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崔光 (南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崔光(451年—523年12月7日),本名孝伯,字长仁魏孝文帝赐名,改字孝伯[1]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祖籍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出自清河崔氏定着六房之一的南祖崔氏乌水房,北魏官员。

生平

崔光的祖父崔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于青州东部的时水南燕灭亡后,崔旷在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出任乐陵郡太守。当时刘宋在黄河以南侨置冀州以及冀州的郡县,崔旷家族成为东清河郡鄃县人,从此世代为三齐地区的世家大族[2]。崔光的父亲崔灵延刘骏时期的龙骧将军、长广郡太守,和刘宋冀州刺史崔道固共同抵抗北魏军队,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地区时,崔光才虚龄十七,跟随父亲崔灵延一起被迁徙到代京。崔光家庭贫困喜好学习,白天耕作晚上读书,接受他人雇佣抄书来养活父母[3][4]

崔光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

太和六年(482年),拜中书博士,转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参撰国书。后迁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甚得北魏高祖所器重。常有称誉说“孝伯之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

参赞迁都之谋,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侍,黄门、著作如故,又兼太子少傅。寻以本官兼侍中、使持节,为陕西大使,巡方省察,所经述叙古事,因而赋诗三十八篇。还,仍兼侍中,以谋谟之功,进爵为伯。后赐名崔光。

正光四年十一月丁酉(523年12月7日),崔光去世,虚岁七十三。魏孝明帝诏令给予最高等级的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服一套、钱六十万、布一千匹、蜡四百斤,派大鸿胪监护丧事。魏孝明帝又亲自乘车前往崔光住宅,抚尸大哭,御驾返回宫殿时,魏孝明帝又在路上哭泣,为崔光之死减少平时的膳食等级,一提到崔光就追思哀悼。魏孝明帝一到崔光坐着讲读的地方,没有不改变脸色为他悼念的。正光五年正月,赠予崔光太傅、兼领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侍中如故,又敕令加后部鼓吹、班剑,依照太保、广阳王元嘉丧事的例子,谥号文宣公。魏孝明帝又亲自到建春门外为崔光送葬,望崔光的灵车哀悼叹息,儒者以此认为是崔光的荣耀[5][6]

Remove ads

评价

魏孝文帝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7]

门第

崔光被释昙刚《山东士大夫类例》评定为次甲门,次于崔昂崔季舒[8]

住所

崔光的住所位于洛阳城东阳门外二里御道的北侧,被称为晖文里,原本是晋朝的马道里,其中还有太傅李延寔、冀州刺史李韶、秘书监郑道昭等人的住宅,都是庙堂丰满特起,高门敞开[9]

家庭

兄弟姐妹

  • 崔敬友,北魏梁郡太守

夫人

子女

  • 崔励,北魏征虏将军、太尉长史、平恩县侯
  • 崔勗,东魏征虏将军、安州刺史、朝阳伯
  • 崔勔,北魏宁远将军、清河郡太守
  • 崔劝
  • 崔劼,北齐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
  • 崔勀
  • 崔勍
  • 崔劬
  • 崔勚
  • 崔剿
  • 崔勉,北魏宁远将军、清河郡太守、兼槃阳镇将
  • 崔氏,嫁彭城刘敬徽[11][12]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书·卷67》,出自魏收魏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