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远 (作家)

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臺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遠 (作家)
Remove ads

李远(1951年10月30日),笔名小野,生于台湾台北市作家编剧。现任文化部部长,曾任中华电视公司总经理、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其在中央电影公司期间参与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2018年9月,获得争取连任的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延揽担任竞选办公室总干事,于选后回任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事实速览 李远, 中华民国第6任文化部部长 ...
事实速览 李远,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其父母是福建的客家人,其父名李琳。

其父原出身福建武平县偏远山区农村,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政权依据盟军总部一般命令第一号中的安排代表盟军到台澎受降,并在台澎战后最终处置确定前,为盟军全体成员占领代管台澎。其父只有初中毕业,却自称有大学学士学历,加入台湾省训练团任课务科科长,参与接管台湾工作,后改任台湾省物资局主计处统计课课长。

母亲为福建连城县人,在小孩出生后就辞去公务员工作,成为专职家庭主妇,以笔名“汪水”、“黄智”等于各报写专栏及杂文。小野在家中排行第三,是长男,其上有两名姐姐李小琳、李小彬,底下为幺弟李近。出生时原名“李小埜”;后为了方便认读及纪念祖父李光远,报户口时取名李远。“埜”是“野”的古字,小野这个名字后来成为他的笔名。

小野在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夜间部毕业后,进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物学学系,取得学士,曾任国立阳明大学助教。

笔耕、文化工作

因为家中收入不高,小野父母在1964年开始向报章投稿,赚取稿费;小野在中学时代也开始投稿,曾取得多项学生文学奖项。就读大学时,1973年在《中央日报》发表《蛹之生》,1975年出版,此后成为流行作家。大学毕业后仍然持续写作,包括服兵役与在台北县五股国中教书的经验,都成为他作品的来源。小野后来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留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在此认识其妻,两人结婚。

1980年代初,在美丽岛事件发生后,获得中央电影公司聘书,中断学业,回到台湾,担任中影制片企划部副理兼企划组长,投入电影工作。他在此认识吴念真侯孝贤等人,在中影总经理明骥的充份授权下,一起合作推动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1990年代初,小野担任由《远见杂志投资之《寻找台湾生命力》电视影片的策划及总撰稿。之后,小野曾任台湾电视公司董事,在任内推动“台湾电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小野曾经担任中国电视公司中华电视公司的顾问、董事,任内曾经带动中视八点档连续剧的制作方向朝向“年轻化”,制作《少年十五二十时》等八点档连续剧。

2000年,小野应时任台视总经理胡元辉邀请接任台视节目部经理,外界一度盛传小野因在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中支持陈水扁而得以接任此职,但小野自认受邀接任此职是为了改造恶质电视生态而无关政治酬庸。一年八个月后,小野主动请辞此职,理由一是他不能接受的政治干预,理由二是他欲极力改变的媚俗电视文化[1]

2005年,小野担任第十三届台北国际书展“Best From Taiwan版权推介”评审委员召集人。2006年,小野担任华视总经理,任期至2008年3月届满;同年,小野担任行政院新闻局优良课外读物评审委员召集人[2]。2006年12月22日,小野出席立法委员李永萍召开的《公共电视法》修法公听会。他批评,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处处干预华视、强迫华视照公视的方式走,导致华视成为“非公非商”的“四不像”,他不惜辞职捍卫华视权益;时任公视总经理的胡元辉强调,这是误会,公视愿意好好检讨。[3]

2007年12月24日,小野在华视第18届董监事第21次联席会议上提出辞呈,辞任华视总经理。[4]

2009年,获选国立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驻校作家,开授多项创作课程。[5]

2016年5月18日,担任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6]

2017年8月1日,担任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任内因人事问题说明不清导致预算遭议员暂搁。

2018年9月19日,接任2018年选举争取连任台北市市长柯文哲竞选办公室总干事,并因行政中立性疑虑辞任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7]同年10月,接受拍摄以个人身份支持民进党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陈其迈的宣传影片,由于片中标上其在柯文哲选办的职衔引发议论,陈其迈则表示事先小野有先确认过影片。[8]

2018年11月20日,担任第一届镜文学影视长篇小说大奖决审评审。

2019年1月21日,回任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从政

Thumb
文化部官方肖像

2024年4月12日,准行政院院长卓荣泰宣布,李远将出任文化部部长[9]BBC报导,部分文化人士认为他在文化圈内德高望重,应能承担该职;也有部分人士质疑他是否能够与青年乃至国际文化市场联系[10]

