引入了首个线上数据库[3]:104。同年至次年期间,参考图书馆搬到香港艺术馆原本所在的9至11楼[4]。1998年,增设自助借书机[5]。1999年5月18日,新增了电脑资讯中心,让用家能在图书馆内借用电脑搜寻资料和处理文件[6]。次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表示为配合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有计划把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发展成“工商专题图书馆”[7]。2001年5月17日,香港中央图书馆启用,让大会堂图书馆于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总馆地位移交给前者[8][9],学海书楼捐赠的馆藏亦于同年转移到中央图书馆[10]。2003年11月27日,大会堂公共图书馆的参考图书馆新设了创造力及创新资源中心,收录约1,500本以创造力及创新思维为主题的书籍及期刊[11]。2004年12月19日,在获香港赛马会出资的前提下,香港特区政府与《基本法》研究中心共同创立的大会堂公共图书馆“基本法研究中心”启用,提供《香港基本法》和其他地方宪制性法律的研究资料[12][13]。2008年3月27日,它开始提供无线网络服务[14]。
Remove ads
设施楼层



11楼 | 参考图书馆、工商业图书馆、多媒体资料中心 |
10楼 | 参考图书馆(入口)、创造力及创新资源中心、中西区文化及历史资料角、贮物柜 |
9楼 | 报刊阅览室 |
8楼 | 演奏厅、推广活动室、洗手间 |
7楼 | 展览馆、南/北会议室 |
6楼 | 电脑资讯中心、香港公共图书馆电脑组总办事处 |
5楼 | 成人借阅图书馆、基本法图书馆 |
4楼 | 成人借阅图书馆 |
3楼 | 成人借阅图书馆(入口)、借还书柜台、贮物柜 |
2楼 | 儿童图书馆、儿童多媒体资料室、洗手间 |
1楼 | 婚姻登记处 |
地面 | 图书馆出入口、图书馆衣物间 |
-
2楼为儿童图书馆
-
5楼为基本法图书馆
-
参考图书馆
-
电脑上网学习
回响
2008年4月,《电脑广场》在测试该图书馆的无线网络服务时,形容部分位置的讯号接收不良,但赞扬“整理环境理想”和“座椅设施充足”[1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