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西对德国 (2014年国际足总世界杯)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半决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西對德國 (201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
Remove ads

巴西对德国(德语:Fußball-WM-Halbfinale Brasilien – Deutschland 2014;葡萄牙语:Semifinal da Copa do Mundo de 2014 – Brasil vs. Alemanha),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其中一场半决赛赛事,于2014年7月8日于巴西贝洛奥里藏特米内罗体育场举行。德国在6分钟内攻入4球,上半场已领先巴西5球。下半场更一度领先至7比0,巴西只能在比赛的补时阶段射入1球。巴西最终以1比7落败。德国中场托尼·克罗斯当选比赛最佳球员。

事实速览 赛事名称, 巴西 ...

巴西国家足球队德国国家足球队在进行半决赛比赛前皆保持不败。在巴西国家足球队对阵哥伦比亚国家足球队的八强赛事中,前锋内马尔受伤,无缘于半决赛赛事上场;队长蒂亚戈·席尔瓦因累积满两张黄卡而需停赛一场。虽然巴西方面受伤停困扰,但外界仍认为此场比赛双方实力十分接近,因两队皆是世界杯的传统强队,合共赢得八次世界杯冠军。巴西与德国上一次交手是在2002年世界杯决赛,巴西以2比0击败德国,赢得第五次世界杯冠军。

此场比赛创造了多项纪录,例如成为进球最多的半决赛赛事。当届的德国队超越巴西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队伍,亦是首支曾进入决赛8次的球队;前锋米罗斯拉夫·克洛泽超越罗纳尔多,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累积进球最多的球员。巴西队在此场失利后,主场62场不败纪录告终。上一次巴西队于主场落败,是在1975年美洲国家杯对阵秘鲁,巴西以1比3落败。1比7的比分亦追平巴西队最大比分落败的纪录,另一场以6球差距落败的比赛为1920年南美足球锦标赛乌拉圭以6比0击败巴西。

国际上的媒体均称这场赛事为“米内罗惨案”(葡萄牙语:Mineiraço),因为此场比赛勾起巴西人民“马拉卡纳惨案”(葡萄牙语:Maracanaço)的回忆。德国晋级决赛后,以1比0击败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冠军;而巴西出战三、四名决赛时,被对手荷兰国家足球队以3比0击败,最终只得第四名。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巴西队的蒂亚戈·席尔瓦停赛上诉被国际足总驳回

巴西继1950年世界杯后,再度主办国际足总世界杯。巴西为五届世界杯冠军;而德国为三届世界杯冠军,但上一次夺标已是24年前。巴西自2002年夺冠来首次晋级世界杯半决赛的赛事,而德国则是自2002年亚军开始破纪录连续四届晋级半决赛[2]。巴西和德国在世界杯上皆七度闯进决赛,并列最多次进入决赛的队伍,在2014年国际足总世界排名中,巴西排名第3,德国则排名第2[3],而赛前排名第一的西班牙已在小组赛爆冷出局,故两队是16强淘汰赛中排名最前面的两队,双方皆是夺标的大热[4]

两德统一至本场比赛前,巴西和德国双方历史上曾对赛21次[5],其中在国际足总的A级赛事中共9次碰面,巴西取得五胜二和二负的对战优势,而在世界杯上,两国仅在2002年的决赛正面交锋[a],当年巴西以2比0取胜[6]

Thumb
2014年7月7日,德国队门将曼努埃尔·诺伊尔在比赛前进行练习

在小组赛中,巴西被编为A组,与克罗地亚墨西哥喀麦隆同组,巴西以2胜1和的战绩首名出线。在八分之一决赛事中,巴西以点球大战的方式淘汰智利,再于八强以2比1淘汰哥伦比亚,晋级半决赛。而德国在小组赛则被编为G组,与葡萄牙加纳美国同组,同样是以2胜1和的战绩首名出线。于八分之一决赛事中,德国经过加时赛以2比1淘汰阿尔及利亚,再于八强以1比0淘汰法国,晋级半决赛。

