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景兴 (选区)
香港屯门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景兴(英语:King Hing,代号L09)是香港屯门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设立,原称大兴南,2003年采用现名,2023年取代,末任区议员为工联会前副会长陈有海[4]。
范围及名称
选区位于屯门西北部,横跨两条屋邨,包括山景邨北部的景美楼、景丽楼(其余楼宇则属山景选区)以及大兴邨南部的兴泰楼、兴盛楼、兴昌楼及兴伟楼(其余楼宇则属兴泽选区)。选区名称亦从两邨取出一字而成,与其相连的选区有建生、兴泽、翠兴、山景、新景以及田景。选区因应人口分布设有两个投票站,分别设于大兴邨内的大兴社区会堂,以及设于轻铁石排站附近的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
沿革
七十年代末期大兴邨入伙,1982年区议会选举,属屯门西北选区,其后于198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连同附近范围划为双议席的大兴选区,当时由时任屯门西北区议员聂泽棠、参选过1982年屯门西北选区的林锐、未报上政治联系的冼炉生、公共房屋政策评议会朱伟彬及本身为中学教师的汇点兼公共房屋政策评议会成员吴明钦竞选,最终由吴朱二人各自以多于四千票当选[5],得票大大多于其他候选人。
1988年区议会选举,吴明钦及朱伟彬同以汇点的名义争取连任,但山景邨附近属本区范围的部分改划为双议席山景选区,吴朱二人仍各自以多于四千票当选,当中吴明钦的4,905票区议会个人得票[6]记录至2019年区议会选举方被打破。
1991年区议会选举,吴明钦改以港同盟身份参选,并与党友吴润清一同竞选,议席同时亦有冯景光及郭强争夺,结果继续由吴明钦以多于四千六百票当选连任,吴润清得二千九百几票而当选[7],另外二人只得一千多票。吴明钦其后更连任区域市政局议员及当选立法局新界西直选议员,成为少有的三料议员,风头一时无两。1992年6月22日,吴明钦患病逝世,区议会需于1992年10月11日进行补选以填补其空缺。何杏梅代表港同盟参与是次区议会补选,并以2,355票击败另外两位候选人于大兴选区当选。[8]何杏梅任期虽然不足两年,但任内曾联同何俊仁以及时任区议员蒋月兰等收集居民签名,要求争取屯门区内的公屋加装闭路电视以及大门铁闸,遏止“屯门色魔”事件再次发生。[9]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改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亦随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原有双议席大兴选区分拆为以大方街为分界,包括大兴邨楼宇组成的大兴南及大兴北选区,至于石排头路、震寰路、青松观路以南一带则由私人屋苑所组成为泽兴选区。
1994年区议会选举,大兴南由有工联会背景的民建联成员陈有海以1,235票击败港同盟与汇点推荐的吴润清的1,150票。同时大兴北选区由民建联陈文华胜出[10],结果大兴邨一夜改变为亲中派的桥头堡。
1999年区议会选举,吴润清转到原称大兴北的兴泽选区参选,民主党改派朱顺雅参选,与民主建港联盟陈有海对垒,结果陈以六成得票连任。
2003年区议会选举,大兴南吸纳原山景北选区的山景邨景美楼及景丽楼后,采用景兴为名,形成现有模样,陈有海以2,512多于原山景北区议员吴蕙兰的1,377票成功当选。
2007年区议会选举、2011年区议会选举及2015年区议会选举,由于未有其他参选人,陈有海最终自动当选,不过自2012年因应工联会与民建联分家,陈有海仅以工联会身份活动。2008年,王国兴代表工联会空降新界西参选,本区划入工联会的势力范围。
2019年区议会选举,争取第六次连任的陈有海与首次参选的屯门社区网络副主席罗焯勇以及独立候选人刘幸儿竞逐,是本区十六年来首次出现有竞争的区议会选举。结果陈有海仅以137票,险胜得票第二高的罗焯勇,第六次连任成功,令陈有海成为建制派在屯门区议会的三位区议员之一,亦是工联会在屯门区议会唯一一位区议员[11],亦成为屯门区议会内连任最长的区议员之一(另两位是新景区议员黄丽嫦以及安定区议员江凤仪)。
2021年,在屯门区议会主席的补选中,由于泛民主派经历辞职及初选案后人数剧减及不团结,陈有海意外地当选屯门区议会主席。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包括大兴选区。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资料来源与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