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正 (媒体工作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正 (媒體工作者)
Remove ads

张正(1971年),男,台湾媒体工作者,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创办为东南亚在台人士服务的《四方报》、外婆桥计划、东南亚电视歌唱节目《唱四方》、移民工文学奖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2019年8月起经由遴选担任中央广播电台总台长,至2022年1月底任期届满。曾短期留学胡志明市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略通越南语。长期关心东南亚来台之台湾新住民外籍劳工相关议题。

事实速览 张正, 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创办人 ...
Remove ads

生平

张正于《立报》工作多年后产生倦怠,留职停薪就读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于2006年受立报社长成露茜所托,与任职于立报的妻子廖云章在立报旗下开办服务东南亚多元族群的四方报[1],担任总编辑至2013年。2013年创办四方文创,2015年创办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2019年8月经由公开遴选担任中央广播电台总台长。

张正曾任《立报》执行副总编辑、《四方报》总编辑、中广新闻网《越来越幸福》主持人、汉声广播电台《来去东南亚》主持人、台湾综合台《唱四方》制作人[2][3]中华民国文化部第一届东南亚事务咨询委员、教育广播电台《灿烂夜光》主持人、台湾一起梦想公益协会秘书长[4]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负责人[5]东南亚教育科学文化协会理事长、行政院新住民事务协调会报第二届委员、移民工文学奖召集人[6]、“带一本自己看不懂的书回台湾”活动发起人[7]、“寻找失去联系的第二位妈妈”计划发起人[8]

曾获得“永续台湾报导奖”、“梦想资助计划”、《经理人月刊》年度100 MVP(最有价值经理人)、《远见杂志》“平民英雄百人榜”、暨南国际大学杰出校友、中华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贡献奖、台湾义行奖。

1995年,金马奖执行委员会国内组专员

1996年,台湾立报记者

1999年,与台湾立报记者廖云章、台大新闻研究所学生尤子彦以“抢救栖兰山桧木林系列报导”获得第二届“永续台湾报导奖”文字报导奖第三名[9]

2006年,参与创办越文《四方报》

2008年,参与创办泰文《四方报》

2011年,开办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等五份《四方报新移民专刊》

2011年,《四方报》获颁卓越新闻奖基金会“社会公器奖”[10]

2011-2015年,与诚致教育基金会共同创办“师生手牵手、摇到外婆桥:新住民返乡圆梦计划”[11]

2011年12月,获颁经理人月刊2011年年度100 MVP(最有价值经理人)

2012年,获得第八届“KEEP WALKING 梦想资助计划[12][13]

2012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广播公司“越来越幸福”现场节目主持人。

2012年,主编四方报逃跑移工作品集《逃╱我们的宝岛,他们的牢》[14]

2012年,四方报获得信义房屋社区一家首奖[15]

2012年,开办“五语+N学堂”[16]

2013年,获文化部提名为公共电视董事候选人,意外落马[17]

2013年,主编四方报外籍配偶作品集《离╱我们的买卖,她们的一生》

2013年,获选远见杂志“平民英雄百人榜”[18]

2013年,便当文事件[19]

2013年,辞去四方报总编辑

2013年,开办东南亚歌唱电视节目“唱四方

2014年,担任汉声广播电台现场节目“生活扫描”之每周单元“来去东南亚”共同主持人

2014年,开办“移民工文学奖

2014年,出版散文评论集《外婆家有事:台湾人必修的东南亚学分》

2014年,获选暨南国际大学首届十大杰出校友[20]

2015年,发起“带一本自己看不懂的书回台湾”运动

2015年,开办“灿烂时光 (书店)东南亚主题书店”[21]

2015年,担任第一届文化部东南亚事务咨询委员[22]

2015年,主编第一、二届移民工文学奖作品集《流╱移动的生命力,浪潮中的台湾》[23]

2016年,于台北车站大厅开办F24地板图书馆[24]

