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Remove ads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名妊娠黄疸,是一种妊娠期的皮肤病英语Dermatoses of pregnancy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3][4]。瘙痒通常很严重,特别是在夜间。虽然最初通常没有皮疹,但抓挠后会造成皮肤破损,而产生皮疹[5]。其他症状包括可能皮肤颜色变黄右上腹不适[3][2]。通常在妊娠晚期发病;但偶尔也可能更早[4]

事实速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异名 ...

该病的风险因子包括遗传,半数患者有家族病史,及怀有双胞胎[2]。可能的致病机转与荷尔蒙浓度过高,之后造成肝脏内的胆汁淤积有关[2]。依症状和血液中的胆汁酸浓度大于10 μmol/L(4.08 mcg/mL)诊断[2][3]

补充可能会减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2]。改善症状的方式,包括:提早在妊娠36至38周分娩[2],使用熊去氧胆酸[2],或加上抗组织胺药[3]。婴儿的可能并发症包括早产胎便吸入症候群宫内死亡[3]。母亲的可能并发症包括胆结石维生素K缺乏症英语Vitamin K deficiency[2]。虽然症状通常在产后两周内消失,但在之后的怀孕中经常复发[2]

在西方国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占妊娠总数的0.1%至1.5%[2]。玻利维亚的发病率约为9%,智利某些地区则高达28%[2]。好发于冬季[2]。此病最早由阿尔费尔德(Ahlfeld)于1883年描述[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