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滙豐保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汇丰保险(HSBC Life)是汇丰控股旗下的保险业务品牌,于2018年作为全新保险品牌由汇丰集团旗下所有保险业务公司共同启用。[1]目前,汇丰保险的主体是汇丰保险(亚太)有限公司(HSBC Insurance (Asia-Pacific) Holdings Limited),是汇丰集团亚洲区保险业务的总部,也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汇丰香港)的全资附属机构,由母公司汇丰集团实际控制。

事实速览 汇丰保险, 公司类型 ...

汇丰保险(亚太)总办事处位于大角咀汇丰中心,旗下主要营运公司(包括直接或间接持有)包括:于百慕大注册但于香港营运的汇丰人寿保险(国际)(HSBC Life (International))、于新加坡注册的汇丰人寿保险(新加坡)〔HSBC Life (Singapore)〕和于中国上海注册成立的汇丰人寿保险(HSBC Life Insurance)。

汇丰保险自2022年起,于香港新造直接个人人寿业务(人寿保险)的市场占有率中一直稳居第一,直至2025年首季,占据了21.53%的市场份额。[2]

Remove ads

历史

汇丰集团涉足保险业务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当时其在新加坡与海峡保险公司(Straits Insurance)及新加坡保险公司(Singapore Insurance)展开合作,并且在远东的海运贸易市场上保持活耀。但是汇丰真正以集团形式尝试参与保险市场,则要待至20世纪70年代:1970年4月24日,汇丰在香港设立其首间保险公司──远东贸易信用与海运保险〔T K M (FAR EAST)〕──其中T代表贸易(Trade)、K代表信用(Credit)、M代表海运(Marine),是汇丰专门针对贸易信用保险和海运保险的保险公司。

然而,远东保险并非汇丰首次涉足香港保险市场的起点。汇丰实质参与香港保险市场的关键转捩点,可追溯至1965年4月12日对恒生银行51%股权的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该项收购前三个月,即1965年1月15日,恒生银行联同香港另外三间主要华资银行合资成立银联保险(Associated Bankers Insurance)──亦即恒生保险的前身,成为香港首家专营银行保险的一般保险公司。透过恒生银行的持股,汇丰间接首次踏入香港的保险市场。

至于汇丰于香港亲自建立“全面保险业务”的时间,则可追溯至1977年2月25日成立的嘉丰保险(Carlingford Insurance),其前身为马来亚中华保险(Malayan & China Assurance)及汇利保险(Wardley Insurance)──“汇利”一名可追溯至汇丰于香港的起点“汇利大厦(Wardley House)”,以及于1972年成立的投资银行子公司“汇利”(Wardley)。

Remove ads

1990年代

1991年,汇丰集团旗下英国保险经纪公司吉布斯·哈特利·库珀(Gibbs Hartley Cooper) 与诺里奇联合集团(Norwich Union Group) 合资成立持股50%的企业,旨在扩展英国家户及汽车保险业务。同年,安东尼·吉布斯福利顾问(Antony Gibbs Benefit Consultants)收购养老金咨询公司,吉布斯·哈特利·库珀并购零售保险经纪业务组合,推动集团中介保险利润创历史新高。7月,集团成立香港汇丰保险服务(HongkongBank Insurance Services),强化亚太区企业与零售银行客户的保险代理业务。[3]

1992年,吉布斯·哈特利·库珀收购英国商业风险保险组合,扩充经纪业务版图;同步启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保险代理业务以拓展区域覆盖。同年集团实施战略调整:剥离百慕大持股49%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及在智利的全资机构劳合社保险经纪公司(Lloyd's Survey Agency),并终止文莱保险代理业务(基于盈利预期考量)。年底,汇丰保险总部迁驻伦敦,并建立汇丰保险控股(HSBC Insurance Holdings),统筹全球保险活动与成本分摊机制,并计划在1993年起将──1992年成为汇丰集团成员──米特兰银行(Midland Bank)的保险业务纳入管理范畴;[4]2021年,由于集团业务重整及内部资源整合安排,该公司自2021年起逐步终止相关活动,不再向集团内其他实体收取或分摊成本[5],并已于2024年6月24日结束运作[6]

