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原锣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原锣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当地的一个锣鼓文化。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事实速览 太原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 ...

特点

太原锣鼓起源于当地民间社火。相传为947年前后,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御妹居住在太原小店区古寨村,每当皇姑出门时,村民们便敲锣打鼓迎来送往[1]。之后广泛适用于各类喜庆活动与节日[2]

太原锣鼓所使用的乐器有大、小乐器组之分,大乐器组(粗锣鼓)有大鼓、大铙和大钹等,小乐器组(细锣鼓)有战鼓、二钹、铰子、马锣、小锣等[3]。太原锣鼓中的铙钹演奏有“铙钹演奏十八法”,包括平击、错击、扬击、挽击、云击、抱击、轮击、挥击、扣击、抛击、踢击、缠击、闷击、合击、磨击、磕击、展击、组击等[3]

太原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合奏和对奏等。根据表演场合的不同又有路行表演、列阵表演、彩车表演、龙舟表演和舞台表演等。其表演时常由两个锣鼓队摆成对抗之势表演,仿佛两军对垒,演奏时间有时长达数小时之久,此风俗在今太原街头依可见。在山西有“绛州鼓、威风锣、云胜小镲甲天下,太原街头耍大钹”的称号,分别指绛州鼓乐威风锣鼓云胜锣鼓、太原锣鼓的特点[4]。其代表曲牌有《单一二五》、《双一二五》、《农一二五》、《狗相咬》、《双五》、《迎宾曲》等[5][6]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