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槲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槲鸫
Remove ads

槲鸫学名Turdus viscivorus)属于鸫科鸫属,是一种常见鸟,广泛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北亚中部、中亚中国西部的疏林和耕地,其中中国境内仅有新疆西南部、西北部天山分布有T. v. bonapartei[2]

Thumb
事实速览 槲鸫,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命名及分类

Thumb
雄鸟将蚯蚓递给雌鸟

此物种是由林奈在其1758年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被首次描述,使用了目前的学名。[3]槲鸫的中文名反映了其以槲寄生为食的特点,而学名种加词viscivorus的意思也是“食槲寄生者”。

2007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槲鸫与羽色相近的欧歌鸫T. philomelos)和宝兴歌鸫T. mupinensi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三种鸫从遍布世界的鸫中分化出形成的分支较早,因此槲鸫与欧洲其他的鸫比如乌鸫T. merula)亲缘较远。[4]

特征

体长平均为27 cm,体型比欧歌鸫大,雄鸟和雌鸟外形相似。虹膜为褐色,喙黑色,基部黄色,背部深灰褐色,胸腹黄或白色,比欧歌鸫浅很多,并密布有黑色斑点,尾羽外侧尖端、翼下及覆羽边缘白色,脚为粉褐色。[2]

习性

Thumb
巢穴中的雌槲鸫

槲鸫为候鸟,冬天会从北方到南方越冬,迁徙时会形成小型鸟群。杂食动物,以多种昆虫蚯蚓蜗牛蛞蝓浆果为食,尤喜食槲寄生的果实,故因此而得名。冬季时槲鸫会占据果树,并且拒绝其他种类的鸫前来觅食。生性胆小谨慎,站立时体态正直。[2]树上筑巢,在以草叶、草根和泥土编织,内铺有干草的杯状巢中产卵,一窝4-5枚卵,卵白色,上有灰褐或红褐色斑点。[5]

Thumb
Turdus viscivorus

叫声为干涩颤音“zerrrrr”及凄郁的下降笛音,似乌鸫,不如欧歌鸫的鸣声婉转。天气恶劣或在夜间,雄性会在树木、屋顶或高高的栖木上发出响亮婉转的鸣叫,一般是在多雨的早春。[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