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媒体艺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使用新媒体技术创作的作品,包含数位艺术电脑图形电脑动画虚拟艺术英语Virtual_art网络艺术英语Internet_art互动艺术英语Interactive_art声音艺术电玩游戏机器人学3D打印赛博格艺术生物艺术等。这个词的区别产生于它所产生的文化对象和社会活动,它可以被看作是与那些源于旧的视觉艺术(即传统绘画、雕塑等)相对立的。 这种对媒介的关注是很多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许多艺术院校与主要大学都开设了“新媒体” (New Media)[1]或“新流派”(New Genres)科系与学院,同时国际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此种以媒材区分的研究所。[2]

新媒体艺术往往涉及到艺术家与艺术观察者主题间的互动。然而,正如一些理论家和策展人所指出的,这种互动、社会交流、参与和转变的形式并不能将新媒体艺术区分开来,而是作为一个共同的基础,在其他当代艺术实践中具有相似之处[3] 。这些观点强调了与新兴技术平台同时出现的文化实践形式,并对关注技术媒体本身提出质疑。

新媒体艺术创作常以电信大众媒体、和数位、科技等题材作为艺术作品的观念,实践范围从观念艺术虚拟艺术英语Virtual_art,从行为表演到装置皆有。

Remove ads

历史

新媒体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动态影像发明,如费纳奇镜(1833年)、活动视镜英语praxinoscope(1877)、和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动物实验镜英语zoopraxiscope (1879)。 从1900年代到1960年代,从托马斯・威尔弗雷德英语Thomas Wilfred的 "Lumia英语Lumia art"(1919)和 "Clavilux英语Clavilux"光器官到尚·丁格利的自毁雕塑"向纽约致敬"(1960),许多形式的动态与光的艺术都可以被视为新媒体艺术的鼻祖。

1958年,沃尔夫・沃斯泰尔英语Wolf_Vostell成为第一位将电视装置纳入其作品的艺术家,他在"German View from the Black Room Cycle"[4]作品中加入了一套装置。这套装置艺术柏林画廊英语Berlinische Galerie收藏的一部分。

1960年代,随着当时录像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白南准沃尔夫・沃斯泰尔英语Wolf_Vostell的新媒体艺术实验。1963年在纽约斯莫林画廊英语Smolin Gallery展出了装置作品"6 TV Dé-coll/age"。[5]A. Michael Noll英语A. Michael NollE.A.T英语E.A.T.激浪派、和Happening多媒体表演艺术

1983年,罗伊・阿斯科特英语Roy Ascott在他为弗兰克・波普尔英语Frank Popper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 "Electra"所做的国际性电信艺术计划 "La Plissure du Texte"[6]中提出了 "分散式作者(distributed authorship)"的概念。由于80年代末计算机图形学和90年代实时技术的发展,加上网络和互联网的传播,创作各种新型互动艺术的艺术家逐渐浮出台面,例如:肯・费戈德英语Ken Feingold林恩・赫什曼・利森英语Lynn Hershman Leeson大卫-罗克比英语David Rokeby肯・里纳尔多英语Ken Rinaldo佩里・霍伯曼英语Perry Hoberman塔玛斯・瓦利茨基英语Tamas Waliczky等人。又像是罗伊・阿斯科特英语Roy Ascott保罗-塞蒙英语Paul Sermon迈克尔・比耶利基英语Michael Bielický电信艺术英语telematic art(Telematic Art);武克・乔西奇英语Vuk Ćosić乔迪英语Jodi (art collective)的互联网艺术;杰弗里・肖英语Jeffrey Shaw莫里斯・贝纳永莫妮卡・弗莱施曼英语Monika Fleischmann的虚拟艺术与沈浸式作品,以及拉斐尔・洛萨诺・海默英语Rafael Lozano-Hemmer的大型城市装置。同时位于瑞士日内瓦的Centre pour l'Image Contemporaine英语Centre pour l'Image Contemporaine(当代艺术展演中心,又称CIC,现今由Centre d'art contemporain英语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Genève(CAC)承接部分展演工作)与法国巴黎庞毕度中心和德国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也共同合作建立了新媒体艺术的第一个网络影像档案库。[7]

Thumb
Maurizio Bolognini英语Maurizio Bolognini, Sealed Computers (Nice, France, 1992–97). 这个装置使用计算机程序码来创造无止尽的随机图像串流,然而没有人能看见内容(图像不断被生成,但它们被阻止成为实体的艺术品)。[8]
Thumb
World Skin (1997), 莫里斯·贝纳永虚拟现实(VR)互动装置 (Photo Safari in the Land of War)

同时生物科技的进步也让爱德华多・卡克英语Eduardo Kac等艺术家开始探索DNA和遗传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

围绕互动、超文字数据库网络发展起来的理论也对新媒体艺术产生了影响。这方面重要的思想家是范万尼瓦尔·布希泰德·尼尔森,而在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伊塔罗·卡尔维诺胡利奥·科塔萨尔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思想。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