1993年,吉布斯·哈特利·库珀收购两家英国小型保险经纪企业,整合后预期1994年成效显现;新加坡子吉布斯保险经纪(Gibbs Insurance Brokers Singapore) 亦收购同业机构,巩固区域市场地位。[7]

1994年,集团签约收购香港隆德保险(Lombard Insurance),提升竞争激烈的承保市场份额;另以2.2亿港元收购大陆保险公司(Continent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持有的隆德保险股权,强化香港非寿险业务并扩展新加坡市场;旗下的劳合社保险经纪公司亦购入霍格集团(Hogg Group)百分之六股权(后以400万英镑溢利售出),惟全资收购未果。[8]

1995年,米特兰银行推出电话直销家户保险品牌米特兰直通(Midland Direct),一个基于电话的家庭保险服务;集团亦从劳合社保险经纪公司收购汽车保险公司科林斯(Corinthian),并将其并入爱尔兰非寿险承保机构──前身为格里芬保险(Griffin Insurance)──汇丰保险(爱尔兰)(HSBC Insurance (Ireland))。同年,劳合社的经纪公司──前身为吉布斯·哈特利·库珀──汇丰吉布斯(HSBC Gibbs)收购霍姆伍兹(Holmwoods),获取盈利性学校保险经纪业务。[9]

又在1995年,汇丰集团多数保险实体更名统一采用汇丰品牌,例如亚洲主要公司嘉丰保险(Carlingford Insurance)更名为汇丰保险(HSBC Insurance);后于2000年10月改名为汇丰保险(亚洲)[10]。直至1995年底,米特兰银行从英国大型保险公司──商业联盟(Commercial Union)收购在米特兰人寿(Midland Life)的剩余2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9]

1996年,汇丰吉布斯出售信贷保险(Premium Credit),并收购苏格兰格拉斯哥经纪商哈奇森-克拉夫特(Hutchison & Craft);汇丰吉布斯同时亦与米特兰银行合资成立米特兰商业保险直通(Midland Business Insurance Direct) 以拓展商业保险;同年汇丰保险亦在香港推出“医疗万全保(MediSurance)”等健康险产品。[11];于同年4月25日,远东贸易信用与海运保险改名为汇丰保险(亚太),以统筹汇丰在亚太地区的保险业务。

1997年,汇丰保险在亚太区与皇家太阳联合保险(Royal & Sun Alliance)(非寿险)、美国友邦保险(American International Assurance)(寿险)建立战略合作,延伸未覆盖市场服务;同年,汇丰美国的前身──于1980年被汇丰集团收购的海丰银行(Marine Midland) 推出新寿险产品,强化区域市场。在同一年,集团在巴西和阿根廷的收购显著增强非寿险承保业务,带来规模效应、反周期收入流和再保险议价能力提升。[12]

1999年,汇丰开始透过互联网分销汽车及其他个人保险产品,为未来增长铺路[13];为汇丰保险25周年志庆,汇丰保险将总办事处迁往香港的汇丰中心。

Remove ads

2000年代

2003年,汇丰保险(亚太)宣布以约1.54亿新加坡元收购吉宝保险(Keppel Insurance)的全数股权[14];收购完成后,原汇丰保险(亚洲)新加坡分公司的一般保险业务将合并至吉宝保险,并且随后更名为汇丰保险(新加坡),是汇丰在新加坡保险市场上真正能扩大市场参与度的第一次。

2006年,汇丰在马来西亚获得营运伊斯兰保险(Takaful)许可。据报导,汇丰保险(亚太)与Jerneh Asia Berhad及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局(EPF)合作,成立合资公司HSBC Amanah Takaful (Malaysia) Sdn Bhd,专营伊斯兰人寿保险业务,其中汇丰保险(亚太)持有该合股公司约 49% 的股权[15];2019年3月,汇丰保险(亚太)将其所持49%的Takaful业务股权出售予富卫保险(FWD),后者其后收购全部股份,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16]

