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帽子的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帽子裡的貓
Remove ads

戴帽子的猫》(英语:The Cat in the Hat)是一本于1957年出版的儿童文学,由美国作家兼插画家苏斯博士创作。故事围绕一只带有红白条纹高帽子、手拿拐杖、古灵精怪的戴帽子的猫展开。

事实速览 戴帽子的猫, 原名 ...

本书的创作背景可追溯至1950年代美国社会对幼儿期英语Early childhood识字教育的关注与辩论,尤其针对传统启蒙读本英语Primer_(textbook)(如《迪克与珍英语Dick_and_Jane》系列)过于呆板、难以激发阅读兴趣的批评声浪。当时霍顿米夫林公司英语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教育部门主管威廉·斯波尔丁(William Spaulding)邀请苏斯博士创作一本兼具趣味性与教学功能的新型读本。两人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事。尽管苏斯博士当时已与兰登书屋签有合约,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霍顿米夫林发行学校用版本,而兰登书屋则负责书店通路的商业版发行。

苏斯博士对本书的创作过程曾有多种说法,但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受限于一份约含250个基本词汇的单字表时感到相当挫折,于是决定从中挑选两个押韵的单字作为故事的起点。最终,他选中了“cat”(猫)和“hat”(帽子)这两个词。《戴帽子的猫》出版后即广获好评,不仅评论界盛赞其为传统启蒙读本的崭新替代品,市场亦迅速展现热烈回响,三年间销量突破百万册。《出版人周刊》在2001年将本书列为史上最畅销儿童书籍第九名。本书的成功促使苏斯博士与他人共同创立初学者图书英语Beginner Books出版社,专门出版针对初学阅读儿童的作品。

自出版以来,戴帽子的猫已成为苏斯博士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角色,甚至被选为苏斯博士企业的吉祥物。该作曾被改编为1971年动画电视特别节目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TV_special)以及2003年真人电影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film),戴帽子的猫亦在多部相关作品与跨媒体商品中频繁登场。

Remove ads

剧情大纲

在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里,一位小男孩和妹妹莎莉无聊地待在家里。他们百无聊赖地坐在窗边,看着灰濛濛的天气发呆。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一只高大、拟人化、头戴红白条纹高帽、系着红色领结的神秘戴帽子的猫闯入屋内。他自称为“戴帽子的猫”,热情地提议用他所知道的一些戏法来娱乐孩子们。然而,家中的宠物金鱼立刻表达反对,认为这只猫不应该留在屋里。但戴帽子的猫对金鱼的劝阻置若罔闻,反而拿起雨伞表演特技,用伞尖把金鱼缸高高顶起来,引起一阵惊呼。

游戏很快变得越来越疯狂。戴帽子的猫站上球体,在四肢上同时堆叠各种家中物品,试图展示他的平衡技巧。最终他失去控制而重重摔落,手上的物品也一并洒落四周,客厅一片混乱。金鱼再次谴责他的胡闹,但戴帽子的猫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兴致勃勃地提议玩下一个游戏。这次他从门外搬来一个大红箱子,并从中释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家伙,分别被称为“一号物”与“二号物”。这两个身穿红色制服、拥有蓝色头发的调皮角色一出场便开始捣蛋。他们在屋内放风筝、撞倒墙上的画作,甚至拿起母亲新买的波点洋装挥舞,引发更大的混乱。

就在这时,金鱼从窗外惊恐地发现,孩子们的母亲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立刻拿起捕网成功将一号物与二号物制服,并把他们塞回红箱中。戴帽子的猫似乎感到羞愧,默默地拖着箱子走出门外,留下满屋凌乱。令人意外的是,戴帽子的猫很快又回来了,这次他驾驶着一台奇特的清理机器,在短时间内将整个屋子恢复原状,打扫得一尘不染。金鱼与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收拾完毕后,戴帽子的猫悄然离去,正好在母亲进门前消失无踪。

当母亲踏进家门,看见家中井然有序,便问道:“你们在我不在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迟疑不语。故事的结尾则将问题抛向读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回答妈妈呢?”

