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铗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
Remove ads
历史
物种型态
- 卵:呈纺缍形,长约0.3 mm,褐黑色,散产于孳生场所,孵化时壳自末约3分之一处斜裂,孵化后之卵壳呈拖鞋状。
- 幼虫期:刚孵化幼虫约0.35 mm,体呈透明,老熟幼虫体长约2.5 mm,于前胸及最后一节有小勾状之伪足。色橘红,个体虽小,但在绿色地面即清楚可见。
- 蛹期:为裸蛹长约2.1 mm,于前胸两侧具呼吸管1对,黄褐色,头粗尾细,呈锥形,末龄幼虫脱皮之蜕黏附在其尾端以利羽化,此时期不会活动。
- 成虫期:体长约1.4 mm,头黑色,触角及口器深褐色,触角14节,基节较大,2至9节为念珠状,10至14节明显延长,翅1对,后翅退化为平均棍,羽化后之雌虫通常即可吸血产卵,寿命可达38天左右,而雄虫寿命通常较短。[3]
预防与族群控制
为了防止小黑蚊叮咬,建议在受影响地区从事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上衣与长裤,或涂抹防蚊液。 居住或经营于小黑蚊族群密集地区的住家与商家,则可安装网目尺寸为55目或以上的纱窗,以防止小黑蚊进入室内。
为了抑制小黑蚊族群的繁殖,建议受影响地区的居民清除生活环境中藻类的滋生,以去除小黑蚊幼虫的主要食物来源。
尽管化学性杀虫剂可用于控制小黑蚊族群,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建议使用,以避免对周遭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防止产生具抗药性的蚊虫族群。[4]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