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温江机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都温江黄田坝机场[1][2],现在一般称为黄田坝机场[3][4],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黄田坝街道,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试飞机场。有长2550米宽50米跑道一条,14米宽的滑行道一条,跑道出口3个。

事实速览 成都温江机场Chengdu Wenjiang Airport, 概览 ...

温江机场建于1944年,是为配合马特霍恩作战兴建的备用机场,仅有草坪,抗战结束后荒废。[5][6][7][8]1957年1月,国家建委正式批准在温江黄田坝机场建立432飞机修理厂(后更名132厂,对外称为国营峨眉机械厂),也就是后来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1]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该机场承担了空投救灾物资的运输机的起降工作。[来源请求]

在黄田坝机场首飞的机型包括歼7系列(J-7Ⅰ、J-7ⅡC、J-7Ⅲ、J-7E、J-7G)、枭龙战机J-10J-20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等。

Remove ads

机场名称

1944年,机场修建时,当地属于四川省温江县管辖,故名温江机场。[9]1956年,432飞机维修厂(成飞集团前身)、成都航空工业学校准备接管机场,为方便管理,遂将机场及附近的温江专区温江县苏坡乡、郫县互助乡一部分地区划归成都市。由于是军用机场,并未公布正式名称。温江专区1970年改为温江地区,最后于1983年解散,温江县并入成都市。机场所在地之后成为青羊区的一部分。因此,该机场虽然名称中有“温江”的地名,但实际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而非温江区

目前当地人一般使用黄田坝机场、132机场等称呼,而非成都温江机场。[3][4]

历史

温江机场最初是一个小型辅助空军基地,用于保卫四川的小型战斗机. 温江机场相关史料摘录:

"1941年8月11日,在日本海军铃木少佐指挥下,由20架零式战斗机和9架一式攻击机联合进行了次代号为“才”号作战的军事行动。5时许,敌驱逐机九架,侦察机一架,轰炸机七架,相继侵入蓉市上空,旋敌驱逐机分批向我双流,温江,太平寺,凤凰山等机场,低空扫射。 我第五大队E-15111(I-153)机四架,分由第二十九中队副队长谭卓励,分队长王崇士及烈士与队员陈康四人,各驾一机迎击。 在温江上空,与敌轻轰炸机七架遭遇。 谭副队长等正向敌机猛攻时,敌驱逐机赶到,遂又发生激战,我机合力击落敌机一架。 谭副队,王分队长亦均阵亡。 烈士驾P-7288号机,在激战中与陈队员亦失去联络。烈士于战斗后飞机操纵失灵,子弹亦用罄,便赶快离开了敌人的包围圈,回到新津机场上空,准备降落;不意该场没有飞机降落的信号,乃改向河滩上迫降,失事,遂以 身殉。 追赠上尉。 遗有父母。 其未婚妻杨全芳女士,闻烈士阵亡,痛不欲生,在烈士追悼会时,借口更衣入室,取手枪自戕。 本军念其贞烈,特准入葬空军烈士公墓。 附杨全芳女士殉情经过:杨女士获得黄烈士荣发阵亡的消息,开始沉入悲痛绝望之中;但为要瞧看黄烈士的灵柩,与零星的购到的安眠药积存起来一次服用,及分别写寄两家双亲与两方友好的遗书;她不得不压制着苦痛的心情,并极力避免黄烈士友好的注意,仍强作镇静。 16日,她到烈士队部,警见一张床上有一支左轮手枪。 她对烈士友好说:天气太热,要换一件衣服。 趁别人出门的机会,便拿起手枪,对准头部猛击一下,而香消玉殒。 她给黄烈士同学的遗书内,有下面几句话:“还有我至死的要求,是将来能埋在阿发的近处,不要分离太远”云云。"

——陨落: 682位空军英烈的生死档案 - 抗战空军英烈档案大解密; 中国: 团结出版社, ISBN 978-7-5126-4433-5[10][11][12][13][1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