Remove ads

背景

总结
视角
Thumb
约翰·赫西撰写的关于儿童识字教育的文章,启发了《戴帽子的猫》的创作。

本书作者“苏斯博士”希奥多·苏斯·盖索创作《戴帽子的猫》的原因,源自对1954年5月24日刊登于《生活》杂志上一篇文章的回应。该文由约翰·赫西撰写,标题为〈为什么学生在第一个R(阅读)就卡住了?一个地方委员会为全国问题提供了解答:阅读〉("Why Do Students Bog Down on First R? A Local Committee Sheds Light on a National Problem: Reading")。[1][2]

在这篇文章中,赫西批评当时学校使用的启蒙读本英语Primer_(textbook),如《迪克与珍英语Dick_and_Jane》系列系列,认为这些教材内容呆板、插图缺乏生气:

孩子们在教室里接触到的书,插图毫无生气,只描绘经过过度理想化的儿童生活……书中的男孩与女孩异常有礼、异常整洁……而书店里却随处可见更生动有趣的书,描绘奇妙的动物与自然行为(也就是偶尔会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如果学校董事会愿意推动,出版商当然可以为启蒙读本制作出这样的内容。[3]

在详尽分析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后,赫西在文末抛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学校的启蒙读本不能有更具想像力、启发性的插图,就像那些风格奇幻的儿童画家所创作的画作,例如坦尼尔皮尔、“苏斯博士”或华特·迪士尼[4]

这篇文章引起了威廉·斯波尔丁(William Spaulding)的注意。他曾在战时与盖索结识,当时担任霍顿米夫林公司英语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教育部门主管。[5] 斯波尔丁也读过鲁道夫·弗莱许英语Rudolf Flesch于1955年出版的的畅销书《为什么强尼不会读书英语Why Johnny Can't Read》,弗莱许在书中同样批评启蒙读本过于乏味,并指出这些教材依赖整词辨认法英语Word recognition而非自然拼读,不利于孩子建立阅读能力。[6][7]

1955年,斯波尔丁邀请盖索在波士顿共进晚餐,并在席间提议他创作一本“专为六至七岁、已具备基本阅读能力的儿童设计”的书。据说他甚至向盖索提出挑战:“写一本一年级小孩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书给我看看!”[5]

在《为什么强尼不会读书》一书的最后,弗莱许列出了一份由72组单字组成的清单,内容涵盖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词汇。斯波尔丁也为盖索准备了一份类似的词汇表。[7] 盖索后来告诉传记作家茱蒂丝与尼尔·摩根(Judith and Neil Morgan),斯波尔丁给了他一份包含348个六岁儿童应该认识的单字清单,并要求他写的书中所使用的字汇不得超过225个。[5]

然而,据菲利普·尼尔英语Philip Nel指出,盖索在1964至1969年间的多次访谈中提供了不同的数据。他有时表示可用字汇为200至250个,来源清单则在300至400个之间。最终,《戴帽子的猫》实际使用了236个不同的单字。[8]

Remove ads

创作过程

盖索曾对《戴帽子的猫》的创作起源提出过多种说法。根据他最常提及的一个版本,他起初对斯波尔丁提供的单字清单感到非常沮丧,最后干脆扫视整张清单,试图从中找出两个押韵的词语作为灵感来源。结果选中的两个词便是“cat(猫)”与“hat(帽子)”。[8]

晚年时,盖索向传记作者茱蒂丝与尼尔·摩根(Judith and Neil Morgan)回忆,灵感的萌芽其实来自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办公室的一部老旧电梯。他与斯波尔丁一同搭乘电梯时,遇见一位“身形娇小、背部佝偻的女性操作员,戴着一只皮革半指手套和一抹神秘微笑”,从而引发构思。[9]安妮塔·席维英语Anita Silvey也曾记录类似的故事,指出这位女性是一位优雅又娇小的非裔美国人,名叫安妮·威廉斯(Annie Williams)。[10] 盖索后来向席维透露,他在描绘《戴帽子的猫》时,正是以威廉斯为原型,并为戴帽子的猫配上她的白手套与那抹“狡黠、甚至带点诡异的微笑”。[10]

