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砂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海砂屋,在台湾通俗的说法是指使用含盐分的海砂掺入预拌混凝土所建造的房屋;精确的说法则是依据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 3090的定义[1],指的是“混凝土离子含量超过标准值(0.15kg/m3)”[2]。海砂屋常见的问题有:墙壁及天花板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3],影响居住安全。在不动产交易过程中,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数据会大幅影响估价结果。

除了建造用料不良的状况之外,海风、工业蒸气、工业粉尘、地下水渗入、以及使用含氯的房屋修补材料,也可能造成房屋的氯离子浓度升高。 CNS3090国家标准于104/01/13 修正新扮混凝土中最大水溶性氯离子含为0.15kg/m3

海砂屋起源

1980年代公共工程与各地建设大量发展,原集中在淡水河的河砂量不足,砂石业者便往下游开采海砂替代,造成当时不少建物都成了后来的“海砂屋”。

特征

墙面有壁癌现象、天花板、墙面有裂缝.壁癌现象的成因若不是漏水就很可能是海砂屋;墙面如有龟裂、或是大规模水泥块剥落;连结浴厕的水管处若出现上述情况,就很有可能是海砂屋。


标准异动历史

更多信息 修订, 日期 ...

鉴定机构

  • 台北市建筑师公会
  • 台北市结构工程工业技师公会
  • 台南市土木技师公会
  • 高雄市土木技师公会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