巴西后卫兼队长蒂亚戈·席尔瓦因累积满两面黄卡而需于本场比赛停赛[7],虽然巴西足球协会曾经尝试上诉,但失败告终[8]。前锋内马尔在对阵哥伦比亚赛事中腰椎骨折而缺阵[9][10]丹特伯纳德分别顶替伤停的球员,首次于世界杯上场。后腰古斯塔沃则顶替保利尼奥。对手德国则保持他们上一次对阵法国时的阵容。

赛前奏起巴西国歌时,巴西守门员儒利奥·塞萨尔和临时队长大卫·路易斯手持内马尔的球衣向他致意[11]。赛前分析员相信即使巴西队有多名伤停球员,坐拥主场之利的巴西有优势,双方实力仍十分接近[12]。爱尔兰博彩公司Paddy Power开出德国以7比1击败巴西的赔率为500/1,而美国数据分析网站FiveThirtyEight则指德国能取得7个进球的概率仅得0.022%[13][14]

Remove ads

比赛进程

双方在比赛进行前皆保持不败(巴西:3胜2和、德国:4胜1和)。本场主裁判为马尔科·罗德里格斯,本场比赛是他生涯最后一场执法的赛事[15]

上半场

双方从比赛一开始便进攻。开场仅3分钟,巴西的马塞洛完成第一脚射门,然而没能射正。德国的赫迪拉于4分钟后接应厄齐尔从左侧的传中球试图射门,但击中队友克罗斯的屁股。第11分钟,德国在一次由克罗斯主踢的角球攻势中,托马斯·穆勒于禁区内摆脱大卫·路易斯的防守,右脚推射破网,德国1比0领先。随后,巴西尝试进行反击,但均以失败告终,第17分钟时,德国队长拉姆于禁区内以一记漂亮的铲断,化解巴西的进攻,被放倒的马塞洛试图争取点球未果,两队引发小冲突,但双方均及时在有任何人领到黄卡之前结束争论,仅有互相推了对方一下的马塞洛和博阿滕被裁判口头警告,而重播也显示拉姆的确是先碰到球。

第23分钟,穆勒发动突击反越位成功,成功接应克罗斯的传球并切入至6码区但未能得手,穆勒在对方人员夹上来后传球给后方跟上的克洛泽,而克洛泽在麦孔和马塞洛换防失误(原本麦孔在看防克洛泽、马塞洛则是自从穆勒前插后就跟着他,而在传球后两人原本打算交换防守对象,结果马塞洛转身时跌倒,麦孔也被他挡住而无法回到克洛泽身边)下得到一个无人防守的机会后于禁区右侧起脚,虽然被门将儒利奥·塞萨尔挡出,但球直接又滚回克洛泽脚下,克洛泽立刻补射成功,德国扩大优势至2比0。这个进球令克洛泽超越罗纳尔多,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累积进球最多的球员[16][17][18]

在克洛泽进球后,巴西球员无法控制比赛,令克罗斯连续攻入2球。第一球是第24分钟,克罗斯在中场将球转交给身在中线右侧的厄齐尔,厄齐尔随即以一个漂亮的直线长传将球穿过巴西队的防线,交到了反越位成功的拉姆脚下,拉姆于右侧推进至底线后传中,当防守球员的目光全都放在德国目前进球最多的穆勒身上时,他明智的选择直接放过这个已经送到脚前的传中球(也可能是因为对方防守球员的压迫让他不能顺利停球),由队友来完成这波进攻。巴西在德国的这波进攻用了足足五个球员来盯防克洛泽和穆勒两人,结果却是从左侧跟上的克罗斯在无人看管下球不着地射入,德国队以3比0领先。

