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公会堂

位於臺灣新竹市東區東門里的公會堂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公會堂
Remove ads

新竹公会堂,是位于台湾新竹市东区东门里的公会堂建筑,1921年落成,战后时期先后作为新竹中山堂、新竹社教馆、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使用,列历史建筑

事实速览 新竹公会堂, 位置 ...

历史

新竹公会堂时期

Thumb
新竹公会堂原貌

新竹公会堂土地原先是竹堑社聚落,至清朝时成为清军练武的武营头[1]。1920年7月,新竹人郑拱辰等士绅、政府集资74,593圆在此兴建新竹公会堂[2]。1921年7月15日上栋[3]

新竹公会堂外观原为森山松之助风格,立面屋顶为切角顶背心式(半切妻)结构,立面红砖白饰,左右各有卫塔[3]。入口分设两侧,设左右设有侧廊[2]。背立面屋顶采歇山(入母屋)形式[3]

新竹公会堂建好后,成为竹梅吟社的文艺场所,如连雅堂在1931年3月18日就应邀参加[4]

东门保福德祠管理人苏桃回忆,新竹公会堂原先附近都空旷,直到战后初期都有仅有几户竹屋[5]。每逢10月25日前后新竹神社祭祀,新竹公会堂周围就会有马戏团、相扑、木剑表演等[6]。这时,同乐轩、新乐轩等北管乐团,就会到新竹公会堂广场搭架演出[7]

新竹市东门街之所以旧昵称“陆军路”,是因日军会经过此街到新竹公会堂操演[5]。1943年11月4日,美国陆军航空侦察队来此侦查后,附近有部队驻扎的新竹公会堂被列为轰炸区域[8]。1945年5月15日,新竹空袭,新竹公会堂建物遭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轰炸受损[3]

Remove ads

省立新竹社教馆时期

Thumb
新竹公会堂广场

1947年10月举行修复,半切妻屋顶改为白色山墙[3]。1948年,新竹公会堂改成中山堂时,原在新竹神社林恒茂家族石狮就在林占梅曾孙林家兴建议下移来此地[9]

1955年4月30日,新竹公会堂改作台湾省新竹社教馆[2]。初期配合国情以政令宣导和发展国语教育为主[10]

1959年,新竹公会堂广场增建体育场,新竹公会堂空间因此变得局促[3]。此时代,新竹市的摊商自新竹城隍庙前开始发展,蔓延到新竹公会堂四周,此地成为商圈[11]

1994年5月19日,台湾省政府决定将新竹公会堂拆除,改建成大楼[12]。10月20日,市政府与社教馆进行协商,委由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规划改建计划[13]。原先建筑预算高达新台币二十亿元,后因冻省而中止[14]。1998年2月23日,李干朗探查新竹社教馆后,向市长蔡仁坚建议可恢复新竹公会堂时期的原貌[15]

自1970年代起,新竹公会堂对面的建国公园开始出现色情、治安问题,导致新竹公会堂形象不佳[16]。像是赌徒会公然在新竹公会堂广场以象棋聚赌[17]。有次因李远哲返乡奔丧遇到流莺拉客而不满,使得东门派出所只好派警员在新竹公会堂前站岗取缔[18]。后在建国公园发展促进会、关帝、东门、成功三里共同管理下,新竹公会堂周围环境才改善[19]

国立新竹社教馆时期

Thumb
新竹公会堂回廊

1999年7月31日,省立新竹社教馆因精省而改隶教育部而成为国立新竹社会教育馆,举行挂牌[10]

新竹社教馆对广场管制门禁,除汽车不准任意进入以外,连机车同样被排除于门外,引起市民不满[20]。1999年9月25日,新竹市火车站前SOGO百货开幕后,附近东门街和东大路及东门城圆环一带交通更加繁忙[21]。东门里里长廖建福、市议员郑刘淑妹、许文栋曾建议将新竹公会堂广场作为东门形象商圈停车场,但2004年4月6日遭市府否决[22]

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时期

Thumb
新竹公会堂后侧

2008年3月9日,新竹公会堂改作为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23]

文史学者及艺文人士担心新竹公会堂构造受白蚁侵蚀情形日益严重,于是2016年进行修复再利用整体规划[24]。2018年8月8日,新竹市古迹、历史建筑、聚落及遗址、文化景观审议委员会通过修复再利用计划[25]。2019年2月18日封馆[24][26],3月11日进行整修[24]。2022年10月24日,修复完工重新开放[27]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