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柴山多杯孔珊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柴山多杯珊瑚,或称柴山多杯孔珊瑚[1] (学名:Polycyathus chaishanensis)是葵珊瑚科多杯珊瑚属的一个物种。原先被认为在台湾仅分布于台湾高雄柴山沿海及桃园大潭一带的潮间带[2],但在2023年台湾珊瑚礁学会的报告中,揭露台东县宜湾渔业资源保育区及邻近海域水深1至20米的范围,存活许多柴山多杯珊瑚,大型的珊瑚群体长度达数米,群体数估计约几十株[3]。由于数量稀少,由中华民国行政院公告为一级保育物种[4],亦为台湾唯二被列为一级保育物种的珊瑚[5]。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地理分布,除了北回归线以南的高雄与以北的桃园以外,在印尼也有纪录,但确切地点不详[6]。
Remove ads
背景
本物种为一种小型的石珊瑚[7]。多杯孔珊瑚属大多物种不具有共生藻共生,本种属于选择性共生珊瑚,有些群体可与Cladocopium属的共生藻进行共生,有些群体则不具有共生藻[8]。本物种的模式产地通常为海水浊度较高,且主要发现于潮池及沙质潮间海岸等浪速较强的浅水地区,相对其他石珊瑚而言栖位较为特殊。一般而言,热带地区的造礁珊瑚通常生存于浊度较低,且潮间带的海流较强,容易对珊瑚体造成破坏[8]。
一般而言,多杯孔珊瑚属通常生存于12米深以上的浅海带,至深400米以上的海域。本种主要生存于潮间带(海深3米以内)的多杯孔珊瑚,为该属生存于最浅水域的物种[8],与伊莎贝拉多杯孔珊瑚是唯二生存于浅海湾的多杯孔珊瑚[9]。
分布
本种目前之地理分布纪录为台湾与印尼。在台湾为高雄柴山沿海、桃园大潭一带的潮间带[8],以及台东县宜湾渔业资源保育区及邻近海域[3]。模式栖地西子湾沿海的种群,因中山大学停车场扩建而绝迹,柴山沿海的种群也因为柴山崩落地形的演变,随时都有可能消失[9]。目前在桃园大潭藻礁区的种群为已知数量丰富且稳定的种群[8],在台东县宜湾渔业资源保育区及邻近海域的柴山多杯珊瑚群体估计达数米长[3]。在印尼,本珊瑚的发现地点并不清楚。文献报告指出在荷兰机场检查进口自印尼的活石时,发现活石上有未曾纪录的附生珊瑚,以 DNA 条码比对后确认为柴山多杯孔珊瑚[6]。透过现有数据可以推估其地理分布从最南边热带的印尼到最北边亚热带的台湾桃园之间,都可能有机会发现牠的存在。
发现历史
1990年,时任中山大学研究助理的陈昭伦先生于中山大学大门入口、西子湾旁发现该物种,由林梅芳[10]等人一起共同于2012年正式发表于《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Studies)期刊[7][9][11]。
保育状况
本物种因为在台湾的分布纪录稀少,可能有濒临灭绝之虞,因此于2017年5月为中华民国行政院公告为一级保育物种[4],是台湾唯二被列为一级保育物种的珊瑚之一[5]。
2014年,台湾中油公司计划于桃园大潭藻礁一带兴建第三天然气接收站,2017年5月,时任中央研究员的陈昭伦博士应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邀请,前往桃园大潭藻礁进行生态现勘,意外发现目前已知最健全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种群[8][12]。中油公司因此于2018年8月23日提出回避替代修正方案,将工业区开发面积从原订的232公顷,缩小为23公顷,并承诺避开生态热点G1、G2、G3区[13][14],但工业港的开发面积仍维持900公顷[14]。在地环境保护团体“抢救大潭藻礁行动联盟”为了反对开发案对藻礁造成冲击,发起公投案欲阻止中油公司开发大潭藻礁[15]。公投的主角为藻礁的保育,该开发争议没有特别讨论柴山多杯孔珊瑚的保育问题。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学者陈章波提议柴山多杯孔珊瑚不是只在柴山才有,建议“降级”于保育类生物名单[16]。根据 2016 年农委会预告修正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的说明,柴山多杯孔珊瑚主要分布于高雄西子湾柴山海域,少于50个群体。因受自然扰动、人为活动与开发行为,导致栖地状况不良,经野生动物保育咨询委员会会议,决议将其调整为濒临绝种野生动物[17]。至2020年第4季柴山多杯孔珊瑚于大潭藻礁区(中油开发的G1与G2区)的种群数量计有179株[18][19]。此外,台湾中油曾聘请中山大学宋克义教授在保生发现三株待确认的柴山多杯孔珊瑚[20],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林幸助教授在观新藻礁保护区亦发现健康良好的的柴山多杯孔珊瑚群体,能够伸出触手捕食[21],2021年3月29日陈章波在观新藻礁保护区的北缓冲区,找到了不少柴山多杯孔珊瑚[22],皆说明了台湾西北部接近30公里的藻礁区可能都是该种珊瑚适合的栖息地 。除了分布栖息地的范围纪录扩增之外,种群数量已经数倍超过2016年农委会将其列入一级保育类生物的估计值。虽然科学调查的数据真实呈现,陈昭伦希望“降级说”的谬论能够就此停止[23]。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