文学作品

小野著作丰富,也屡次获奖得到肯定,以散文为最多,而涵盖小说、童话、电影剧本,作品至今合计逾一百部。作品往往以家庭与学校体制为主题。多年来他作品中对于台湾学校教育的诸多检讨、提案,十几年来在台湾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之下也渐渐有所修正与实现。小野作品也描写家庭生活,轻松的笔调却不失真实韵味,颇受读者喜爱,也使小野作品能长年畅销,更使其成为体制外颇具影响力的人。

小野的作品谈及家人,而小野的弟弟李近以及小野的一对子女李中、李华(李亚)与妻子郑丽贞近年来也各有著作,皆以抒发自我的散文为主。

2012年,小野以作品《有些事,这些年我才懂:小野的人生思考》获得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2013年接续出版《世界虽然残酷,我们还是......》等公共议题的推波助澜,获选当年度金石堂的“出版风云人物”[11]。两本书均为究竟出版。

社会参与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引发的东日本大震灾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与柯一正戴立忍等多名导演共同参与反核四运动[12]

小野于2013年7月29日与郝明义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郑秀玲冯光远九把刀、台大新闻所教授张锦华台大文学院院长陈弱水、法律学院院长谢铭洋、社会科学院院长林惠玲、副院长王丽容、新闻所所长洪贞玲、社会系主任柯志哲、社工系主任郑丽珍、学学文创董事长徐莉玲、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等知识界与艺文界人士就此“未充分征询民间意见”、“未进行冲击评估调查”、“未事先让国会参与监督”而引发台湾社会轩然大波的黑箱作业发起“实践民主审议、诚实评估冲击、重启服贸谈判[13]”的连署活动,要求政府必须就“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由谁做的决策?中间的谈判经过?”等始末正式出面做完整的说明,让社会讨论日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14][15]

得奖纪录

更多信息 年份, 获提名 ...

作品年表

小说、散文(部分)

更多信息 年份, 书名 ...

编剧作品

  • 1978 《男孩与女孩的战争》
  • 1978 《擎天鸠》
  • 1979 《成功岭上》
  • 1979 《宁静海》
  • 1981 《带枪过境》
  • 1981 《望子成龙》
  • 1981 《天降神兵》
  • 1981 《辛亥双十》(The Battle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 1982 《动员令》(Happy Days In The Army)
  • 1982 《四年二班》
  • 1982 《苦恋》(Portrait of A Fanatic)
  • 1982 《超级勇士》
  • 1982 《老师,斯卡也答》(A Lily In The Valley)
  • 1982 《血战大二胆》
  • 1983 《最长的一夜》
  • 1983 《又见阿Q》 
  • 1983 《竹剑少年》(Kendo Kids)
  • 1983 《天下第一》(All The King’s Men)
  • 1984 《策马入林》(Run Away)
  • 1984 《高粱地里大麦熟》
  • 1984 《我爱玛丽》(I Love Mary)
  • 1986 《恐怖分子》(The Terrorizers)
  • 1986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Reunion)
  • 1986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 1987 《那一年我们去看雪》(Cold)
  • 1987 《白色酢浆草》
  • 1988 《海水正蓝》(When The Ocean Is Blue)
  • 1989 《刀瘟》(The Story of a Gangster)
  • 1989 《国中女生》(School Girl)
  • 1990 《我的儿子是天才》
  • 1991 《娃娃》(A Piggy Tale)
  • 1994 《禅说阿宽》(Zen Taipei Ah-Kuan)
  • 2010 《嘿!阿弟牯》(全球首部客家儿童剧)
Remove ads

制片作品

  • 1983 《竹剑少年》(Kendo Kids)

策划作品

  • 1984 《战争前夕》(Impending War)

电影相关著作

  • 1986 ‘一个运动的开始’
  • 1988 ‘白鸽物语’

歌曲作词

陆小芬唱片专辑《情与愁》,1985年中联唱片
  • 〈情愁〉(温隆俊作曲)
  • 〈秋声赋〉(温隆俊作曲)
  • 〈夜歌〉(温隆俊作曲)
  • 〈黑色的灵魂〉(温隆俊作曲)
  • 〈心曲〉(温隆俊作曲)
  • 〈命运的小巷〉(温隆俊作曲)
  • 〈爱就是这样〉(温隆俊作曲)
  • 〈冬夜〉(温隆俊作曲)
  • 〈当杜鹃花开的时候〉(温隆俊作曲)
  • 〈情人站出来〉(温隆俊作曲)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