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
Remove ads

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英语:Atlas V),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研制的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现由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公司研制,隶属联合发射同盟航空喷气公司则负责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固态助推器的研发及制造。第一节的助推器由液态氧煤油为燃料,并由位于阿拉巴马州迪凯特的主基地建造,发动机为俄罗斯的RD-180火箭发动机,第二节则是以液态氧及液态氢为燃料的半人马座火箭,某些衍生型装有捆绑式固体火箭助推器以增加有效载荷量,助推器及第一节和第二节构成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也算是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的家族成员之一。火箭整流罩的部分由RUAG空间所制造,大多为直径4或5米的整流罩,不过直径7.2米与长32米的整流罩也列在原先设计之中[3]。负责组装的场所有迪凯哈灵根圣地亚哥以及联合发射同盟的总部丹佛[4]

事实速览 用途, 制造者 ...
Remove ads

时至2015年10月,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已经发射50余次,其首航始于2002年8月,并保有相当完美的成功率。唯一一次的部分失败发生于2007年6月15日,主因是第二节的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收到异常讯号而提早4秒关闭,导致人造卫星未能达到预定轨道,不过美国国家侦察局认定此一次发射任务仍属成功[5][6]

Remove ads

演变历史

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为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中最新的型号,其技术来自早期的宇宙神2号运载火箭、主要沿用宇宙神3号运载火箭的火箭科技,而命名上并不存在宇宙神4号运载火箭。大部分的推进系统,电子设备及火箭结构有沿袭早期火箭,有些则是小幅修改。外最明显的特征是燃料槽也不再用一节半的技术,这项技术是发射至进入轨道途中将三颗发动机中的两颗丢弃[7],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则使用类似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太空梭外部燃料槽的12.5呎直径铝合金锻接燃料槽[7],不再使用10呎直径的不锈钢硬式壳槽,亦不用的有中央隔壁的“气球”结构不仅尺寸加大,也变得比较坚固。另外相较于宇宙神3号运载火箭第一节全部液体火箭的设计,也加上了1~5枚不等的固体助推器[7]

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最早的定位为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首航时间为2002年8月21日,拥有两个发射地,分别是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41号航天发射复合体以及范登堡空军基地复合式发射场3号发射台主要发射极地轨道的卫星,并将商业卫星发射的业务推向全世界[8]

Remove ads

技术诸元

第一级

宇宙神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主发动机为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第一节为新研发的通用核心助推器,最多可以捆绑式加装五枚航空喷气公司制造的固态助推器,标准核心火箭直径为3.8米,长32.5米,可填装284,450公斤的液态氧及煤油,标准核心火箭的推进时间约4分钟,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于发射时提供推力约4百万牛顿,飞行中产生的最大推力可达4.152百万牛顿。另外每支固态助推器也可以提供127万牛顿左右的额外推力。

第二级

第二节的半人马座火箭配加压燃料槽使,并使用低温燃料例如液态氢或液态氧,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的第二节直径为1.68米,所使用发动机为一颗或两颗普拉特-惠特尼RL10A-4-2火箭发动机,每颗发动机产生99.2千牛顿。改良后的RL10A-4-2火箭发动机可以增加第二节的操作性能和可靠程度,另外惯性导航系统也装在半人马座火箭上,让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和半人马座火箭可以稳定的飞行,也可以更准确控宇宙神运载火箭和半人马座火箭的燃料槽压力及燃料使用量。半人马座火箭的发动机也可以在真空环境下重复点燃,因此人造卫星将先进入低地球轨道,再逐步修正为成椭圆形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再经过第三次点火,即可从椭圆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转为圆形的地球同步轨道[9]。截至2006年,半人马座火箭有着所有液态氢火箭发动机中最高的燃烧比率,因此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的重量的末端节,并将人造卫星放置在更远的轨道上[10]

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之前,有许多系统已经升级或增强了,例如容错惯性导航系统在2001年就运用在宇宙神3号运载火箭上了,可增加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的可靠性[11]。随后在2006年又进行另外一次的升级[12],最近一次的升级是在2010年的时候,拥有更好的运作能力[13]

Remove ads

有效载荷舱(整流罩)

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有两种常用的有效载荷整流罩。第一种是典型4米直径的整流罩,从宇宙神2号运载火箭开始使用,属于标准和较纤细的有效载荷舱,有三种长度版本,分别为9、10、11米长;第二种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所研发的加大型5.4米直径的整流罩,实际可用直径只有4.57米,建造地点则为位在瑞士的RUAG太空[14],旧称为Oerlikon太空,长度则有10与13米两种,而最长的16米加长版的有效载荷舱则用于宇宙神5号重型火箭。RUAG太空所制的整流罩使用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在早期的运载火箭的整流罩即使用过,不须在另寻新的材质。而外观特色在于4米整流罩会露出半人马座火箭的上面部分;5米整流罩则可以完整将半人马座火箭的上面部分包覆起来[15]前两种有效载荷舱是用来有效载荷宇宙神五号500型运载火箭。在2012年2月24日,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运载了迄今最重的有效载荷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行动用户目标系统,一枚隶属于美国的军事卫星,重6800公斤[16]