短短70秒后,巴西队在德国进球庆祝结束后于中圈开球,开球回传之后第一个持球的人是丹特,在凯迪拉不断的向前施压下,他随即决定把球传给费尔南迪尼奥,然而两人都没注意到克罗斯就在费尔南迪尼奥身后,两人一阵推挤之下克罗斯成功断球,他与凯迪拉进行配合后,巴西的防线被撕开,令他轻易地再射入1球,德国领先至4比0,克罗斯刷新了世界杯史上一个球员进两球的最短间隔时间。经历震撼世界的两分钟,此时直播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巴西球迷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下一波巴西的进攻,以浩克运球时在赫韦德斯施压下不慎将球踢出底线结束,随后德国队重新持球进攻,直到第29分钟,路易斯在禁区边缘将球用力踢出解围,胡梅尔斯上前在中圈得球后开始大胆向前推进并一路突破两个巴西球员,此时他运球中出现了空隙,路易斯和古斯塔沃两人不约而同的决定抛下自己原先防守的球员(凯迪拉和克洛泽)去截下这个球,然而胡梅尔斯虽然最后没能重新掌控好球,但至少及时赶在两人夹上来之前把球从两人中间送过去,而两名巴西球员这个赌博式的拦截失败让巴西队再次付出沉重的代价:凯迪拉得球后杀到禁区边缘与厄齐尔进行配合,麦孔和丹特扑向凯迪拉后,凯迪拉传球给反越位成功的厄齐尔,他从左侧切入遭到三人(先前两人加上守门员塞萨尔,最后一名后卫马塞洛则是被迫跟着身处大空档的克洛泽跑到禁区右侧)包夹后回传,得到空档的凯迪拉在禁区点球点附近射入1球,是在6分钟内攻入的第4球,扩大优势至5比0领先。第32分钟时,德国队克罗斯一次射门,球击中身在禁区内的巴西中场费尔南迪尼奥的上臂之后弹出底线,克罗斯以及赫迪拉向裁判投诉他以手触球,但最后争取点球未果,裁判只给了德国队一个角球。

上半场30分钟时德国已大幅领先至5比0,最后这个比分维持到上半场结束,而地主巴西队于上半场甚至没有一次射门是射正的。不少巴西的球迷看见球队上半场的差劣表现感到震惊和伤心,纷纷落泪[16][17][18]。因球场内发生零星的冲突,巴西警方需出动特种部队维持秩序[19]

下半场

巴西于下半场开始时以拉米雷斯保利尼奥换下费尔南迪尼奥和浩克,希望加强攻力。其中保利尼奥的活跃表现的确给巴西队带来了几次得分机会,然而德国门将诺伊尔先后救出保利尼奥奥斯卡·多斯桑托斯弗雷德的射门。

第60分钟,德国差点扩大比分差距,不过巴西门将儒利奥·塞萨尔接连阻止了托马斯·穆勒两次:他先是在禁区将穆勒的球铲出底线;随后在德国队的角球攻势中,穆勒在禁区边缘接应克罗斯的传球而得到空档起脚射门,但他瞄准球门左上死角的射门又被塞萨尔惊险地挡掉。

第69分钟,凯迪拉沿着右线推进,下底线后传中到禁区边缘的拉姆脚下,再往中间传给替补上场的许尔勒取得进球,令比分扩大至6比0,这波进攻中,巴西再次浪费了两个防守球员(麦孔、路易斯)在看守穆勒上,结果舒勒轻松摆脱身旁仅有的一名防守球员(拉米雷斯)后前插得手。

10分钟后,德国在中场线左侧开界外球,此时穆勒已经从右侧偷溜进巴西禁区,但丹特当下没有注意到他,没想到博阿滕大力一丢,球飞过两个巴西球员的头顶直接到了底线(发界外球的时候是不用考虑越位问题的),丹特和麦孔急忙上前对穆勒施压,在角球点附近得球的穆勒马上传中给甩脱了路易斯的许尔勒,他在禁区左侧以一次强劲射门再次得手,比分为7比0,这波进攻中巴西已经确实把人力放在看管较危险的进攻球员上,但四名巴西防守球员依旧没能挡下两人的精彩配合,在这次进球后主场球迷为德国队这次进球和出色的表现起立致敬[20]

