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白腰朱顶雀

燕雀科金翅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腰朱顶雀
Remove ads

白腰朱顶雀学名Acanthis flammea)为燕雀科朱顶雀属鸟类,又称普通朱顶雀朱顶雀,俗名(贝宁)点红苏雀。分布于近北极地区,包括北欧至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宁夏新疆、华北、华东等地。常见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和栎、榆等幼林中,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事实速览 白腰朱顶雀,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类

白腰朱顶雀于1758年被卡尔·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第十版中列为Fringilla flammea[3][4]目前的属名Acanthis来自古希腊语akanthis,指的是一种现已无法辨认的小鸟,而flammea拉丁语中意为“火焰色”。[5]

白腰朱顶雀之前曾被归入金丝雀属(Carduelis)。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显示,极北朱顶雀和白腰朱顶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进化谱系,因此这两个物种被归入重建的朱顶雀属Acanthis)。[6][7]

亚种

指名亚种A. f. flammea,即麦朱顶雀,在北美洲北部和古北界地区繁殖。还有一个在冰岛繁殖的亚种,称为冰岛朱顶雀A. f. islandica),以及一个在格陵兰巴芬岛繁殖的亚种,称为格陵兰朱顶雀A. f. rostrata)。许多分类学权威将小朱顶雀视为白腰朱顶雀的亚种。[7][8]冰岛和格陵兰的两种形式有时被称为“西北朱顶雀”。所有亚种都会迁徙到加拿大、北美北部或欧亚大陆。这些鸟类对寒冷温度有极强的耐受力,冬季的活动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可得性。islandica亚种有两个不同的族群(一个较浅,一个较深),其关系尚未解决。[9][10]

描述

白腰朱顶雀是一种小型棕灰色雀鸟,身上有深色条纹,额头有亮红色斑点。牠有一个黑色的喉部和两条浅色的翼斑。雄性常常胸部泛红。它比极北朱顶雀更小、更棕色,条纹更多。成鸟身长介于11.5和14厘米(4.5和5.5英寸),重12和16克(0.42和0.56盎司),翼展范围在7.5至8.7英寸(19-22厘米)之间。[12]其臀部有条纹,并且在下腹部有一条宽阔的深棕色条纹。腿为棕色,喙为带暗尖的淡黄色,眼虹膜为深棕色。[13]

一群朱顶雀在觅食,发出叫声,爱荷华州, 美国

相似物种

麦朱顶雀比小朱顶雀体型更大且颜色更浅,两者经常混合在一起,但似乎没有显著的杂交,尽管其共域的时间太短,无法得出确定结论。[14]雄性麦朱顶雀比体型相似的极北朱顶雀颜色更深,但雌鸟则几乎无法区分。

在觅食的朱顶雀, 荷兰

行为

白腰朱顶雀的分布范围涵盖北欧、北亚到北美洲、格陵兰和冰岛。它是一种部分迁徙的鸟类,秋季晚期向南迁徙,并在3月和4月再次向北迁移。其典型栖地是针叶林,包括松树云杉落叶松林。牠主要以种子为食,尤其是冬季时以桦木赤杨的种子为主。[13]

白腰朱顶雀的巢筑在树或灌木的低处,外层由细树枝构成,中层由根纤维、杜松树皮碎片和地衣构成,内层则由羽毛、柳芽和驯鹿毛构成。雌鸟会产下三至七颗斑点蛋,并进行孵卵。大约11天后孵化,雏鸟在约13天后离巢。[13]

图库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