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蔡若莲

香港教育局局長、前教聯會副主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若蓮
Remove ads

蔡若莲JP(英语:Christine Choi Yuk-lin[注 1],1966年9月29日—),香港教育家兼教育界人士,现任教育局局长,曾任教联会前副主席、福建中学(小西湾)前校长以及教育局前副局长。[5][6]

事实速览 第4任教育局局长, 行政长官 ...
Remove ads

简历

蔡若莲1966年出生于香港,曾分别在1979年和1985年毕业于劳工子弟中学(小学部)[7]宣道中学(中六、九龙城旧校)。其后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此后多年来不断进修,先后完成多个高级学位课程,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博士、语言学硕士、教育学硕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科文学硕士及教育文凭等[8]。她为前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曾分别任教中学、小学及大学语文课程,前职是福建中学前校长[9]。2016年9月,她曾经出选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教育界功能界别)以及与但未能当选[10]。她亦曾担任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一连联同的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等公职,同时为香港教师梦想基金主席、优秀教师选举委员会召集人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广及公共关系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学术顾问,以及西部人才支援计划义工等[11]

蔡若莲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包括执教过博允英文中学新法书院逾十年,也曾担任成人夜小学教师,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学院客座教授。其后投身教育局,先后担任高级课程发展主任及高级学校发展主任,负责校本课程及语文教学支援工作, 曾推动中国内地专家驻校全校参与推普[12],组织学生口语才艺活动、香港文学散步,落实初中融辩入教计划、支援非华语学童中文学习等[11]。后来,蔡若莲在2013年9月到福建中学(小西湾)接任校长一职[13]

她在业余时间参与教联会工作,担任副主席,期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并于2005年为会开拓了“优秀教师选举”,又成立“幼师薪酬关注组”,并担任召集人[14][15]。她亦在信报大公报晴报[16]撰文回应各项教育议题。

Remove ads

成立香港教师梦想基金

2015年,蔡若莲联同一班香港教育界人士成立了教师梦想基金,并担任基金主席。她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教师的工作量繁重,加上教改、缩班杀校的压力,令其失去追寻梦想的动力。为此,她发起成立教师梦想基金,旨在以拨款及专业意见支持教师实现梦想,发放正能量,并成为年轻一代的榜样,将勇于逐梦的精神承传下去[17][18][19]

参选立法会并落选

2016年6月26日,蔡若莲召开记者会,以独立身份正式宣布参选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教育界功能界别。她以“抉择”作为竞选口号,在竞选宣言中批评时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尸位素餐,又指责时任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喊口号就声嘶力竭,讲实干就一事无成”。[20]蔡若莲在电台选举论坛中,对手批评她的教联会副主席的身份。她解释因不希望受团体意见影响,所以自己用独立身份参选,又承诺假如教联会与前线教师立场有异,将会跟从后者。她又批评叶建源自己也是教联会永久会员,却从没提起,又经常与政党连结。[21]

参选选举委员会并落选

2016年11月,蔡若莲与另外3名中、小学及幼稚园校长组成4人团队“FORESEE”参加于12月举行的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教育界界别分组[22]。最终她获7,827票,得票率约23%,虽然未能当选,但成为该界别中建制派得票第二高者。

获委任为教育局副局长

2017年6月21日,有消息透露蔡若莲可能会获委任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恒生管理学院校长何顺文表示,暨出任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公务员班子出身,若副局长人选应具备前线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如管理中、小学的经验,可互补不足,而且目前教育界的“救火”议题多集中于中小幼界,相信副局长若有相关经验会较理想。他指,蔡若莲中学校长出身,而中学是小学之后,也是大学之前,是优势,有助处理中学教师编制问题,亦熟悉学生衔接大学事宜,“好难找一个幼稚园、中学、大学都做过”。至于蔡若莲的亲中背景会否令业界反感,何认为蔡有自己的政治信念,但亦有专业考虑,“政治不会与教育挂钩,要分得好清楚”[23][24][25][26]教协叶建源则指,对任命蔡若莲感到失望,他指蔡若莲早前参选立法会教育界功能组别得票不足三成落败,显示她没有民意授权[27]