完场前,德国队一次反击时,厄齐尔接应德拉克斯勒的传球后一路杀到禁区边缘,结果居然在晃倒了塞萨尔之后没能把球射进空门,球从门柱旁滚出底线。正当德国队还在惋惜这个差一点的进球时,巴西队迅速的开出球门球,马塞洛长传给在中场线埋伏已久的前腰奥斯卡·多斯桑托斯,他在反攻下漂亮的晃过唯一跟上来的防守球员博阿滕,当着诺伊尔的面成功射进安慰性的一球,比分稍微追近为7比1,但已无济于事。不久后,比赛结束,这是巴西队继1920年输给乌拉圭6比0后最大的失利,也同时终结了他们62场主场不败的战绩[21]。为表达对球队的不满,主场球迷对巴西一众球员发出嘘声,而球员们则流泪离场[22]

托尼·克罗斯获评选为这场比赛的最佳球员,他于比赛中三次射门中两度得分,传球成功率为93%,并且提供了一次直接助攻(给穆勒)和创造了两个进球机会[23][24]。表现奇差无比的巴西前锋弗雷德在70分钟被换出时遭受主场支持者喝倒彩,他在本场赛事未能完成任何一次拦截、越人和跑动,唯一一次射正的射门是个软弱无力的滚地球,而其大多数的传球均是失球后于中圈开球[25][26]

Remove ads

赛事详情

更多信息 巴西, 1–7 ...
巴西
德国
GK 12 儒利奥·塞萨尔
RB 23 麦孔
CB 4 大卫·路易斯 队长
CB 13 丹特 于68分钟被罚黄卡 68'
LB 6 马塞洛
CM 17 古斯塔沃
CM 5 费尔南迪尼奥 于46分钟换出 46'
RW 7 浩克 于46分钟换出 46'
AM 11 奥斯卡·多斯桑托斯
LW 20 伯纳德
CF 9 弗雷德 于70分钟换出 70'
替补球员:
GK 1 谢佛逊
DF 2 丹尼尔·阿尔维斯
MF 8 保利尼奥 于46分钟替补上场 46'
DF 14 马克斯韦尔
DF 15 恩里克·布斯
MF 16 拉米雷斯 于46分钟替补上场 46'
MF 18 埃尔纳内斯
MF 19 威廉 于70分钟替补上场 70'
FW 21 若昂·阿尔维斯·德·阿西斯·席尔瓦
GK 22 维克托
教练:
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
Thumb
GK 1 诺伊尔
RB 16 菲利普·拉姆 队长
CB 20 热罗姆·博阿滕
CB 5 胡梅尔斯 于46分钟换出 46'
LB 4 赫韦德斯
CM 6 赫迪拉 于76分钟换出 76'
CM 7 施魏因斯泰格
RW 13 托马斯·穆勒
AM 18 克罗斯
LW 8 厄齐尔
CF 11 克洛泽 于58分钟换出 58'
替补球员:
GK 12 齐勒
DF 2 格罗斯克罗伊茨
DF 3 金特尔
MF 9 许尔勒 于58分钟替补上场 58'
FW 10 波多尔斯基
MF 14 德拉克斯勒 于76分钟替补上场 76'
DF 15 杜尔姆
DF 17 默特萨克 于46分钟替补上场 46'
MF 19 格策
GK 22 魏登费勒
MF 23 克拉默
教练:
约阿希姆·勒夫

最佳球员:
托尼·克罗斯(德国)

助理裁判
马云·多伦特拉(Marvin Torrentera) 墨西哥
马高斯·昆得罗(Marcos Quintero) 墨西哥
第四官员:
马克·基格  美国
第五裁判:
马克·赫德(Mark Hurd) 美国

比赛规则:

  • 90分钟常规赛
  • 如有需要将举行30分钟加时赛
  • 如果仍平手,将开始点球大战
  • 每边12名换下球员
  • 每边可换3名换下球员上场
Remove ads

技术统计

更多信息 数据[27], 巴西 ...