Thumb
盖索曾表示,他原先构思的某个故事与攀登圣母峰有关。

盖索在两篇1957年11月17日发表的文章中,也分享过彼此矛盾、部分虚构的创作回忆,分别为〈奥洛如何得到他的书〉("How Orlo Got His Book",刊于《纽约时报书评》)与〈我与一年级语言的奋战〉("My Hassle with the First Grade Language",刊于《芝加哥论坛报》)。[8]

在〈我与一年级语言的奋战〉一文中,他提到曾向一家“极具声望的教科书出版商”提案,希望撰写一本关于“在零下60度攀登圣母峰”的儿童书籍。[11] 对方虽然有兴趣,却告诉他:“你不能用‘scaling(攀登)’、‘peaks(山峰)’、‘Everest(圣母峰)’、‘60’、‘degrees(度数)’……这些字都不行。”[11]

盖索也在1957年7月6日出版的《星期六晚邮报》中,由罗拔·卡恩(Robert Cahn)撰写的一篇报导中提及过类似的经历。[8] 在〈我与一年级语言的奋战〉一文中,他描述了为创作一个“国王猫”与“王后猫”故事,历经了“三个痛苦不堪的星期”。[12] 因为“queen(王后)”这个词不在指定的单字清单内,他的一年级外甥诺瓦尔(Norval)也不认识这个字。结果他只得放弃这个故事构想,并陷入了寻找合适字词的瓶颈。盖索曾尝试用“Q”字母开头的词汇,但清单上根本没有此类字词;接着又试着用“Z”字母开头的词汇,依然一无所获。最后,他完成的书稿拿给外甥看时,对方已升上高年级,甚至开始学习微积分了。不过,菲利普·尼尔指出,这位名叫诺瓦尔的外甥其实是盖索虚构出来的人物。盖索的侄女佩姬·欧文斯(Peggy Owens)确实有一个儿子,但在该文章发表时,这孩子才刚满一岁。[13]

在〈奥洛如何得到他的书〉一文中,盖索描写了一个名叫奥洛(Orlo)的典型虚构儿童,由于市面上的启蒙读本过于乏味,让他对阅读失去了兴趣。[14] 为了避免像奥洛这样的孩子感到沮丧,盖索决心创作一本真正吸引人的书。可惜他发现这项任务“就像是在情人隧道里迷路,还遇上了女巫”。[14] 他曾试着写一本名为《斑马女王》(The Queen Zebra)的故事,却发现“queen”和“zebra”都不在允许使用的字汇清单内。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清单上根本没有任何以 Q 或 Z 开头的字词。接着他尝试写一个关于鸟的故事,却发现“bird(鸟)”也不被允许。只好改用“有翅膀的东西”(wing thing)来称呼,但这个角色又不能拥有“腿”、“喙”、“尾巴”,甚至不能有“左脚”或“右脚”。[15] 他形容自己的创作过程说:“我用的方法,就像是想做一个苹果派,却家里没有苹果派皮一样。”[15]

盖索对于本书完成所耗时间的说法也不一,有时声称花了九个月,有时则说长达十八个月。[16] 文学学者唐纳·皮斯(Donald Pease)指出,与盖索过去多数作品通常与妻子海伦英语Helen Palmer (writer)合作不同,《戴帽子的猫》几乎是由他独力完成,标志着他创作方式与生活的转变。[17] 罗拔·L·伯恩斯坦英语Robert L. Bernstein也回忆当时的盖索:“我越常见到他,他就越喜欢一个人独处在那间工作室里创作。”[18] 皮斯认为,这项改变与海伦于1954年罹患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展开长期复健有密切关联。[18]

出版历史

Thumb
班尼特·瑟夫英语Bennett Cerf(摄于1932年),兰登书屋总裁,促成兰登书屋与霍顿米夫林的联合出版协议。

盖索在霍顿米夫林公司教育部门主管威廉·斯波尔丁(William Spaulding)邀请下,着手创作《戴帽子的猫》。然而,由于盖索当时已与兰登书屋签约,因此兰登书屋总裁班尼特·瑟夫英语Bennett Cerf与霍顿米夫林达成协议:兰登书屋保有书店通路的商业销售权,而霍顿米夫林则拥有教育市场的销售权,负责向学校推广。[5]

