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准 (水师提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準 (水師提督)
Remove ads

李准(1871年3月26日—1936年12月22日),四川省邻水县太安乡太安里柑子铺李家坝人(今柑子乡活水沟桅子湾人)。[1] 原名继武,派名新业,亦名木,直绳,又字志莱,号恒斋默斋,别号任庵平叔。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初六日子时生。是百年来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最力的海军高级将领。

Thumb
直威将军李准
事实速览 李准, 籍贯 ...

李准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李征庸(人称李铁船)是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官至钦差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头品顶戴,三品卿衔。李准17岁时前往父亲在广东的任所,但两次应试均不第。1895年,其父捐其为监生、同知衔候补道员。

1895年冬,李准奉张之洞委派,前往湖北赈捐,受其赏识,被保以知府补用。1898年,实任广东钱局提调,次年兼任海防善后局提调和广东省厘金局总办。1902年,李准为两广总督岑春煊赏识,由文入武,任广东巡防营统领,兼巡各江水师,镇压洪全福起事,捕获巨盗林瓜泗。因此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授予南澳镇总兵一职,赏头品顶戴和“果勇巴图鲁”称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十五日,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召见李准,升任广东水师提督。

李在广东水师提督任内,先后率舰巡查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宣示了中国对该两处群岛的主权,为纪念他的功绩,今日南沙群岛内尚命名有李准滩

李由于长期率部在广东镇压革命党起事,深为革命党所恨,数次遭到刺杀,先后两次重伤。黄兴亦屡次策划刺杀李[2]

1911年,革命党发动黄花岗起义,李准率部镇压之,但旋即遭到两广总督张鸣岐猜忌,遂转而靠近革命党,与胡汉民秘密联络。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准率部响应,迎接胡汉民前往广州就任都督。

1912年,李准应袁世凯邀请,前往北京出任高等军事顾问,后由段祺瑞政府封直威将军。二次革命后,李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前往调停广东局势,1916年去职,其后隐居天津,以研习书法、撰写剧本度日。晚年成为书法名家,曾为《大公报》题写报名。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1936年11月22日)[3] 病逝于天津。

李准所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至今仍是中国政府用以证明其对东沙、西沙等海岛主权的重要文献。

Remove ads

履历[4]

清代

  • 光绪廿一年(1895年),屡试不第,捐同知,分诣广西试用。是年冬,湖广总督张之洞委办李准湖北赈捐。
  • 光绪廿二年(1896年),归知府班补用。
  • 光绪廿三年(1897年),兼办四川、顺直、安徽湖北赈捐,劝办江苏徐淮海及山东黄河之赈捐。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谭继洵请旨优奖同知李准办赈出力,赐加三品衔,并佩戴花翎
  • 光绪廿四年(1898年),花翎三品衔分发广西候补知府,以知府仍留原省归候补班补用,八月梧州通商提调,充广东官钱局提调,委署梧州府知府,以改省不能赴任。
  • 光绪廿五年(1899年),仍充广东官钱局提调,兼充广东海防善后局提调,仍兼办各省赈捐,以道员军机处遇缺提案。
  • 光绪廿六年(1900年),委营务处会办(办理广东营务处)。
  • 光绪廿七年(1901年),李准弟李戴清报效助饟银移奖胞兄,朱批:著照所请该部知道,以道员军机处存记遇缺题奏,赐加二品衔。
  • 光绪廿八年(1902年),统巡各江水师(留粤委充巡察各江水师差使)、兼统粤义军,仍兼管厘局及营务处,奉旨赏头品顶戴
  • 光绪廿九年(1903年),仍充巡各江水师及营务处全办各差,统奉上谕:李准著交军机处存记,但遇有道员缺出请旨简放,并赏赐果勇巴图鲁名号
  •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仍充统巡各江水师,兼统中东西北防营营务处总办、京汉铁路工程局总办各差。
  • 光绪卅一年(1905年),四月十五日颐和园仁寿殿召对,奉上谕:“本日召见存记,简放道李准著开去道员,以总兵用(记名总兵),署理广东水师提督,赏给御书“长寿”字一方。

六月初一日,奉上谕:“补授闽粤南澳总兵,仍署广东水师提督”。 是年冬,陆提李福兴开缺,奉命以准兼署。

  • 光绪卅二年(1906年),仍署水师提督兼陆路提督。五月,水陆归并一缺,奉旨以萨镇冰补授,李准仍署理水陆提督。
  • 光绪卅三年(1907年),仍署水陆提督

六月奉上谕:“李准著调署北海镇总兵,会同王珊将廉钦善后事宜任直为限(督办廉钦军务)。广东水陆提督著秦炳直署理,钦此”。 十二月,仍将水陆提督分而为二,奉旨:“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补授,仍著李准署理,秦炳直著补授广东陆路提督

  • 光绪卅四年(1908年),正月接水师提都印。

收复东沙岛

是年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赠送冕旒宝星(勋章)一座,奉旨“准其收受佩带”。

  • 宣统元年六月廿九日(1909年8月14日)[5],奉上谕:“李准著补授广东水师提督”。奉恩诏:“荫长子桓为一品荫生”。

三月初起行乘伏波、琛航两兵舰往察视西沙十五岛。

  • 宣统三年十月初六日(1911年11月26日),奉谕署理两广总督[6]
Remove ads

民国

  • 民国元年(1912年)10月20日,授陆军中将衔
  • 民国二年(1913年)8月14日,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授广东宣慰使,辞,又奉命为四川宣抚使,以如必带兵入川,川中又多一二支客军;不带兵反为人所制,仍于事无济。乃具呈辞职。
  • 民国五年(1916年),袁世凯令其为陆军混成模范团副官
  • 民国六年(1917年)二月与陆荣廷同晋京,晋谒黎元洪大总统段祺瑞总理。奉命授为直威将军
  •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吴佩孚聘为直鲁豫巡阅使署高等军事顾问
  •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吴佩孚称讨逆联军总司令,仍聘为高等军事顾问。
  • 民国十四年(1925年),吴佩孚聘其为讨贼联军总司令部参赞
  •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命其为援粤海陆军招抚使
  • 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月,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聘其为军事参赞