纪录

Thumb
德国球员庆祝前锋克洛泽将比分扩大到德国2比0巴西并刷新世界杯个人进球记录至16球。

本场比赛创下多个纪录。首先,这是世界杯半决赛史上最悬殊的比分,也是主办国在单场比赛中最惨重的失利[28][24] 。在这场比赛结束后,本届世界杯的进球总数达至167球,是继1998年世界杯后的新高[24]。两队在这场比赛中18次射正,成为在这届世界杯内于法定时间内最多次射门射正的比赛[24]。此外,德国队于6分钟内一举取得4个进球,是世界杯有史以来最快攻入4个进球的球赛[29]。在1954年1982年奥地利匈牙利分别用了7分钟的时间打入4个进球。同时,德国在这场比赛中取得7个进球,也追平了1954年世界杯期间奥地利以7比5击败瑞士的对东道主取得最多进球的纪录[29]。还有,德国队在本场比赛的7个进球使得他们超越巴西,以223个进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取得最多进球的球队[28]。德国击败巴西晋级决赛后,他们也甩开并列的巴西,独自成为最多次跻身世界杯决赛的队伍[30]

对巴西来说,这场比赛是继1920年被乌拉圭以6比0击败后另一场最大的败仗,这同时也是最大的主场失利[28]。另一方面,这场比赛结束了巴西62场主场不敌的纪录,他们上一次在主场输给对手是在1975年的美洲国家杯中以1比3败给秘鲁[31]。此外,这是巴西第二次于半决赛止步,他们上一次于该阶段出局是在1938年意大利淘汰[29]。这还是巴西于主场失球第二多的比赛,在1934年6月3日对南斯拉夫的友赛中,他们被对手轰入8球[29]。在之前,他们被攻入3球或以上是20世纪的事:在1938年世界杯,他们以6比5险胜波兰、在1954年世界杯以2比4不敌匈牙利以及在1998年世界杯决赛以0比3输给法国[24]

德国队方面,这场比赛的获胜使得他们成功出线决赛,若将西德的成绩包括在内,这是该国史上第八次闯进世界杯决赛,是最多次参与决赛的球队[24]。同时,这场比赛是德国的第12场世界杯半决赛,也是第一队于半决赛拿下7个进球的球队[29][28]。在世界杯历史上,半决赛曾三度出现一队球队取得6个进球的纪录,分别为1954年西德以6比1狂胜瑞士,以及1930年乌拉圭和阿根廷以同样的比分大胜南斯拉夫和美国。此外,德国在这场比赛的上半场就领先5球,也是世界杯半决赛史上前所未见的。之前半场比分差距最大的纪录也是由德国创下的,当时他们在2002年世界杯沙特阿拉伯的小组赛以4比0完成上半场,并最终以8比0取胜[29],值得一提的是,那也是克洛泽第一场世界杯比赛和第一次世界杯进球,他也是当时德国阵中唯一还能入选本届世界杯阵容的球员。如将历届世界杯决赛圈的所有比赛包括在内,巴西是第三队在上半场丢掉5球的队伍,此前两队分别为1974年对南斯拉夫的萨伊1974年葡萄牙海地[32]

在个人方面,德国队于这场比赛的胜利意味着前锋克洛泽取得其职业生涯中的第16场世界杯胜仗,追平了前巴西国家队成员卡富获得最多次世界杯胜仗的纪录[24] 。同时,这场比赛是克洛泽的第23场世界杯赛场,令他与意大利球星马尔蒂尼齐名,成为于世界杯赛事上场次数第二多的球员,居于首位的是同样来自德国的马特乌斯[24] 。不过,克洛泽是于淘汰赛中最多次披甲上场的球员,次数为13次。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位4次于世界杯半决赛出战的球员[33]。在这场比赛中,他取得一个进球,令他于世界杯的累积进球总数达到16个,是为历届世界杯中取得最多进球的人[34]。其队友托马斯·穆勒于本场比赛11分钟取得的进球是德国队自组成后的第2000个进球[35]。与此同时,他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三个分别于两届赛事中取得5个进球或以上的球员,也是继克洛泽后史上第二个能连续于两届世界杯进五球的人[29]。另外,克罗斯分别于24和26分钟攻入的进球相隔仅69秒,是世界杯史上最快的梅开二度[28]