有逾万人在网上联署反对蔡若莲出任教育局副局长,他们的声明批评,蔡若莲曾落败立法会选举,政府委任她为问责官员的话,“是对选民的公然侮辱,必须即时制止”。[28]相反,有网民发起“全民家长撑蔡若莲校长出任副教育局长,救救我们的学子”的联署。联署指出,蔡是真正出心出力的教育工作者,以学生利益放首位,从不将教育政治化,希望蔡若莲出任教育副局长[29]。此外,“时闻香港”、香港政研会等12个关注社会团体亦发起“支持蔡若莲校长出任副教育局长”网上联署,截至7月23日晚上10时,共获得26,254个签署,在剔除7,200多个涉重复或无效的签署,确认有19,027个有效联署。发言人指出,蔡若莲深获市民支持,期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顺应民意委任蔡若莲,让专业且有热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制订教育政策,“为教育拨乱反正,教育重归教育。”[30]

Remove ads

获委任为教育局局长

2022年6月,蔡若莲被委任为教育局局长,接替调任至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杨润雄。她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就任教育局局长

争议

多次打压并贬低广东话

教育电视节目《惊心动魄》被批评丑化广东话,内容将讲广东话的角色描绘成“大魔头”,而其他角色则说普通话,帮助主角打败了以“粤语统一世界的大魔头”,强化使用普通话的优越感。此节目旨在推广普通话教学,但内容被认为带有歧视性,借此贬低广东话并推广普通话。 [31]

2012年,蔡若莲表示所负责的“语交教学支援组支援范围”文件中,详细写明要香港学校营造普通话环境以“普教中”及“优化”普通话学习等。同时她担任副主席的教联会,当时已在公开讲座到全港学校倡议“创造语境,全校参与建立校园推普机制,全体教师掌握普通话!”[32]

2014年,蔡若莲曾经举办讲座,要求全港学校创造语境,建立校园推普机制,并且贬抑及丑化广东话。[32][33]

2014年,港语学在社交网站帖文表示,该组织揭发蔡若莲在教育局网页撰文声称,“广东话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中国方言”,令社会各界不满,教育界议员叶建源指,教育局做法不恰当要求政府进一步厘清,广东话是否属于本港口语上的官方语言。最终教育局需要即时道歉以及删除有关网页,以平息事件。[31][34][35]

2022年,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接受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访问时指,将来如果条件可行,将考虑在香港学校推行普教中,她又称青年一代需要捉紧大湾区建设机遇,并指“不会说普通话会很吃亏”,她称掌握普通话是“最基本的”, 条件许可将推全港“普教中”。[36]

Remove ads

强推“国民教育科”

2012年,蔡若莲曾获教育局资助出版《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称赞中国共产党“进步、无私和团结”,因被不少市民批评其为强推国民教育科普教中的幕后搞手,从而触发2012年反国教风波。其手册内容中提及中共是“进步、无私与团结”。而蔡若莲过往亦曾指参与六四集会的学生只是“宣泄情绪”,参与雨伞运动的学生则是运用“急功近利的政治斗争手段”。香港众志成员黄之锋质疑,蔡若莲言论偏激,若出任教育局副局长,恐怕会收紧学生参政空间[32]

2016年立法会选举争议

蔡若莲以立法会独立候选人至周一才正式辞去教联会副主席一职,但她在2016年参选立法会教育界时就报称“独立候选人”,当时不乏批评她“假独立”、不诚实的声音。特别是她报称“独立”出选,但仍以副主席身份出席教联会的请愿活动。[37]