Remove ads

费用

2013年时,发射一次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541型约需要2.23亿美元,其中的费用包括火箭发射服务、有效载荷舱装载与制作、后续追踪、数据处理与遥测服务...等[17],而2014年,欧洲空间局与联合发射同盟签定一只1.73亿美元的合约,目的是将太阳轨道载具在2017年发射并进行太阳观测[18]。而到了2015年,比较低有效载荷量的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价格约在1.64亿美元左右[19]。而在2005年之后,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不再是以价格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运载火箭,在2013年,单单发射卫星到达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所需的资金已经超过1亿美元[20]

衍生型

每台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有三个位数来表示其运载火箭的设计结构。第一个位数代表有效载荷舱的直径,以米表示,数字不是4就是5。第二个位数代表固态助推器的数量,这些固态助推器装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的第一节上,如果所使用的有效载荷舱直径为4米,可装0到3枚固态助推器;如果所使用的有效载荷舱直径是5米,可装0到5枚固态助推器。第三个位数是半人马座火箭上的RL10A-4-2火箭发动机的数量,不是一枚就是二枚。单发动机半人马座火箭单位时间使用燃料较少,推进时间较久,所以运载到达地球同步轨道的人造卫星和逃脱地球轨道;双发动机半人马座火箭则将人造卫星送至低地球轨道,举例来说,宇宙神五号552型运载火箭代表有效载荷舱直径为5米,有五枚固态助推器和两颗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另一个例子,宇宙神五号431型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舱的直径为4米,三枚固态助推器和一颗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 [21]。 截至2015年10月,都未有双发动机半人马座火箭的版本被发射,预计第一次双发动机半人马座火箭版本将会在2016年被发射升空,有效载荷物为内华达山脉公司所研制的追梦者英语Dream Chaser[22]

在2006年9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Bigelow太空喷气公司签定一纸合约,让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为载人火箭,进入潜在的太空旅游市场。[23]

Remove ads

版本细部分析

所有的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的技术诸元版权均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联合发射同盟所拥有[24],以下的技术诸元来的低地球轨道特指倾角为28.5度的绕行轨迹[25],最后资料更新于2015年10月8日。

更多信息 衍生型, 有效载荷舱(整流罩) ...
Remove ads

发射记录

从2002年8月的第一次发射到2015年10月间的58次发射中,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有几近完美的成功率,仅有2007年6月15日发射NRO L-30卫星时,因第二节的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提早4秒关闭,导致有效载荷物-两颗海洋监测卫星-进入较预期低之轨道[27],然而,买主美国国家侦察局认为此次任务是成功的,而此事故也经过彻底的调查。经过此次些微失败后,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至今未尝败果。

更多信息 #, 发射日期 ...
Remove ads

2007年活门异常

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目前唯一一次部分失败是在2007年6月15日,第二节的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提早关闭──导致两颗美国国家侦查部L-30海洋监测卫星进入比原本预定高度低的轨道[133]。这次发射失败是因为一个漏气的活门。更换新型活门延迟了下一次的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日期[40]。 最后资料更新于2015年11月4日。

未来发展

宇宙神5号重型运载火箭

宇宙神5号重型运载火箭,又称重型运载火箭使用三枚标准核心火箭,可以有效载荷近30公吨的航天器到达低地球轨道[134]。宇宙神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约95%的硬件设备都与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所使用的技术大致相同[3]。宇宙神5号重型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与德尔塔4号重型运载火箭相近,后者使用洛克达因公司研制及制造的美制 RS-68 发动机[3]。 德尔塔4号重型运载火箭至今已发射三次。2008年时,宇宙神五5号重型运载火箭从接到订单到发射需要30个月[135],不过此时联合发射同盟完全没有提及确切的运载火箭建造与测试计划,整个宇宙神5号重型运载火箭也在火神运载火箭提出后告吹[136]

火神运载火箭

火神运载火箭是联合发射同盟未来要取代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与德尔塔4号运载火箭所发展出的下一代运载火箭[137]。主要架构是使用德尔塔4号运载火箭的第一节加上两颗蓝色发动机4设计的新型火箭发动机[138][139],洛克达因航空喷气公司的AR-1液体火箭发动机则做为备案[140][141],另外也会搭配1~6枚不等的固体助推器。

相关图片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