Remove ads

反响

同行评论

Thumb
当选本场比赛最佳球员的托尼·克罗斯于69秒内攻入两球,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快梅开二度的球员。他于赛后表示巴西队尽了他们的努力,但同时认为他们并不在最佳状态[36]

悬殊的赛果引起了球圈的震惊。因伤而未能出战的巴西前锋内马尔在家通过电视直播观看这场比赛,当比分扩大至7比0时,他选择关上电视并去打扑克牌[37]。主教练斯科拉里于赛后称这是巴西队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败仗”以及他人生中“最难过的一天”,为承担球队落败的责任,他会于世界杯完结后辞退[38]。代替席尔瓦出任队长的后卫大卫·路易斯和门将儒利奥·塞萨尔于赛后向巴西民众道歉[39]。被主场支持者报以嘘声的弗雷德说这球场是他和队友们经历过最大的失利,他在世界杯落幕后宣布退出国家队[40]。伤愈复出后,内马尔表示会继续支持其队友,并对作为国家队成员一分子引以自豪[41]

另一方面,德国队在半场取得5比0的巨大优势后则选择踢得比较收敛。后卫胡梅尔斯向记者表示这是队友们于中场休息时决定的:“我们说得很清楚,在下半场比赛的时候会我们保持对比赛的专注度,而不是去刻意羞辱他们。你必须要尊敬你的对手,我们也没有认为打出这样的比分就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打好自己的比赛”[42]。尽管如此,德国队是在下半场取得两个进球,但球员们仅高举双臂庆祝,并没有跳跃或大叫[43]。主教练勒夫指球队有“明确而坚决的战术布署”,而之所以出现大胜是因为巴西球员在落后方寸大乱,德国队则“处之泰然”所致[44]。获选为本场比赛最佳球员的托尼·克罗斯认为巴西队尽了他们的努力,而球队的致胜关键是基于出色的控球和能够把握进球机会[36]。虽然取得大捷,勒夫表示球员不会因此得意忘形,并会专注于接下来的决赛[45]

德国人赛后向巴西给予安慰。勒夫、默特萨克菲利普·拉姆称对巴西于半决赛出局的心情表示理解,因德国也曾以东道主身份在2006年世界杯的半决赛止步[46]。菲利普·拉姆及后在访问中补充在这场比赛过程中他因巴西队连接犯错而落败感到“并不好过”且“不觉高兴”[47]。勒夫相信巴西队在这场比赛受尽外来压力而失准,故希望他们能够忘记失利,以卷土重来[48]

巴西一代球王贝利Twitter中写道:“我不时说足球是充满惊喜的盒子,没有人能预计到会出现这样的赛果”,又相信巴西队能在来届的世界杯第6度问鼎冠军[49]。前国家队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指“球员们以为冠军已是囊中之物”终使得球队大败收场,并赞扬德国队的发挥以及批评斯科拉里的战术安排“犹如自杀”[50]。1994年冠军队主力前锋罗马里奥对赛果感到愤怒,斥责于本场比赛中上场的八成巴西球员是球队“永远的伤疤”,而且“不配再穿上国家队球衣”,并将这场惨败归咎于巴西足球协会的腐败无能[51]。阿根廷主教练萨维利亚对宿敌巴西的大败抱以同情,称“足球就是不可理喻的”[52]。不过,同样来自阿根廷的名宿马拉多纳则在赛后唱歌讥笑巴西的大败[53]

社会

Thumb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于赛后在Twitter上表示对失利“非常非常难过”。