其后,蔡若莲校长同教育局官员等人被对手叶建源投诉,指她多次违反选举规例,包括未经教育局批准就在教育服务中心,进行竞选活动及录影,未有申报选举广告和相关资料等。叶建源表示,收到选举主任回复确认投诉属实,并将作出跟进,可能涉及违规行为,会将个案转交警方跟进。随后教育局表示,选举主任处理当中,并已交由警方跟进。[38]

她回复传媒查询时,表示尊重选管会的决定并感谢提醒,形容自己对选举不熟悉,过程中“有好多无心之失”,是“技术上甩漏”。[39]最后,蔡若莲得票为18158票,未能成功当选[40]

要求禁绝校园内外玩“Pokémon GO”

Pokémon GO登陆香港后掀起一片热潮,并成为2016年Google Play Store及App Store最多下载次数的游戏类应用程序此游戏,亦于2016年及2017年连续两年成为国际社群和Google香港搜寻的热门游戏。[41]随后时任教联会副主席蔡若莲等成员表示,要求当局联络游戏开发商,勿在校园附近放置精灵,以防学生在学习期间沉迷游戏,及避免吸引游戏玩家闯入校园,影响学生安全,担心小朋友因为精灵在公园聚集,容易结交陌生人,从而带来安全问题,由于游戏长时间使用数据,有机会缴交高昂数据费用,及影响亲子关系。她呼吁同学善用暑假时间,不要沉迷游戏。[42][43]

打压本土反对声音

2017年8月7日蔡若莲上任首日,引发逾万人联署反对,特别其过往贬低粤语言论及普教中政策,忧虑她进一步打压粤语教育。联署指其教联会背景及“语言霸权”立场,将损害学校自主性,就被指在社交网站封锁力主反对她担任教育局副局长的港语学召集人陈乐行,及于被揭发当日旋即删除社交网站帖文。港语学曾于蔡若莲任命公布前,指控蔡若莲曾失言称广东话为“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方言,不适合担任教育局职位。陈乐行更以截图佐证,指出前任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亦未有封锁他,称蔡若莲所说上任后会虚心聆听意见为谎言。教育局发言人则回应,是因为蔡若莲会设立一个公开的社交账户,原有的个人账户只是与亲友作生活交流之用。[33][44]

玫瑰岗中学“杀校”影片下架事件

该校于2023年面临杀校(学校停办)危机,学生为表达诉求而拍摄影片致信行政长官李家超,名为《请让我们相信希望—致特首李家超先生的信》,恳请政府为400多名中学生提供新校舍。蔡若莲在影片发放翌日公开回应,呼吁办学团体“坦诚沟通,勿让学生误解”,并促校方留意影片对学生情绪影响。她强调教育局已与同区中学协调,提供选科资料及学额,确保学生转校顺利。蔡若莲指停办非“杀校”,而是因人口下降的教育生态新陈代谢。

影片随后于(14日)被下架。教育局(15日)表示,一直与办学团体联系及提供支援,包括在有需要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选校的支援,强调所有持份者应以保护学生福祉为首,“学校有责任确保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任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的举动必须立刻制止”,学校有管理不善的地方,教育局会严肃跟进。[45][46][47]

性教育题材争议

2024年,中三公民、经济与社会科教材争议不断,不少声音质疑教育局的性教育教材里面的价值观过时落后、未能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48]

教育局公布更新题材《合乎情礼的亲密关系单元》,提倡初中女生用“承诺书订立亲密界限”,坚决拒绝婚前性行为。建议青少年若“有性冲动可透过回避或转移来处理”,避免穿着“太性感,透过解字谜等方式讨论亲密关系”,并以少年和女友在家独处学习时出现生理反应的情况为例,称此时应立即离开现场或“有性冲动就一起去打羽毛球”。[49]

随后“打羽毛球”这词在香港网络疯传引起关注,无意间成为了一种新的性暗示,还有人把它变成了性俚语用“羽毛球友”来代替炮友。教育局叫学生有性冲动去打羽毛球事件传开,成为全球讨论焦点,被多国媒体报导,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独立报》、《BBC》、《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新德里电视台》、《海峡时报》、《今日新闻》等等。[49][50]