2016年,担任新北市新住民委员会委员

2016年,担任新北市文学推广小组委员[25]

2016年,主编第三届移民工文学奖作品集《航╱破浪而来、逆风中的自由》[26]

2017年,担任社团法人台湾一起梦想公益协会秘书长

2017年,担任全国文化会议咨询委员[27]

2017年,获选教育部社会教育贡献奖[28][29]

2017年,担任行政院新住民事务会报协调会报第二届委员

2018年,担任高雄市政府新南向委员会府外委员

2018年,获选第一届台湾义行奖[30][31]

2019年,担任教育广播电台“灿烂夜光”主持人 [32]

2019年,透过央广总台长公开遴选,8月1日上任。

2020年5月,串联多家媒体与社运团体,发起寻找失去联系的第二位妈妈计划。[33]

2020年8月,参与狂想剧场于桃园铁玫瑰艺术节单向封锁演出。[34]

2022年1月底,央广董事会换届,卸任央广总台长。

2022年5月,担任台北当代艺术馆“非游记”之协同策展人。[35]

Remove ads

争议

2013年因菲律宾海巡队员疑似恶意射杀台湾渔民的广大兴28号事件后续在台湾造成的一连串事件中,引出《立报》员工于脸书捏造台湾便当店老板驱赶菲律宾人的“便当文事件”,并欺瞒报社主管。身为报系主管的张正因信以为真并为该员辩护,于事后公开道歉[36]

2016年里约奥运,张正批举重53公斤级夺金女将许淑净教练蔡温义欺敌战术,指他是耍小聪明手段,虽然没有违规,但糟蹋善意规定。此文引发两极反应,超马好手林义杰在脸书发文反驳,呛张正“门外汉当专家”、“别只会嘴巴说”[37][38][39]

2017年8月,格林文化发行人郝广才金鼎奖颁奖典礼上表示,他在台北车站看到很多台湾人坐在地板上,质疑这是教养问题,“我们现在台湾人是不是越来越像外劳了呢?”张正在脸书发文回应,郝广才既自大又歧视,俨然是“金鼎蒙羞记”[40]

2018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傅榆领奖时表示“希望我们的国家可能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引发争议。张正认为傅榆有发表政治态度的言论自由,并主张“中国是台湾的一部分,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41]

2020年3月19日《呷新闻》报导,担任央广总台长的张正将原本分散在总台不同楼层的员工调动位置,在2019冠状病毒病台湾疫情严峻之际改成集合在同一个空间内办公,还花费新台币上百万元换掉总台所有铁柜(无论铁柜好坏),让央广基层员工怨声载道。[42]张正随后于脸书反驳,“花了七万七请搬家公司,花了七十五万汰换设备,调整了二十几间央广办公室。汰换桌子椅子柜子花七十五万,看起来数字不小,其实也只是送走“部分”高龄、超龄的办公设备。这次没有搬动的办公室,设备一律不准动。旧椅子能否不要换?也不是不行。不过坐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能坐姿不良随便往后靠,怕会翻船。旧桌子旧柜子不换也可以,但是抽屉可能打不开,因为早就锈掉了,毕竟服役二十年以上,远超过使用年限(听说有使用三十九年的家俱,应该进文史馆了)。”并说明了搬动办公室的两个主要理由:“一,凸显央广的多语强项:将外语各组移至同一楼层同一侧,打造一条国际街。闽、客、粤语移至独立办公室,发展各语特色。二,更合宜的工作场所:将原本在地下室空气不流通的同仁,搬到地面层有窗户的办公室。让长年发配到停车场另一头小屋子里的同仁,搬回本部大楼。”[43]

Remove ads

著作

  • 《外婆家有事:台湾人必修的东南亚学分》(猫头鹰出版社,2014)
  • 《全球化之下东南亚移民/工社群的跨界文化斗争》(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
  • 短篇爱情小说集《蓝色保险套》(大芃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