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球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球车,又称月面车,是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对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可分为无人驾驶月球车和有人驾驶月球车。无人驾驶月球车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无人驾驶月球车则属于巡视器,特点是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部分或者全部自主。世界上第一台无人驾驶的月球车是苏联的月球车1号,于1970年11月17日由月球17号探测器送上月球。



有人驾驶月球车主要由月球车的每个轮子的各一台电动机驱动,靠蓄电池提供动力。主要作用于扩大宇航员的活动范围和的减少体力消耗,它可随时存放宇航员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已经完成的任务
月球车1号是苏联发射成功的世界上第一辆成功运行的遥控月球车。质量约为756千克,高1米35,长2.2米,宽1.6米。[1] 依靠4对电驱动,电磁继电器制动的轮子实现机动。于1970年11月17日由月球17号送上月球(降落点位于北纬38°17'西经35°),一直在雨海地区工作至1971年10月4日。
月球车2号是苏联研制的第二个无人月球车,高1.35米,长1.7米,宽1.6米。主要任务同月球车1号相同,也是收集月球表面照片,全车拥有3个摄像头。除摄像头外,月球车2号还拥有激光测距、X射线探测仪、磁场探测仪等装置。它以八个相互独立的电动车轮驱动,车体能源来自于太阳能电池,车上携带的钋210放射性元素用来在夜晚为车体供热,保证仪器不因低温而损坏。月球车2号总共工作了4个月,拍摄了86张全景照片和80000张照片。
阿波罗月球车是1971至1972年期间,阿波罗计划中第十五、十六和十七次登月任务中,宇航员使用的月球车。可以搭载两名宇航员,以及月岩和登月设备。
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制造的一辆月球车,搭载于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00秒34毫秒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发射[2],于12月14日21时12分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表面[3],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4],玉兔号月球车从嫦娥三号中走出,成为自1973年苏联的月球车2号以来再次踏上月球表面的无人驾驶月球车[5]。
智慧号月球车是印度月船三号携带的月球车,于2023年8月23日着陆月球,进行了短距离巡视,并于9月2日随月夜进入冬眠。9月23日,智慧号月球车唤醒失败,任务结束。智慧号月球车在月面总共工作了12天,行驶距离101.4米。
SLIM携带了2个微型月球车,分别称为LEV-1和LEV-2。
嫦娥六号携带了1个微型月球车,称为“金蟾”。金蟾对月球表面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为嫦娥六号着陆器拍摄了照片。
正在执行的任务
玉兔二号月球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制造的一个无人月面探测器,搭载于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定名[6]。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34秒366毫秒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进Ⅲ型运载火箭发射,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7]。1月3日22时22分,玉兔二号月球车从嫦娥四号着陆器完成分离,成功踏上月面,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人造移动设备[8]。
月球车一览表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