2009年,汇丰开展中国人寿保险业务。6月发布的公告披露,汇丰保险(亚太)旗下、在香港注册的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保险(亚洲)与北京国民信托(National Trust)各持股50%,共同于中国上海成立汇丰人寿保险,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并于第三季投入营运(经由CEPA政策允许下成立)。[14]此为汇丰在中国内地进军人寿保险市场的重要举措。

2010年代

2012年3月7日,汇丰集团为实施策略转型,将汇丰保险(亚太)的子公司──汇丰保险(亚洲)与汇丰保险(新加坡)连同墨西哥〔HSBC Seguros, S.A. de C.V.,非汇丰保险(亚太)持有〕的一般保险业务出售予安盛集团(AXA)。是次交易包括10年独家银保协议,AXA获得在香港(不包括恒生银行客户)及其他亚洲地区透过汇丰分销一般保险产品的独家权利。AXA就此项交易向汇丰支付约4.94亿美元的代价。[17]

2012年12月20日,汇丰保险(亚太)与日本住友生命保险(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mpany)签订协议,向其出售越南保险公司Bao Viet全部18%股权,作价约3.4亿美元。[18]

2013年4月29日,汇丰保险(亚太)将其所持有的韩亚汇丰人寿保险(Hana HSBC Life Insurance)50%减一股的权益出售予韩亚金融集团(Hana Financial Group Inc.),是次出售为集团精简业务策略所执行的一部分。[19]

Remove ads

2020年至现在

2021年7月26日,汇丰着手重启在澳门的寿险业务市场。此前,由于集团的业务策略,汇丰于澳门曾不再接受新的保单,让寿险牌照实质处于“休眠”状态[20]

2021年8月16日,汇丰保险(亚太)宣布斥资5.75亿美元收购安盛新加坡(AXA Insurance Pte Ltd)全部股权,用以扩大其新加坡保险和财富管理业务;安盛新加坡为当地第八大人寿保险商和第五大产险商[21]。此交易于2022年2月完成,最终交易对价约5.29亿美元[22],并计划将安盛新加坡与原汇丰新加坡保险业务合并运作。

2021年12月14日,汇丰集团透过其全资控股的安达理财(亚洲)〔Arcadia Financial Services (Asia),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均设有注册〕,完成对北京方和万金保险经纪的全资收购。收购完成后,该公司随即于2022年6月16日更名为“汇丰保险经纪”。同年11月11日,其控股公司安达理财(亚洲)亦更名为“汇丰保险经纪大中华”,标志着汇丰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内地保险经纪市场。[23]

2021年12月30日,因应中国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修订及《关于取消外资保险公司外资比例限制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放宽外资持股限制,汇丰保险(亚太)旗下、在香港注册的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保险(亚洲)获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批准,自合资伙伴国民信托收购汇丰人寿保险(汇丰人寿中国)剩余50%股权,完成交易后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24]

2023年2月1日,根据1966年《保险法》第119(1)(a)条款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新加坡高等法院分别于2022年11月4日及2023年1月17日批准的转让计划,汇丰保险(新加坡)和安盛新加坡两者的所有业务正式合并和转移至新成立的汇丰人寿保险(新加坡)[25],交易对价相当于2023年2月1日按MAS监管报告所采用估值标准计算的资产与负债总额。[26]

2024年2月29日,汇丰保险宣布,其于年初在香港签发的一张价值2.5亿美元(约合20亿港元)的人寿保单,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于2月20日认定为全球最高价值的人寿保单[27]

2024年12月20日,汇丰欧洲大陆(HSBC Continental Europe)签署谅解备忘录,有意将其法国寿险业务HSBC Assurances Vie(France)出售予法国相互保险集团马特穆特(Matmut),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28][29]

2025年2月2日,汇丰获监管机构批准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Wayfoong (Asia)”,作为整合及分散可承保风险的工具,并为汇丰在亚洲市场的相关风险提供再保险服务[30]。Wayfoong一词是汇丰的粤语拼音,在20世纪的汇丰历史上多次被集团采用,例如1981年推出的“汇丰金”(Wayfoong Gold)服务[31]

2025年7月3日,英国汇丰银行(HSBC Bank)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英国寿险业务汇丰人寿保险(英国)〔HSBC Life (UK)〕出售予英国人寿与退休金业务公司Chesnara,预计交易将于2026年初完成[32]