霍顿米夫林的版本于1957年1月或2月率先发行,兰登书屋的商业版则于3月1日上市。[19] 虽然两者封面设计略有不同,但内文内容完全一致。[19] 首刷版本可由封面内折角右上角的“200/200”字样辨识,代表定价为2.00美元;后续版本价格则降为1.95美元。[20]

根据茱蒂丝与尼尔·摩根(Judith and Neil Morgan)的记载,该书一上市即销售强劲。兰登书屋的商业版初期每月平均销量达12,000册,且持续成长。[21] 位于洛杉矶布洛克百货公司英语Bullock's甚至在一天内售罄首批100本,随即追加订购250本。[21]摩根夫妇认为,此书的成功主要仰赖“校园口耳相传”,孩童从同侪那里得知这本书后,便不停向父母要求购买。[21]

相比之下,霍顿米夫林针对学校市场推出的版本销售表现平平。盖索在在强纳森·科特英语Jonathan Cott于1983年撰写的个人侧写中提到:“霍顿米夫林……很难将这本书推销给学校。许多教师仍然偏爱《迪克与珍》,而我的书被视为过于新颖,甚至不够庄重。不过兰登书屋的班尼特·瑟夫争取到书店的销售权,结果却大受欢迎。”[22] 盖索也向摩根夫妇表示:“父母比学校工作人员更能理解这类读物的价值与必要性。”[21]

出版三年后,《戴帽子的猫》全球销量已接近一百万册,并被翻译为法文中文瑞典文点字版本。[21] 2001年,《出版人周刊》将其列为史上最畅销儿童书籍第九名。[23]截至2007年,该书全球累积印量已超过1,000万册,翻译版本超过12种语言,其中包括拉丁文译本《Cattus Petasatus》。[24][25]

为庆祝《戴帽子的猫》出版50周年,兰登书屋于2007年推出《注解版戴帽子的猫:苏斯与他的戴帽子的猫们的秘密》(The Annotated Cat: Under the Hats of Seuss and His Cats),收录本书及其续作,并附有菲利普·尼尔撰写的注解与导读。[19]

Remove ads

分析

菲利普·尼尔认为,《戴帽子的猫》的主角戴帽子的猫承袭了美国艺术传统中“诈骗者”(con artist)类型人物的特质,与梅瑞迪斯·威尔逊英语Meredith Willson笔下《醉乐狂欢》的男主角以及李曼·法兰克·鲍姆绿野仙踪》中的奥兹巫师具有相似性。[26] 尼尔进一步指出,盖索本人与这只猫之间存在强烈的自我投射。1957年7月6日《星期六评论》刊登的专访中,便附有一幅盖索将自己画成猫的自画像。[26] 盖索的编辑麦克·K·弗里斯英语Michael K. Frith亦支持此观点,认为:“戴帽子的猫与泰德·盖索密不可分。我认为这毫无疑问。他总能从混乱中找到乐趣,乐在观察这个疯狂的世界。”[26]露丝·麦当劳(Ruth MacDonald)认为,书中戴帽子的猫的角色是为孩子们带来“有趣的快乐”(fun that is funny),这种快乐与成人所强加的、结构化且严肃的“严肃快乐”形成鲜明对比。[27]

在〈戴帽子的猫是黑人吗?〉("Was the Cat in the Hat Black?")一文中,尼尔更进一步探讨猫的形象与非裔美国人刻板印象之间的潜在关联。他指出,戴帽子的猫可能部分受到黑人歌舞秀英语Minstrel show影响,尤其体现在盖索早期卡通中对此类表演形式的借鉴,以及“cat”一词在爵士乐界对音乐家的昵称用法。[28][29] 他认为,尽管盖索后期致力创作对抗偏见的作品,仍无法完全摆脱童年所内化的文化预设,其视觉风格往往不自觉地重复了某些种族意识形态。[28]

