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巨大质量恒星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这是一份有关巨大质量恒星的列表,依太阳质量的多寡排列(1太阳质量=太阳的质量而不是太阳系的质量)。

恒星质量是恒星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质量加上化学成分能确定一颗恒星的光度、它实际上的大小和它最后的命运。列在表上的恒星,由于它们的质量非常巨大,到最后大多都会爆发成超新星甚至是极超新星,然后形成黑洞

不确定性和警告

Thumb
艺术家笔下的远观巨大质量恒星

表中所列出的恒星质量都是从理论上推测的,依据的是恒星很难测定的温度和绝对星等。所有列出的恒星质量都是不确定的:因为天文学家已经将目前的理论和测量技术发挥到了极限,而无论是理论或观测,只要有一个错误,或是两者都错,结果就会不正确。例如仙王座VV变星,依据这颗恒星特有的产物估算,质量就可能是太阳的25至40倍,或是100倍。

大质量恒星是很罕见的,表中列出的恒星距离都在数千光年以上,它们孤单地存在着,使距离很难测量。除了很远之外,这些质量极端巨大的恒星似乎都被喷发出来的气体云气包围着;周围的气体会遮蔽恒星的光度,使原本就很难测量的光度和温度更难测量,并且也使测量他们内部化学成分变成更加复杂的问题。[1]

另一方面,云气的遮蔽也阻碍了观测,而难以确认是一颗大质量恒星,还是多星系统。下表中必然有一定数量的恒星也许是轨道极近的联星,每一颗恒星的质量必然也不小,但不一定是巨大的质量;这些系统仍然可以二选一的是一颗或多颗大质量恒星,或有许多质量不大的伴星。因此表中许多恒星的质量经常是目前被研究的主题,质量经常被重测,而且经常被校正。[2]

表中列出的质量中,数据最可靠的恒星是HD 97950 A1[3]WR 21aWR 20a,因为两者都是联星系统(两颗恒星沿着轨道互绕)。天文学家能够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经由研究它们的轨道运动可以测量出两颗恒星各自的质量。此外,这三者还都是食双星,还可以测量径向速度和光度曲线来测量质量。

Remove ads

恒星演化

一定数量的恒星也许已经抛出了比目前估计还要多的质量,但因为这些巨额质量的流失是经由次级的假超新星爆炸事件产生的,因此可能已经抛出了10倍于太阳的质量。也会有一定数量的超新星和极超新星残骸,它们的质量可以依据在爆炸前观测到的前超新星或前极超新星的质量,和超新星或极超新星爆炸时的能量和事件的类型来估计。[4]这种恒星(如果还未爆炸)将很容易出现在这张表中(但是它们也可能不在表中)。

巨大质量的恒星列表

图例
沃尔夫-拉叶星
高光度蓝变星
O型星
B型星
Thumb
由左至右:红矮星、太阳、蓝矮星和R136a1
Thumb
海山二
Thumb
大犬座VY
Thumb
圆拱星团
Thumb
天鹅座 OB2-12
Thumb
Sher 25
Thumb
R136a
Thumb
参宿一

太阳质量60倍以上的恒星:

更多信息 恒星名称, 质量(太阳=1) ...

一些常见的质量在60个太阳质量之下的恒星:

更多信息 恒星名称, 质量(太阳=1) ...
Remove ads

黑洞

黑洞是巨型恒星的最终演化物。理论上它们不是恒星,它们核心不再引起核聚变。另外,理论上存在的微黑洞与恒星演化无关。

爱丁顿光度极限

天文学家经过长期推论的结果显示,一颗原恒星成长到120倍太阳质量以上时必然会猛烈爆炸。很早期的第三星族星可以超过这个极限,如果目前宇宙存在任何质量超过1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将对现时的恒星演化理论产生疑虑。

质量极限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拥有更巨大质量的恒星在消耗燃料的速率更快,比其他中小质量的恒星更加巨大。如果一颗巨型恒星在恒星核心引起核聚变所发岀的压力发光能量超出它本身内部拉扯重力,就称为爱丁顿极限。在超过这个极限时,恒星将会开始推挤自己,或流失足够的质量使内部降低到至恒星可以承受的速率。在理论上,由于恒星风会让许多物质流出,一颗更巨大的恒星不能一直维持如此巨大的质量。[128]

天文学家在研究银河系已知恒星最密集的星群:圆拱星团后,证实在那里不存在质量达到15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但经过对大麦哲伦云星系R136超星团研究后,却发现了多颗超过这一极限的恒星,这些超大的恒星很有可能是合并的产物。[129]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