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士丁尼大瘟疫
拜占庭帝国瘟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查士丁尼大瘟疫(英语:Plague of Justinian)是公元541至549年影响了整个地中海盆地、欧洲和近东地区,特别是东罗马帝国和它的死敌萨珊波斯帝国的一场腺鼠疫瘟疫[1][2][3]。这场大瘟疫以时任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名字命名。根据他的宫廷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的说法,查士丁尼感染了这种疾病但于542年康复,当时正值疫情最严重时期,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1][2]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4年12月22日) |

这是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的开端,也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4][5][6][7]。
大瘟疫分为五次爆发:公元541-544、557-558、572-574、590及599。其中第一次爆发导致了帝国1/3总人口病死,人口数由约4000万下降到2600万,单是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已病死了40%居民。547-548年轮到牲畜爆发瘟疫,畜牧业受到致命打击。
查士丁尼大瘟疫中,据估计使全世界有2500万-1亿人病死[6][8],于541年至700年间的欧洲人口因此减少约50%,同时亦可能为阿拉伯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于地中海南岸征服大片土地的原因之一。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