Thumb
盖索曾表示,书中的鱼象征他心中的科顿·马瑟

盖索曾指出,书中的鱼象征他心目中的科顿·马瑟,该清教徒道德论者曾在塞勒姆审巫案中扮演重要角色。[30]贝蒂·孟施与艾伦·傅里曼进一步指出,盖索借用早期基督教的鱼形象,将鱼塑造成象征“超我”的道德化身,代表着不断告诫、拘谨且保守的力量。[30]尼尔亦提到,其他评论者曾将鱼视为弗洛伊德本我、自我与超我”理论中的“超我”,与象征“本我”的猫形成对比。作家安娜·昆德伦(Anna Quindlen)则将猫视为“纯粹的本我”,而孩子们则代表介于两者之间的“自我”。[30] 不过孟施与傅里曼认为,猫同时拥有“本我”与“自我”的特质。[30]

麦当劳则从家庭结构角度解读鱼的角色,认为牠象征缺席母亲的声音。[31] 鱼与猫之间的对立,不仅反映猫作为不速之客的身份,也象征自然界中掠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构成故事的核心张力。她指出,故事结尾时孩子们犹豫是否向母亲坦承真相,而鱼朝读者投以“意有所指的眼神”,仿佛在说:“的确发生了一些事情,但在这种情况下,沉默是金。”[31]艾莉森·路莉英语Alison Lurie也认为:“故事强烈暗示孩子们可能不会告诉母亲真相。”[32] 她补充说,孩子们——无论是故事中的角色还是阅读本书的读者,都能借由故事释放破坏冲动,却无需承担现实中的后果。[32]

1983年接受强纳森·科特(Jonathan Cott)访谈时,盖索表示:“《戴帽子的猫》是一场对权威的反叛,但当猫在结尾将一切收拾干净,这场反叛也随之中和。这像是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那样的革命,却尚未达到弗拉基米尔·列宁的程度。”[33]

文学评论家唐纳·皮斯(Donald Pease)指出,《戴帽子的猫》在结构上延续了苏斯博士早期作品的风格,故事开端为“一名对现实感到无聊的儿童”,随后进入想像的奇幻世界。[34] 然而,该书的幻想角色并非源自孩童的想像,而是突如其来闯入现实世界,这是盖索首次让幻想主角主动介入真实情境。[34] 此外,与过去作品不同,《戴帽子的猫》的主角兄妹不仅身历其境于奇幻事件,也在故事结尾对猫及其世界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与态度转变。[34]

Remove ads

影响

鲁斯·麦克唐纳(Ruth MacDonald)表示:“《戴帽子的猫》是让苏斯博士成名的作品。若没有这本书,苏斯在儿童文学史上将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35]唐纳德·皮斯(Donald Pease)也同意此看法,指出:“《戴帽子的猫》是苏斯博士故事库中的经典之作,是他的基石与枢纽。在写这本书之前,盖索因《Quick, Henry, the Flit!英语FLIT#"Quick,_Henry,_the_Flit!"》广告活动比他的九本儿童书更为人知。”[36] 此书的出版与风行,使盖索成为美国文盲问题辩论的核心人物,皮斯称之为冷战时代“最重要的学术争议”。[36]

学者路易斯·梅南德(Louis Menand)认为:“《戴帽子的猫》改变了初等教育与儿童书籍的本质。它不仅代表阅读应透过拼音教学的理念,也代表语言技巧,以及其他许多科目应透过插图故事书教学,而非传统的初学读本和教科书。”[37]1983年,盖索曾对强纳森·考特(Jonathan Cott)表示:“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一本书,因为它促成了《迪克与珍》系列的消亡。”[22]

