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混足目

软甲纲的一目节肢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混足目
Remove ads

混足目学名Mictacea)是软甲纲下的一个,为软甲纲中最晚定名的。已发现的五个物种都是栖息在深海或滨海石灰岩洞穴中,外形类似的小型生物[2]。有两组科学家于1985年独立发现了这个目的生物,并在知道对方的研究后,同意合作撰写发表此目物种的论文[3]

事实速览 混足目,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特征

混足目的生物有下列若干特征:

  • 头部和第一节(pereonite)的融合。
  • 呈茎状的眼睛,但实际用处可能不大。
  • 颚肢(maxilliped)及口部被甲壳覆盖。
  • 所有体节均可自由活动。
  • 有呈二分枝状的第一触角(antennules biramous)[2][4]

分类

混足目目前已发现五个物种,分属两个[5]

Hirsutiidae

于1985年由Sanders、Hessler及Garner的团队发现。

  • Hirsutia bathyalis Saunders, Hessler & Garner, 1985,于西大西洋的半深海区发现。
  • Hirsutia saundersetalia Just & Poore, 1988,于澳洲西南的半深海区发现。
  • Thetispelecaris remex Gutu & Iliffe, 1998,于巴哈马群岛发现。
  • Thetispelecaris yurigako Ohtsuka, Hanamura & Kase, 2002,于大开曼岛的浅海洞穴发现。 [2]

Mictocarididae

于1985年由Bowman及Iliffe的团队发现。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