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蒲岗 (选区)
香港黄大仙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蒲岗(英语:San Po Kong,代号H07)是香港黄大仙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2023年撤销,末任区议员为新蒲岗互助网络成员陈启淳。
范围及名称
选区位于新蒲岗,名称亦来自于此原有地名,主要由太子道东及彩虹道包围,但誉港湾、越秀广场附近却在2011年起划入东头选区,而2019年起衍庆街及彩虹道游乐场一带划入龙下选区,人口散布在新蒲岗工业区以西的单栋式私人住宅楼宇及工业区以东的居屋采颐花园。与其相邻的选区有龙趣、龙下、龙星、东头、东美与及彩虹,并且以太子道东接壤九龙城区的启德北选区,因应人口分布而设有两个投票站,分别位于新蒲岗工业区以西的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及采颐花园附近的嘉诺撒小学(新蒲岗)。
沿革
新蒲岗选区首次出现于1982年区议会选举,由太子道东及彩虹道包围,以工业大厦混合唐楼等私人单幢住宅楼宇为主,人口变动不大,一直是一个单议席选区。第一任区议员为陈平,对手为香港公民协会朱振东及林龙。1985年区议会选举由陈平以香港公民协会成员身份打败另外两位候选人。
1988年区议会选举,陈平未有争取连任,香港公民协会的陈若瑟胜选而成为本区区议员,对手为太平山学会李文光。1991年区议会选举及1994年区议会选举,陈若瑟自动当选,唯身份由香港公民协会转为东九龙居民委员会。
1996年11月2日,陈若瑟涉嫌冒警召妓,被警方拘捕后,在新蒲岗康强街住所大厦天台自缢丧生[3],于是触发1997年1月5日进行补选以填补其空缺。该次选举由东九龙居民委员会李达仁与民主党麦海华争夺,最后李以841票胜出(麦氏812票)。
199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党派出刘山青与李达仁争夺本区议席,李以1,364票击败取得1,062票的刘胜出。2003年区议会选举,采颐花园入伙,使本区人口超出上限,已清拆的大磡村从该选区划走至龙星选区,而李达仁与街工黄兆文争夺本区议席,最后由李以九百多票差距胜出。2007年区议会选举,李达仁争取连任,由于未有其他人参选,李自动当选。
2011年区议会选举,由于本区人口过多,誉港湾及越秀广场一带近划入东头选区,李达仁与居于采颐花园的新民党屈奇安及社民连梁日明竞选,当中李达仁助选团被指以疑违法在票站外教人投票[4],最终李以六成得票连任。2015年区议会选举,李达仁退休交由助理雷启莲以创建力量、东九龙居民委员会身份参选,同时退休救护员屈奇安以独立人士身份参选,结果雷以七成得票当选。
2019年区议会选举,由于因应选区人口随着景泰苑入伙而增加,而龙下选区人口过少,选管会起初建议将衍庆街一带划入东美选区,而东美选区内的启德花园则划入龙下选区,以平衡人口分布。结果引起反对,选管会最终将衍庆街及彩虹道游乐场一带划入龙下选区,东美选区则维持不变。候选人方面,本身居于新蒲岗、任职金融分析师的新蒲岗互助网络成员陈启淳首次参选,并成功击败争取连任的雷启莲,成为该选区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夺取该区议席。[5]2021年7月,因应政府计划追讨协助民主派初选区议员的酬金津贴传闻所带动的区议员辞职潮中,陈启淳辞去区议员职务。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