Thumb
2003年于白宫展出的《戴帽子的猫》圣诞装饰

这本书直接促成了初学者图书英语Beginner Books出版社的成立,该出版社专注于出版类似《戴帽子的猫》的初学读者书籍。[21] 根据朱迪思与尼尔·摩根(Judith and Neil Morgan)记载,当盖索的出版商之妻菲利斯·塞尔夫(Phyllis Cerf)注意到本书后,安排了双方会面,进而共同创办初学者图书。[21] 盖索担任总裁与编辑,戴帽子的猫成为该品牌的吉祥物,妻子海伦则是第三合伙人。兰登书屋最初担任发行商,[21]直到1960年收购了初学者图书。[38]盖索为该系列撰写多本书籍,包括《戴帽子的猫回来了英语The Cat in the Hat Comes Back》(1958年)、《绿鸡蛋和火腿英语Green Eggs and Ham》(1960年)、《跳到爸爸身上英语Hop on Pop》(1963年)和《穿袜子的狐狸英语Fox in Socks》(1965年)。[39]他起初仍沿用有限词汇表创作,后来逐渐相信“只要慢慢教导并搭配丰富插图,孩子便能学会大量词汇”。[40] 其他作者也为该系列创作多本知名作品,如《一只苍蝇经过》(1958年)、《山姆和萤火虫英语Sam and the Firefly》(1958年)、《去吧,狗狗,去吧!英语Go, Dog. Go!》(1961年)和《大寻蜂行动英语The Big Honey Hunt》(1962年)。[39]

《戴帽子的猫》及其形象多次出现在美国政治文化中。戴帽子的猫一手平衡多样物品、站立于球上的形象,常被政治漫画用来象征人物平衡困境。政治漫画家曾将比尔·克林顿乔治·W·布什描绘成此形象。[41] 2004年,《疯狂杂志》发表文章〈布什政府与苏斯博士世界的奇异相似之处〉,将白宫官员言论与苏斯书中摘录语句对比,并引述布什国情咨文承诺,搭配戴帽子的猫誓言片段:“我能拿起杯子、牛奶和蛋糕!我能拿起这些书!还有拿耙子上的鱼!”[42] 2007年第110届美国国会期间,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利·里德将移民改革法案陷入僵局比喻为猫制造的混乱,甚至在议场朗读本书部分内容,盼望借此促成僵局化解,“如果你回头读苏斯博士的书,戴帽子的猫最后会收拾善后。”[43][44] 1999年,美国邮政局发行了一枚印有戴帽子的猫的邮票。[45]

《戴帽子的猫》的风行也推动了盖索其他儿童书的销售。1940年出版的《霍顿孵蛋记英语Horton Hatches the Egg》首年销售5,801册,次年降至1,645册。1958年《戴帽子的猫》问世隔年,《霍顿》销量攀升至27,643册,1960年累计销售超过20万册。[36]

2020年,《戴帽子的猫》位列纽约公共图书馆“历史十大最借阅书籍”第二名。[46][47]

Remove ads

改编作品

《戴帽子的猫》已被改编为多种媒体形式,包括舞台剧、[48] 电视节目、[49] 以及电影。[50]

电视节目

戴帽子的猫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TV_special)》是一部1971年首播的动画音乐特别节目,由艾伦·舍曼为戴帽子的猫配音。[51] 1973年,舍曼再次在《苏斯博士逍遥游英语Dr. Seuss on the Loose》中饰演戴帽子的猫,在该节目中主持了三个故事。[52] 此角后来也出现在其他特别节目中,如1982年的《鬼灵精惹怒戴帽子的猫英语The Grinch Grinches the Cat in the Hat》。[51]

在1996年至1998年播出的美国木偶剧集《苏斯博士的奇幻世界英语The Wubbulous World of Dr. Seuss》中,戴帽子的猫与“小猫们”一同登场,该节目由吉姆·汉森公司英语The Jim Henson Company制作。布鲁斯·拉诺伊尔英语Bruce Lanoil为第一季的戴帽子的猫配音,第二季则由马丁·P·罗宾森英语Martin P. Robinson接替。[53][54]

2010至2018年间的系列动画片《戴帽子的猫知识多!英语The Cat in the Hat Knows a Lot About That!》则以绘本系列《戴帽子的猫的学习图书馆》为基础改编,戴帽子的猫一角由马丁·萧特配音。[49]