Remove ads

主要市场

汇丰保险的业务模式与传统保险公司有所不同,其销售渠道主要依赖汇丰银行的网络(银行保险),特别是在香港,客户须为汇丰香港的零售银行用户。此一策略使其保险业务与银行营运密切相关,业绩表现亦常受集团在零售银行领域的市场动向影响。若集团调整或缩减在某地的零售业务,保险业务亦可能随之调整。

亚洲

汇丰保险在亚洲的业务由汇丰保险(亚太)控股公司统筹,旗下直属成员包括汇丰保险(亚洲)及汇丰人寿保险(新加坡)。此外,2007年汇丰亦与加纳拉银行和东方商业银行合作,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加纳拉汇丰人寿保险(Canara HSBC Life Insurance),其中汇丰持有约26%股权[33]

2021年,集团在“亚洲为先”(Pivot to Asia)战略指引下重新调整资源分配,作为应对欧美市场增长放缓及盈利压力的一部分[34]。此策略旨在将资本和资源重新部署到贡献集团大部分利润的亚洲地区。根据同年2月公布的策略报告,汇丰计划在亚洲投入约60亿美元,推动财富管理与个人银行业务发展[35],而保险业务正是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策略推进的标志性事件包括以5.7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安盛保险(AXA Singapore)[36],并加强对中国大陆市场的投资。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汇丰在亚洲保险业务的发展动能,尤其体现在香港和澳门市场的积极扩张与产品创新。

Remove ads

香港及澳门

汇丰保险在香港及澳门市场最初以汇丰保险(亚洲)经营一般保险业务,此公司前身为嘉丰保险(Carlingford Insurance)。自2012年将一般保险业务出售予安盛集团后,其重心转移至人寿保险,并透过百慕大注册的子公司持续在香港市场营运。目前,汇丰保险(亚洲)主要负责管理大中华地区的保险法人实体,所有当地子公司均由其直接持有。

在香港与澳门,汇丰人寿保险(国际)为主要的承保公司[37],可追溯至1981年成立的嘉丰保险成员──嘉丰太古保险(百慕大)〔Carlingford Swire Assurance (Bermuda)〕[38],并于1992年更名为现称。依靠汇丰银行的销售网络,该公司在香港寿险市场具领导地位。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统计数据,按新造业务保费计算,汇丰保险自2022年起已连续多年位居全港第一。在2022年上半年,其新造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3.6%[39]。此后持续保持领先,在2023年全年,其新造业务市场份额为18.9%[40],并在2025年第一季录得超过200亿港元的新造业务保费,市场份额扩大至 21.5%[41],显示其稳定的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在澳门,汇丰人寿保险(国际)透过其澳门分公司开展业务,并受澳门金融管理局监管[42]。继过去十年间在澳门市场的业务规模相对沉寂后,汇丰于2021年起重新启动并大力发展其澳门保险业务[43]。为配合业务扩展,汇丰于2023年8月在澳门商业中心区开设首间独立的“汇丰保险策划中心”,为本地及大湾区客户提供服务。这一发展被视为集团加强大湾区业务布局的重要步骤。[44]

Remove ads
其他业务及合作伙伴

汇丰人寿保险(国际)与汇丰银行及恒生银行所保荐的强积金计划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在汇丰强积金智选计划及恒生强积金智选计划下设立的保证基金,属于以保单形式构成的核准汇集投资基金,由汇丰人寿保险(国际)负责提供。

此外,汇丰人寿保险(国际)于2024年11月1日与恒生银行建立新的医疗保险合作关系,双方将合作设计并由恒生银行销售自愿医保产品,进一步拓展在健康保险领域的业务合作。

中国内地

在中国内地,汇丰保险主要透过汇丰保险(亚洲)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人寿保险提供多种保险产品,涵盖人寿、健康及意外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6.76亿元,总部设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目前的服务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含深圳)、浙江、四川及江苏等地,受地域经营许可限制。

