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港尾里 (台中市)

中華民國台中市西屯區轄下一里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港尾里是在台中市西屯区辖下设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1],位于西屯区东北方边陲,面积约3.06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有6千1百多人,共有2千3百多户,北边为大雅区马岗厝、潭子区东宝里,西边和广福里、西墩里、西平里相邻,南接大石里、逢甲里、东邻北屯区之四张犁[2]

事实速览 港尾里 旧称:永兴庄, 国家 ...

港尾里古原地名永兴庄[3](其公厅为港圣宫-主神关圣帝君天官大帝注生娘娘),旧时也称叫做港尾仔。

台中市西屯区港尾里守望相助队[4],总部的地址为台中市西屯区港尾里中康二街16号,总部电话为04-24260048

Remove ads

旧地名[5]

Thumb
双廖清武家庙廖朝孔祭祀公业

1836年彰化县志纪载,彰化县猫雾拺东下堡行政区划内,已记载港尾仔地名。 日治时代大正9年(1920年),改称台中州大屯郡西屯庄大字“港尾子”[6][7];民国34年(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正式定名为“台中市西屯区港尾里”[7]

  • 港尾仔[8]:乃整个港尾里的通称,因地处花眉,马冈厝南流的筏子溪支流的末端,所以叫港尾仔[9]。另一种说法为居住于港尾之双廖氏开台祖先廖朝孔是从云林县二仑乡(仑东村中兴路26巷7号)[10]迁居而来,为感念祖先而保留其故乡港尾仔之名称,而将港尾仔之名称移殖到此地[7]
  • 二甲:今港尾里二邻一带,系以耕作面积命名。
  • 三汴头:今港尾里二邻,汴就是埤圳所设的分水门,是廖朝孔[8]等六馆业户开凿葫芦圳引水灌溉拺东上下堡之第三个分水门处而得民。
  • 六甲:今港尾里二邻,因耕作面积而得名。
  • 牛埔厝:今港尾里二邻内,乃放牛之荒埔草地。
  • 公馆:今港尾里四邻,廖朝孔祭祀公业的所在地,清武家庙[11]世居落住民共同供奉的祠堂,故称公馆祠堂内奉饲双廖姓祖先牌位。
  • 下厝(公厅):今港尾里五、六邻一带,是双廖氏派下原始居住的聚落(港圣宫-主神关圣帝君三官大帝注生娘娘)。
  • 下统柜:今六邻,为防守保护公馆而设的前哨,因前设有防御之统柜而得名。
  • 界址:今八邻,因地处港尾仔与四张交界之处置有界址石碑而得名。
  • 顶牛埔:今十邻及水湳旧机场航空站一带,以歉是放牛之荒埔草地。
  • 下牛埔:今八邻及十邻一小部分,也是放牛之荒埔草地,在顶牛埔的对面。
  • 铜锣妈:今九邻是双廖氏大家族聚居之地因族人众多作息吃饭均由祖母敲打铜锣而得此名。
  • 二甲二:今二七邻,以前是廖朝孔[8]的次子耕作之地有二甲二而得名。
  • 鱼栽寮:今三邻,因培殖鱼苗而得名。
Remove ads

宗教

Thumb
金吒大太子元帅(此图出自于台中市港尾太子宫)。
Thumb
台中市港尾太子宫的苏府王爷宝像。

旅游

交通

道路、交流道
捷运、BRT

行政人员

历任里长

  • 廖学炳
  • 廖学郎
  • 廖本亨[19]
  • 周财坤
  • 杨忠义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