比尔·哈德尔曾在2014年《周六夜现场》的短剧中扮演过戴帽子的猫。[55]

Remove ads

电影

受到2000年真人电影《鬼灵精》热潮的激励,环球影业于2003年制作了真人版《戴帽子的猫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film)》,由麦克·迈尔斯主演。电影上映后,苏斯博士的遗孀奥黛丽·盖索英语Audrey Geisel对角色的诠释表示反对,并发誓日后不再允许真人版改编。[50]

2012年,改编自苏斯博士同名童书英语The Lorax的动画电影《罗雷司》取得票房成功,环球影业照明娱乐宣布计划制作《戴帽子的猫》的动画电影。罗伯·利伯(Rob Lieber)原定撰写剧本,克里斯·梅勒丹德利英语Chris Meledandri担任制片人,苏斯博士的遗孀奥黛丽·盖泽尔英语Audrey Geisel担任执行制片人,但该计划最终并未执行[56][57]

2018年1月,华纳兄弟影业为华纳动画集团(后来更名为华纳兄弟影业动画英语Warner Bros. Pictures Animation)取得了《戴帽子的猫》的动画电影版权,作为与苏斯博士企业(Dr. Seuss Enterprises)合作的一部分[58]。2020年10月,宣布艾莉卡·里维诺亚英语Erica Rivinoja和阿特·赫南德兹(Art Hernandez)接下导筒[59]。2023年6月,亚历山大·卡洛尼英语Alessandro Carloni取代赫南德兹担任导演[60]

2024年3月,据报导称比尔·哈德尔将会为标题角色“戴帽子的猫”配音[61]。同月,华纳兄弟影业动画总裁比尔·达马切克英语Bill Damaschke证实了哈德参演的消息,并宣布昆塔·布伦森杨伯文霍奇尔·戈梅兹麦特·贝瑞英语Matt Berry宝拉·佩尔英语Paula Pell加入配音阵容;哈德还将与苏斯博士企业总裁兼执行长苏珊·布兰特(Susan Brandt)共同担任执行制片人。杰瑞德·史腾英语Jared Stern和丹妮拉·马祖卡托(Daniela Mazzucato)担任制片人,双重否定动画负责动画制作[62]。2025年7月,随着首支预告片释出,亚美莉卡·费雷拉、迪亚哥·马汀尼斯(Tiago Martinez)、泰塔斯·伯杰斯英语Tituss Burgess吉安卡罗·埃斯波西托被揭露为本片的配音阵容之一[63]

2025年3月,电影上映日期提前一周至2026年2月27日,以避开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电影《河狸变身计划》的档期竞争。[64]2025年4月,电影被揭露将设定于一个名为“苏斯宇宙”(Seussiverse)的共同世界中。[65]

其他媒体

1997年,本书被改编为Living Books英语Living Books电脑互动读本版本。[66]

2003年,根据真人电影改编的《戴帽子的猫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video_game)》电子游戏,登上了 XboxPlayStation 2Game Boy AdvanceMicrosoft Windows 平台。[67]

2004年,又有一款基于原作绘本开发的电子游戏,登上PlayStationGame Boy Advance平台。[68][69][70]

2009年,位于伦敦皇家国家剧院创作了《戴帽子的猫英语The_Cat_in_the_Hat_(play)》舞台剧版本,由凯蒂·米契尔英语Katie Mitchell改编并执导。[48] 此剧后来曾在英国各地巡演,并再度上演。[71]

苏斯派音乐剧英语Seussical》是一部融合多部苏斯博士作品的音乐剧,剧中由戴帽子的猫担任旁白。[72]但该音乐剧于2000年11月开演,评价不佳,并在不到半年后停演。[73]

位于环球冒险岛乐园内的《戴帽子的猫》黑暗乘骑于1999年开幕,游乐设施以原书为基础设计。[74][75] 声音演出包括科瑞·伯顿英语Corey Burton配鱼先生的声音,[76]科瑞·帕德诺斯(Corey Padnos)配小男孩,[77] 以及桑蒂·福斯英语Sandy Fox分别为小东西一号与二号配音。[78]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