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截吻海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截吻海蛇
Remove ads

截吻海蛇(学名:Hydrophis jerdonii)一种生活于亚洲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南中国海沿岸地区的海蛇,隶属于眼镜蛇科海蛇属。原为单型属截吻海蛇属Kerilia)中唯一一种,现一般划归海蛇属。本种原产于印度洋

事实速览 截吻海蛇,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词源

种小名jerdonii,是为了纪念英国动物学家Thomas C. Jerdon而命名。[3]

描述

M.A. Smith(1943)对本种描述如下:[4] 头短,吻部前斜,前端大幅收窄;眼中等大小;吻鳞高度等于宽度;前额鳞小,通常不与上唇鳞相接;额鳞长度远大于宽度,几乎等于从吻端至额鳞的距离;具1枚前眼鳞与1枚后眼鳞;上唇鳞6枚,最后一枚常与单一前颞鳞连成一体,第3与第4枚接触眼睛;下唇鳞7至8枚,前三枚接触发达且彼此相连的双对生殖孔。

颈部具17列背鳞。体中段有21或23列,偶尔为19列,鳞片为覆瓦状排列并具有强烈纵脊;来自印度与暹罗湾沿岸的标本腹鳞数为225–253;来自圣雅克角与南安南的11个标本腹鳞数为247–278(根据布赫,第 25页)。

半阴茎于末端附近分叉;全体具棘刺,棘刺密集排列,大小中等,靠近基部时略为变大。

背部为橄榄色,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背部具黑色斑点或菱形斑,年幼个体斑点可环绕全身形成完整环带;通常亦具中间型的背斑或横条。 孟加拉湾的标本体中段鳞列为19或21列,背部横带数量为30至38(典型型态)。 暹罗湾的标本体中段通常为21或23列鳞,背部横带数量为34(K. j. siamensis)。

全长:1米(3.3英尺),尾长:10 cm(3.9英寸)

Remove ads

分布

分布于印度洋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丹老群岛)、台湾沿岸、南海孟加拉湾(至斯里兰卡)、西马来西亚沿岸至泰国湾暹罗湾印尼婆罗洲)。

siamensis亚种:分布于暹罗湾

模式产地:印度马德拉斯

栖地

截吻海蛇最偏好的自然栖地为水深不超过30米(98英尺)的浅海区域,底质为泥、沙或砾石。[1]

食性

截吻海蛇以鳗鱼合齿鱼科鱼类为食。[1]

繁殖

截吻海蛇为卵胎生[2] 每胎数量为4条。[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