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应用行为分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亦称为行为工程学(behavioral engineering),[1][2] 是一门心理学领域,它运用古典制约与操作制约来改变人类与动物的行为。ABA是行为分析的应用;另外两种应用为激进行为主义(radical behaviorism)与实验行为分析(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后者专注于基础实验研究。[3]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应用行为分析”一词取代了早期的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因为后者常被认为是试图改变行为而未厘清相关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4][5][6] 相较之下,ABA会先评估目标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此过程称为功能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此外,该方法致力于发展以社会可接受的方案去替代“不良适应行为”,通常透过实施正增强来达成。[4][5][6]
虽然ABA最常与自闭症疗法相关联,但它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包括动物行为应用研究、戒瘾治疗、组织行为管理(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课堂行为管理以及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等。[7][8][9]
ABA存在争议并受到自闭症权利运动的批评,原因在于其被认为过度强调“正常化”而非接纳。过往在某些ABA形式与其前身中亦有存在使用厌恶刺激(例如电击)的先例。[10][11]
Remove ads
定义
ABA是一门应用科学,致力于发展能带来有意义行为改变的程序。[3][12][13] 它不同于专注于基础研究的实验行为分析(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14] 但仍会运用此类研究所发展出的原则,尤其是操作制约与古典制约。这两个行为分析的分支均采用激进行为主义(radical behaviorism)的观点,将思想、情绪及其他隐性活动视为行为,并与显性行为一样会受到相同的反应。[15] 这与方法论上的行为主义有所不同,后者仅将行为改变过程限制于可观察的显性行为,并成为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的概念基础。
行为分析学者强调,行为科学必须被视为一门自然科学而非社会科学。因此,他们专注于观察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先行事件(antecedent)与结果,而不诉诸于“假设性建构”。[16][17]
历史
行为主义领域于1913年由约翰·B·华生(John B. Watson) 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从行为主义者看心理学》(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开创。[18] 在该文章中,华生反对心理学专注于意识的传统观点,并提出心理学应该专注于可观察的行为,此概念被称为方法论行为主义 (methodological behaviorism)。[19]
在1930年代,B·F·史金纳(B. F. Skinner)建立了激进行为主义(radical behaviorism)的概念,将华生的理论扩展到涵盖他人无法观察到的内在事件,如思想与情感。[20]
在1940至1950年代,研究行为分析在人类受试者上的有效性实验陆续发表,其中包括保罗·富勒(Paul Fuller)于1949年发表的《植物人有机体的操作制约》(Operant conditioning of a vegetative human organism)。
1957年,一群行为心理学家,包括史金纳与查尔斯·费斯特 (Charles Ferster),创立了行为实验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SEAB),以出版一本专注于操作制约的期刊。隔年,《行为实验分析期刊》的第一期出版(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21]
1959年,特奥多罗·艾隆(Teodoro Ayllon)与 杰克·迈克尔(Jack Michael)的研究《精神科护士作为行为工程师》(The psychiatric nurse as a behavioral engineer)首次应用了ABA的七个维度,证明了“代币经济”(token economy,即以代币交换增强物(reinforcers))在改变患有精神分裂症及智能障碍的住院病人异常行为上的有效性。[20][22][23] 这项研究的成功结果促使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的研究人员于1968年创办了《应用行为分析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JABA)。[24][25]
一组来自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研究人员,包括唐纳德·M·贝尔(Donald M. Baer)、西德尼·W·比朱(Sidney W. Bijou)、比尔·霍普金斯(Bill Hopkins)、 杰伊·伯恩布劳尔(Jay Birnbrauer)、陶德·里斯利(Todd Risley)与蒙特罗斯·沃夫 (Montrose Wolf),[26][27] 将行为分析的原则应用于治疗自闭症、管理少年拘留中心内的青少年行为,以及企业组织行为管理。1968年,贝尔、比朱、里斯利、伯恩布劳尔、沃夫与詹姆斯·谢尔曼(James Sherman)一同加入堪萨斯大学的人类发展与家庭生活系,并创办了《应用行为分析期刊》。[28]
1960年至1997年间,伊瓦尔·洛瓦斯(Ivar Lovaas)开始研究ABA技术对自闭症儿童的成效。虽然洛瓦斯常被视为ABA领域的先驱[29],且其研究对ABA建立为有效的自闭症治疗方法具有重大贡献,但他早期使用的厌恶性治疗 (包括掌掴与电击)引发了严重伦理争议。该做法已被国际行为分析协会(Association for Behavior Analysis International, ABAI)谴责。[30][31]
1960至70年代间,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以ABA技术作为同性恋扭转治疗的一部分,这些方法常涉及惩罚程序。[32] 洛瓦斯与其博士生乔治·雷克斯(George Rekers)于1974年发表了《对男性儿童偏差性别角色行为的行为治疗》(Behavioral treatment of deviant sex-role behaviors in a male child)。[33] 该文章发表后即受到当时多位学者批评,而现今的ABAI亦明确谴责扭转治疗。[32][34] 发表该文的期刊后来亦刊登了对尝试减少性别不符合行为的《关注声明》(Expression of Concern)。[35][36]
随着时间推进,“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逐渐取代“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行为分析学者不再仅仅试图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而是着重于理解该行为的功能,探讨哪些增强历史(reinforcement histories),例如寻求注意、逃避、自我刺激、获取偏好的物品或活动)促进并维持该行为,以及如何以另一种更适当的替代行为取代。[4][5][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