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易北日耳曼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易北日耳曼语(Elbe Germanic),又被称作赫尔米诺语(Irminonic),是德国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希·毛雷尔(1898-1984)在他的著作《北部德语和阿勒曼尼语》(Nordgermanen und Alemanen)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它被用来描述某种祖语或方言群,其后来衍生出阿勒曼尼语、伦巴底语、图林根语和巴伐利亚语等语言。在古典时代晚期和中世纪,其假设的派生语言对邻近的西中部德语方言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又以标准德语的形式对整个德语区产生了影响。[1]
Remove ads
命名
“赫尔米诺语”(Irminonic)的命名源于赫尔米诺人(Irminones)。赫尔米诺人是一群在语言和文化相互关联的日耳曼部落,塔西陀曾在其著作《日耳曼尼亚志》提及[2]老普林尼进一步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称赫尔米诺人人生活在“内地”,即其生活领域不靠近莱茵河或北海。[3]毛雷尔借用了普林尼的说法,将此词指称海西尼亚森林和德国东北平原一带的苏维汇人、Baiuvarii、阿勒曼尼人和伦巴底人所说的方言。[1]
理论

毛雷尔认为,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语言学中普遍使用的语言谱系树,对于描述现代日耳曼语言之间的关系不够准确,尤其是西日耳曼诸语。相较于其他学者将古英语、古荷兰语、古撒克逊语、古弗里斯兰语和古高地德语简单构拟成从一共同的“原始西日耳曼语”中“分化”出来,他认为某些方言群和祖语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差异。[4]
派生语言
参见
- 北海日耳曼语
- 威悉-莱茵日耳曼语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