在德国,德国电视二台直播这场赛事,最终共吸引3.257亿人收看,收视率为87.8%,是该国历史以来最多人观看的电视节目[54]。这纪录于5日后的决赛再被刷新。与高歌凯进的德国相反,在巴西则是一次次刺痛,每当德国队取得进球时,这比赛的观看人数而随之下滑[55]。本场比赛惊人的赛果也引起互联网上的热议。比赛举行当天,全球共发出了3.56亿条推文,这超越了第48届超级杯2.49亿条推文的纪录[56] 。当巴西队在开赛初段落后时,巴西观众脸上已经难掩失落,主题标签多以“#替巴西祈祷”(#PrayForBrazil)为主。然而,当球队被攻入五球,巴西用户开始从沮丧变成自嘲,以讽刺球队差劲的表现[57]。另一方面,Twitter用户对德国完全控制比赛的局面感到惊叹,将球队类比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58]。大量经修改的图片被网民转载,比如各种数字的变形、基督山上的基督像在痛哭以及德国队门将因巴西队久久没有攻门而坐下来看书,这些图片也被转发上万次[59]。国家队的大败还引起巴西民众对政府和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不满。早在世界杯展开前,民众就对政府为举办赛事而动用大量资金兴建球场感到不快[60]。随着巴西队的大败,民众的不满情绪更为明显。在比赛结束后,大量巴西人咒骂罗塞夫下地狱[61]。为平息民愤,罗塞夫于Twitter上致歉:“和大家一样,我对失利非常非常难过,我对你们所有人表示十分抱歉”[62]

这场比赛让巴西人联想起“马拉卡纳之痛”。“马拉卡纳之痛”是指1950年世界杯上东道主巴西成功跻身决赛,该决赛由四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最终积分居首的即为冠军。巴西于首两轮赛事获胜,他们只需要余下对乌拉圭的比赛中守和即可夺标。然而,巴西最终以1比2失利,失落冠军。此后,“马拉卡纳之痛”标志着巴西足球史上的耻辱。在本场赛事中,巴西同样以主办国的身份遭到大败,故该国传媒称这败仗为“米内罗之痛”[35]。于“马拉卡纳之痛”担任门将的是阿西尔·巴博萨,其女儿指父亲成为比赛失利的代罪羔羊,民众亦把其毕生的功劳抹煞[63]。于“马拉卡纳之痛”攻进致胜进球的阿尔基得斯·吉贾认为“马拉卡纳之痛”和“米内罗之痛”也为巴西人民带来了心理创伤,但前者造成的伤害较大[64]

虽然遭到大败,但是人们似乎处于呆滞中,在巴西的各个城市大致还是比较平静,只出现零星骚动。在里约热内卢,有黑帮趁机抢劫,而在圣保罗则有市民在比赛结束前烧巴西国旗和巴士泄愤[65][66]。另外,为防止赛后出现的足球流氓暴力泄愤,会方召集了防暴警察,保护进场观赛的德国球迷安全,当晚并护送他们离开球场[67]。报导还指,其实离场当下德国人在赛后仍鼓励东道主的球迷,表现出尊重与打气的态度,反之死对头阿根廷同是南美国家,在巴西观赛的支持者则大肆庆祝和嘲笑巴西的惨败,引发了暴动[20][68]

Remove ads

传媒

比赛翌日,巴西的主流报章均以惨败作为封面报导。《Lance!》以“史上最大耻辱”为大字标题,《圣保罗页报》称这是“历史性的耻辱”,而《世界报》则感叹巴西“已被杀死”[69]。德国的《图片报》以“疯狂的7比1”为标题,法国的《队报》则以“灾难”来形容巴西队的溃败[69]。英国的《天空体育》宣称比赛令人感到“异常的尴尬”,并相信巴西人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忘记这场比赛[70]。美国的《ESPN》指强大的巴西队遭到如斯惨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同时表扬德国队杰出的表现[71]