为推动“大财富管理”策略,汇丰于2022年6月正式启动保险经纪公司──汇丰保险经纪,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多地设有分支机构[45]。该公司致力为个人与企业客户提供整合性的保险与财富方案,并与汇丰人寿保险展开协同合作,拓展在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的市场份额。

在业务发展上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是,汇丰保险经纪于2023年9月宣布,其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的正式批复。此举使汇丰保险经纪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同时持有保险经纪和基金销售“双牌照”的财富管理机构[46]。该资格的取得,有助于推动“保险+基金”的综合理财模式,并提升其财富管理服务的多元性与灵活性。2025年8月初,汇丰继续加强注资汇丰保险经纪,其注册资本由约22.3亿人民币增至约25.2亿人民币[47]

2024年,汇丰保险在中国内地录得人民币1.95亿元的净利润,结束连年亏损局面[48]。这主要得益于2021年集团完成对汇丰人寿保险的全资控股后所启动的一系列增资与转型措施。自2022年至2025年间,集团连续三年实施增资计划:2022年6月注资6.35亿元[49]、2023年3月注资6.54亿元[50]、2025年2月再增资3.62亿元[51],累计注资额达16.51亿元,注册资本提升至26.76亿元。资本注入驱动业务规模高速扩张,保费收入由2022年的37.25亿元增至2024年的130.89亿元,增长超过三倍。与此同时,公司亦致力推动销售渠道多元化,将银保依赖度降至65.97%,并透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由投入期迈向盈利期的转变,2024年核心偿付能力比率提升至193.02%,进一步巩固其财务稳健性[48]

Remove ads

新加坡

在新加坡,汇丰保险主要透过汇丰人寿保险(新加坡)提供保险服务。合并安盛新加坡(AXA Singapore)之前,汇丰保险(新加坡)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于储蓄及财富增值产品,而安盛则在健康保险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完成对安盛新加坡的收购与整合后,汇丰人寿保险在新加坡的市场地位有所提升。根据收购时公布的资料,合并后的公司按年化新保费计算,预计将成为新加坡第七大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第四大个人健康保险提供者[52]。是次整合有助扩大汇丰在当地的市场规模,并提升其分销渠道的多样性,涵盖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保险代理人网络及独立理财顾问公司(FA)等主要通路[53]

汇丰于新加坡的策略着重于发挥其“银行+保险”的协同效益,为客户提供涵盖财富保障、累积及传承的整合式解决方案。除了服务本地市场,汇丰亦凭借其在亚洲区的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高净值客户业务,尤其看重新加坡作为亚洲及全球重要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Remove ads

印度

汇丰保险透过持有合资公司“加纳拉汇丰人寿保险公司(Canara HSBC Life Insurance)”26%的股权,参与印度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在该合资架构中,汇丰不仅作为资金及品牌合作伙伴,亦凭借其在全球保险业的专业知识,为公司在技术支援、风险管理及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协助。加纳拉汇丰人寿保险主要透过其银行合作伙伴遍布全国的分行网络,以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模式销售人寿保险产品,覆盖广泛的客户群体。

2025年4月,加纳拉汇丰人寿保险向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的申请草案(Draft Red Herring Prospectus,简称DRHP),并于同年7月获得印度保险监管与发展局(IRDAI)的批准[54]。市场普遍预期该公司将于2025年9月至10月期间进行上市。此次IPO采用“纯献售”(Offer for Sale, OFS)的形式,即公司将不发行新股募集资金,而由现有股东出售其持有的部分股份[54]。三大主要股东──加纳拉银行、旁遮普国家银行及汇丰保险(亚太)──均计划参与本次股份出售。虽然上市后各方的持股比例尚未最终确定,此次公开发售将有助于提升公司透明度与流动性,亦为现有股东释放部分投资价值。

亚洲市场比较

更多信息 汇丰保险(亚太)三大主要市场的业绩比较表(2022年-2024年), 项目 ...

其他

除了亚洲市场外,汇丰保险亦在英国法国马耳他设有保险业务,但这三地的业务已陆续宣布出售。相较之下,汇丰在墨西哥美国仍维持保险业务的营运,惟其市场规模相对有限,远不及集团在亚洲的业务规模与重要性。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