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溶解度间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溶解度间隙(英语:Miscibility gap)是指在相图中一个由多个组分构成的均相(液体固溶体)分为至少两个均相共存的区域,即组分不完全混合的区域。

根据IUPAC金皮书定义[1]

溶解度间隙是指等压相图(温度-组分相图)或等温相图(压力-组分相图)中共存曲线之间的区域。

同结构相之间的溶解度间隙也可被称为固溶度曲线,一个用于描述相图中溶解度间隙与其他相区之间边界的词语[2][3]

热力学角度来看,溶解度间隙表示混合物组成范围内的最大值(例如吉布斯能[4][5]

已经命名的溶解度间隙

已经有一些溶解度间隙被命名,包括:

  • 在斜长石类矿物中发现的Huttenlocher(在倍长石中发现,钙长石组分An55-95),Boggild(在拉长石,An39-48和An53-63)和月光石(在奥长石中, ~An5-15.)[6][7][8]
  • 当具有不同磁性质的组分在相图中共存时,其溶解度间隙被称为Nishwawa horn[9]
  • 在液态出现溶解度间隙时会出现亚稳态相分离英语spinodal decomposition(斯皮诺达分解)。这一过程俗称“出油”(Oiling out),常发生在油-水混合物中[10]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