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泽拉赫·瓦哈夫提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泽拉赫·瓦哈夫提格(希伯来语:זרח ורהפטיג;1906年2月2日—2002年9月26日),以色列拉比、律师和政治家,也是《以色列独立宣言》的签署人之一。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瓦哈夫提格于1906年2月2日出生于沙俄帝国的沃尔科维斯克(今白俄罗斯境内)是Yerucham Warhaftig(父)和Rivka Fainstein(母)之子。父亲Yerucham Warhaftig是犹太拉比、学者及哈拉卡研究者,其作品亦荣获托拉文学拉比库克奖[1](暂译;פרס הרב קוק לספרות תורנית)。瓦哈夫提格因此自小便接受传统的犹太教育以及普及教育并于华沙大学就读法学学士[2]并于华沙成为了一名律师。
二战前夕
在1936年至1939年间,瓦哈夫提格在第17届至第21届的锡安主义(又译“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中出任以色列地驻华沙的主席及代表。[3]
二战期间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波兰首都华沙陷落之后,泽拉赫·瓦哈夫提格逃出华沙,逃亡到当时的尚未被苏联占领的立陶宛。到了立陶宛之后,泽拉赫·瓦哈夫提格在考纳斯成立了犹太人难民救济委员会,他成了该委员会的负责人,并积极救助犹太难民。1940年6月,苏联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被并入苏联。苏联给这些犹太难民提出选择,要么成为苏联公民,要么被送往西伯利亚。为此,犹太难民当中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是取得苏联公民权在苏联定居,另一种意见是继续逃亡国外。泽拉赫·瓦哈夫提格还是决定继续逃往国外,选择的逃亡路线是经土耳其前往受英国托管地巴勒斯坦。前往巴勒斯鹅潭需要得到英国的通行许可证,由于苏联命令所有驻考纳斯的各国领事馆限期关闭,泽拉赫·瓦哈夫提格在英国领事馆关闭之前,获得许可证并进行伪造,以此方法先将1000多名犹太难民送到了巴勒斯坦。
但随着战事的扩大,土耳其边境关闭,这条逃亡路被堵死。唯一的逃亡路线就是经过苏联抵达日本,再从日本辗转到其他国家。但是,当时的日本政府虽然对犹太难民发放过境签证,但必须要有最终目的国的入境签证。当他得知进入荷属南美洲领地的库拉索、苏里南等地不需要签证,找到了荷兰驻立陶宛领事馆官员贾恩·兹瓦滕代克并得到了他的积极配合,为大量的犹太难民拿到了前往荷属殖民地的特别注明,并以此向日本驻立陶宛领事馆申请过境签证。当时的日本领事馆外交官杉原千亩与贾恩·兹瓦滕代克一样同情犹太难民的遭遇,他明知荷属殖民地的签注证明并非正规签证,但为了尽量营救犹太难民,他还是为这些犹太难民发放了过境签证。为此,很多犹太难民通过这个渠道逃亡到了日本。而泽拉赫·瓦哈夫提格也随着这些难民抵达了日本。之后他前往上海,尽量为滞留在日本的犹太难民获得进入上海的入境许可。
回到日本之后,泽拉赫·瓦哈夫提格最终于1941年6月5日,从横滨前往加拿大温哥华。在这之后的四年,他与妻子共同在美国生活,期间有三个孩子出生。
二战之后
二战结束之后,泽拉赫·瓦哈夫提格一度回到了波兰,但当时的波兰满目疮痍,并且当地人对犹太人依旧保持敌意,不欢迎犹太人返回波兰。为此,他于1947年8月离开波兰,去了巴勒斯坦。从1947年至1948年期间,他积极为以色列建国效力,并在以色列独立宣言书中联署签名。
以色列独立之后的1949年的第一次以色列国会选举中,米兹拉希犹太人、哈帕尔·哈米兹拉奇、Agudat Yisrael、以色列劳工联盟等党派组成宗教联合阵线,他作为其成员当选为国会议员。
1951年,他进入大卫·本-古里安政府内阁,在第四次内阁组阁中被任命为宗教部副部长。
1961年的第五次以色列国会选举中,被任命为宗教部长,之后他在这个位置上直到1974年。在从政的同时,自1948年至1963年他还曾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执教犹太律法专业。1981年退出政坛。
2002年去世。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