事件发生后,教育局长蔡若莲马上出来解释:“我都觉得好奇怪,课程是面向初中约12至14岁学生,希望他们有正确的性观念,能够保护自己、尊重他人,以及为自己行为负责,这是非常重要,一定要灌输有关正确观念;该科旨在优化初中课程,举一些教学事例予大家参考,其中社会热议的部分,只是一个参考建议”。[51][52]

议员江玉欢批评,香港教育局对年轻人克制性欲的方法脱离现实,而且有相当比例的年轻未婚情侣同居,呼吁拒绝婚前性行为不切实际。圣公会牧师的选委界立法会议员管浩鸣亦提到,教材提到有性冲动去打羽毛球的例子“不够贴地”,建议如果改为“冲个冻水澡”会更加合适。[49][51][52][53][54][55]

相关事件

长子自杀堕楼身亡

2017年9月7日,蔡若莲罹患抑郁症的25岁长子潘匡仁,于11时许在九龙站上盖豪宅擎天半岛一跃而下,并倒卧在9楼平台位置,保安见状急忙报警,消防员接报到场将他救下,救护员赶至施救并将他送院,惜告不治,得年25岁[56][57]。蔡若莲下午在急症室见儿子最后一面后,在亲友陪同下从后门乘私家车离去,期间她双眼通红,双手合十,未有回应大批记者提问[58]

教大学生张贴标语讥讽蔡若莲丧子

蔡若莲长子在9月7日中午自杀身亡后,于同日下午,香港教育大学民主墙有两名男子张贴“恭喜蔡匪若莲之子魂归西天”的冒犯性标语,此举随即引起香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发香港教育大学凉薄大字报事件[59],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予以强烈谴责[60],又因为教大泄露闭路电视片段而轩然大波。教大校方于事发后曾称张贴者身份不明,又以保护张贴身份为由拒绝报警[61]。校方自行调查三个月后证实是教大校内学生所为[62]。教大校方宣称该两名学生不是主修教育学科,认为他们不会成为老师[63]

城大民主墙被身份不明人士张贴冒犯标语

9月8日深夜,香港城市大学的保安员发现有三名男女在校内民主墙贴出有关“恭喜”蔡若莲丧子的字句,当保安员查问时未能出示证件并逃离现场,城大于是报警求助。城大指有关标语并没有填写学生姓名及编号,现阶段没有证据显示张贴者与城大有关,城大称会配合警方调查[64]。后来有传媒报导其中一名疑为昵称“肥蔡”的人士,他曾经就读城市大学专上学院公共行政学系副学士课程,此人士声称不知自己犯了哪条法例,更扬言请找警察把他拘捕,城大校方则未有确认有关人士的身份,强调事件已交由警方调查[65]

长子设灵及出殡

潘匡仁于9月25日在世界殡仪馆设灵,丧礼以基督新教仪式进行,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及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等官员都有到灵堂吊唁[66]。9月26日上午11时,蔡若莲的次子捧着潘匡仁的遗照出殡,蔡若莲须要丈夫搀扶,遗体由灵车运送到和合石火葬场举行火葬仪式[67]

著作

  • 《與夢想同行——一位校長的教育實踐》.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2015年. ISBN 9789882363281.

学术论文

  • 〈古代識字教材《三字經》之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0-09 (中文).
  • 〈「文化中國」的理念與實踐——析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世界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中文).
  • 〈課程組織與香港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初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1-07, 3 (3) (中文).
  • 《影响敎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因素:以中文科新课程试行计划为例的质性研究》(与周健、黄显华合著),学校教育改革系列之7,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敎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敎育研究所。
  • 〈孔子论诗〉,2003年。
  • 〈从现代叙事学角度看《国风》中弃妇诗的叙事特点〉,《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 〈永恒的追寻——《蒹葭》诗旨探微〉,2008年。

注释

  1. 香港政府登记用名为Choi Yuk-lin。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