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众史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众史学(英语:public history),又译公众史学,是指面对大众、抑或由大众书写的历史,也透过历史学者与受历史学训练者于专业学术研究外的活动实践。[1][2][3]自1970年代以来,大众史学自美国、加拿大兴起后在全世界流行,在博物馆、古迹、媒体等领域都可见到。[4]
定义
大众史学因在各领域出现且有许多方法实践,故难有精确定义,但通常包含以下要素:
- 史学方法运用
- 大众而非专业学术
- 强调实用而非学术性知识
- 强调专业培训、公共实践
- 目的为增强公众与历史的联系
该定义引发了争论,而公共历史所面对的“多元公众”使得定义变得更加复杂。彼得·诺维克质疑,有些公众历史是否其实应该归类为私人历史(如企业、公司史或)或是通俗历史(如在学术规范外的研究或展览)[5]。而其他学者则提出各国大众史学的差异而反对在历史学者与受众之间划清界线[6]。
2008年对将近4000名主要来自美国的从业人员所做的调查显示,受访者约四分之一对“大众史学”这一术语本身以及其是否适用于自身有所保留[7]。
整体而言,那些认同“大众史学家”这一称呼的人,普遍接受该领域的边界具有弹性。大众史学与学术历史之间的对比不能被忽视,这造成了定义上谁有权改写“一般公认历史”的复杂性。研究大众史学的约翰·托希指出,一些最具建设性的讨论来自口述历史,也就是访谈人的记忆[8]。因此,公共历史的定义仍在发展中,需要不断重新评估实践者与不同受众、目标及政治、经济或文化背景的关系。例如,历史学家盖伊·贝纳批评主流的公共历史概念未能充分考虑“无数以私密形式暗中重述历史的领域”,并总结道:“私人与公共历史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仍有待深入厘清”[9]。
Remove ads
历史
193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提出“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指任何人在生活中的纪录、回忆与考证都能成为历史研究的一部分,而不限于经过专业史学训练者。[10]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