大事记

收复东沙岛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李准出巡外海,至东沙岛,发现日本人已占据该岛二三年,已建轻便铁道十余里,机器、厂屋若干座,亦派兵监视。李准回广东后,请示两广总督张人骏,电告外务部,与日本人交涉,日本公使要求二百年以前之图为证据。广东按察使王秉恩博览群书,以雍正间有高雷廉镇总兵陈伦烱著《海国闻见录》中有东沙岛之图,送外务部与日本公使,证明为我国版土,交还中国,仍名为东沙岛[7][8]

察视西沙十五岛

宣统元年(1909年),为了避免东沙岛被占之覆辙,经吴敬荣林国祥王仁棠先会同粤海关船员往探,李准调集伏波琛航两兵舰,伏波舰管带吴敬荣,琛航舰管带刘义宽,李准乘伏波舰,林国祥航海之主,皆由其指挥,随行参赞王仁棠,同行有广东候补道李哲濬宁波人,字子川),广东补用知府丁乃澄归安人,字少荪),广东补用知府裴祖泽霍邱人,字少荪),王叔武,李田、邵述尧、刘镛、郝继业、陈晋庆、袁武安、赵华汉、郑继濂、张瑞图、刘启唐、潘镇藩、梁朝彝、郭朝升、陈仕平。港商韦雪斋、李惠林、苏汇泉,海军测绘学生四名:萧广业、邱世堃、孙承泗、梁宝琳,测绘委员四名:孙金汉、刘迺封、赖鹏、 陆振,测绘学生八名:吴应昌、韩国英、王钦、洪禹懋(均琼府人)、赖国琛、彭道宗、谭景(合?)、杨基,化验师二人:无线电局工程师布朗士、礼和洋行化验师孙那,农工路矿公司探钻工程师二名:钟饰、钟英,军医生两名:陆锡藩、胡国镇,庶务随员谭开宗,照相人二名(连器具华芳去),木工四名:朱生、伍嘉、朱胜、香基 ,泥水二名,修盐漏工四名,种植工二名,洗衣工二名,小工一百名等[9][10],历时一月,对群岛进行深入调查。军舰每到一处皆勒石命名,并于永兴岛上鸣炮升旗,显示中国主权。[11]

在这次巡视中,随船的测绘委员和海军测绘学堂学生绘制了西沙群岛总图和西沙各岛的分图。在一个月之内,中国两次派水师巡视西沙群岛,宣示主权,此举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西沙群岛为中国海洋国土,各国航海之书,都称其为中国海洋国土,普遍认为“帕拉赛尔群岛(西沙群岛)是分散在海南岛南部中国海上的群岛。”“1909年中国政府把该群岛归于中国所有”。[12]

Remove ads

命名西沙岛屿

本次命名之岛皆以军舰,物产,两广总督、李准及同行诸人之籍贯:[13]

Remove ads

家族[15][16]

妻妾

  • 妻黄氏,未生之先即指腹为婚者,光绪十三年丁亥成婚
  • 张氏
  • 妾阎氏

  • 长子李相枚,名桓,字景武,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粤垣之天平街
  • 次子李相度,民国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酉时生于津寓
  • 三子李相普,字赵卿,民国十八年七月十六生于泰华里三号本宅

  • 长女李菊荪,光绪十五年七月廿七日生于香山县署,夫状元夏同龢次子夏建寅
  • 次女李梅荪,光绪十七年冬十二月十九日生于海阳县署,姐亡后,为夏建寅继室
  • 三女李芝荪,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生于广州华甯里寓,殇
  • 四女李蕙荪,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五日生于粤垣之天平街寓所
  • 五女李如碧,民国六年十二月初十日生于天津英租界广东路本宅,民国八年二月殇,葬于浙江义园
  • 六女李如瑾,夏同龢之女,李准义女,嫁傅增湘之第三子傅定谟
  • 六女李如璧(后序齿八女),字静仪,民国七年十二月初十生于泰安里之宅
  • 七女李如璋(后序齿九女),字静娴,民国九年四月十三日生于泰安里之宅
  • 八女李如琇(后序齿十女),字静婉,民国十年十二月初二日生于天津法租界泰安里十一号本宅,嫁周叔弢之子周艮良
  • 九女李小五,民国十四年冬月十二日,生于天津法租界泰安里,民国十五年四月殇
  • 十一女李如容
  • 十二女李如莹,民国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生
  • 十三女李如瑜(李㭠),民国二十一年正月十九日生,女高音歌唱家
Remove ads

著作

兵家

  • 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

史料笔记

  • 巡海记[17][18]
  • 李准重翻航海记[19]
  • 粤东从政录
  • 广东革命大事记(广东革命史)
  • 任庵闻见录
  • 任庵自编年谱
  • 任厂六十自述[20]

小学字书

  • 任庵临池誊稿 20册
  • 古籀类编 12卷

词曲

  • 玉琴缘
  • 画中缘
  • 棒打春桃
  • 拾金不昧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