此外,英国的《卫报》指巴西队的这场大败是世界杯主办国历来最惨烈的败仗,《独立报》认为这是巴西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夜[72][73]。《BBC》驻里约热内卢的记者指这场比赛后所有的巴西人都埋没在震惊和尴尬之中[74]。足球记者提姆·韦利认为巴西一直沉醉于过去辉煌的历史,忽视与列强的实力差距已日渐缩少终至大败而回,故希望巴西队经历这次惨败后能重新审视与各国的水平差距,以作以部署[75]

事实上,巴西传媒曾试图从战术和用人等方面分析球队大败的原因。《圣保罗页报》指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在这场比赛使用的球员大多为2013年洲际国家杯的一员,但他们要么不在状态,要么未曾踢过世界杯[76]。此报还指出球队过分依赖内马尔,一旦他缺阵球队的攻力则大为下降[76]。另外,为解决因内马尔未能上场下攻力下降的问题,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派出前锋伯纳德上场,此举被《圣保罗页报》批评是错的,该报主张面对德国队强大的中场时更应增添中场力量才是“理性的”[76]。其它国家的评论员也有类似见解,英国《每日邮报》认为巴西队于当届世界杯的表现并不理想,不论在小组赛和两场淘汰赛均艰辛地取胜,当在半决赛面对强大的德国队时自然相形见绌[77]。《每日电讯报》也指出巴西队的中场力量不足使得德国队的克罗斯赫迪拉施魏因斯泰格能轻松地压抑巴西队的中场线[78],赛前巴西队的助教也曾提议过要以防守较佳的威廉拉米雷斯来填补内马尔的位子。《卫报》分析指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未有另外使用球员换走表现不佳的后卫大卫·路易斯丹特是巴西兵败如山倒的主因[79],其中丹特前几场表现显然不及席尔瓦,而先前表现不差的路易斯在这场接手队长职位却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犯了许多低级失误:主要是他常常进行一些赌博式的长传以及多次抛下自己原本看防的球员去包夹持球者,多次导致队伍失去球权或者布阵大乱。美国《CNN》另外指出边后卫马塞洛承担进攻任务使巴西队的防守更为薄弱、古斯塔沃马塞洛参与进攻时没有办法一个人处理过大的防区:德国队在克洛泽进球后,把左翼厄齐尔调到右路来对马塞洛的防区施压,而巴西队的后防球员们并没有立刻对此次变阵做出反应,这是导致他们六分钟内连掉四球的最大原因。另外,角色定位不明确的弗雷德(他的长处在于能协助多种战术的运作,但不是像内马尔一般能长时间持球和防守球员对峙并突破的前锋)欠佳的进攻表现也是巴西队大败的成因[80]

Remove ads

后续

巴西队于本场赛事后的4日与荷兰争取季军,最终以0比3失利,仅获殿军[81]。巴西队于整届世界杯赛事中一共丢掉14球,是历次参加世界杯以来失球最多的一次,也是继比利时1986年世界杯失15球后,失球最多的球队[82]。另一方面,德国队于决赛以1比0小胜阿根廷,夺得冠军。这是德国自统一后的首个世界杯冠军,也是包括西德时期以来的第四个冠军[83] 。尽管德国队曾大胜巴西,但考虑到不想宿敌阿根廷夺冠,加上德国队在7比1赛后仍讲求运动精神的态度,巴西人在决赛期间是普遍支持德国队的[20]

巴西队先后于半决赛及季军赛连接落败,是1940年后第一次遭逢主场两连败[84]。7月15日,巴西主教练路易斯·菲利佩·斯科拉里辞去职务[85]。两星期后,巴西足球协会宣布会由邓加接任[86]。这是他第二次执教巴西队,此前他曾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手持教鞭,直至球队于2010年世界杯八强不敌荷兰出局[86]。他后来在2016年的百年美洲杯中因未能带领巴西队于小组赛出线而再次离职[87]

震撼于巴西对德国的大败,第二日的半决赛赛事荷兰阿根廷时双方都比之前的比赛踢得比较保守。结果双方连加时共120分钟都互无纪录,最终阿根廷在点球大战阶段以4-2淘汰荷兰晋级决赛。

注释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